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秋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秋天》的教学设计与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教材分析

1、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4课。

2、学美文,悟真情。在指导学生品味秋天之美之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又要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学习了《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夜》三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已初步掌握了如何抓住景物特点来学习写景的文章,怎样通过景物的描写来抒感,所以对于本课的教学采用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的教学方法。

2、学生认知障碍点:对“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一句的正确理解。学生往往会疑问:“现在不是不能乱砍滥伐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

自主诵读、感悟,合作交流品真情,探究体会写美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是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令人忧郁的季节,也是令人快乐的季节。总之。在同学们的心中,秋天是千姿百态的。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心中,秋天又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秋天),去领略诗人笔下浓浓的秋意。

2、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课文。教师强调生字词。

丁丁(zhēngzhēng)青鳊 (b1ān)鱼寥(liáo)阔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诵。

(3)教师指导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诵热情,鼓励学生纵情朗诵。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划分节奏.标出重音.注意细节?揣摩感情。

(4)反复诵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表现了作者歌颂秋天、歌颂丰收的喜悦之情,也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品质的赞美之情。

3、品味;

(1)仔细读课文,哪些词语体现出诗歌所描绘的乡村秋景?

明确:岭雾、白霜――秋。稻香、镰刀、竹篱、瓜果――农家。蟋蟀 (声音)、溪水(干涸、更清冽)、牛背笛声(远去)――秋景。

(2)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共三小节,每一节都是一 幅精美的图画。请你用简洁的文字给每一幅图画拟个标题。(分组讨论合作完成。)

示例:①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②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③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3)让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或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并说说理由。

教师示例:“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嗅觉的角度展示丰收的图画,极具诗意。又耐人寻味。如果换成“那割过无数额稻谷的镰刀”,语言就盎得抽象空泛,表现力和美感就逊色多了。

4、背诵;

(1)齐背。

(2)指名背。

(3)全班狂背。

5、作业;

课后阅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晨》,说说这首诗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六、预设学生行为

1、准确朗读诗歌。

2、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3、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举一反三,用所学知识技能鉴赏其它诗文。

七、设计意图

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抓住景物特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八、板书设计

秋天

(1)农家丰收图――绚丽乡彩。

(2)渔夫晨归圉――淡雅朦脆。

(3)牧女思恋圉――寥阔空远。

九、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评价

十、教学反思

本设计主张将情感、价值之类人文目标文具具本融化在文本本身的解读过程中,通过反复的吟读、品味、领悟,通过丰富的联想、比较、探究,在准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其人文内核,深刻感受其丰富意蕴,从而提高审美能力,提升人生境界,真正实现文体的教育教学价值。这首诗歌语言凝练形象,在教学中以品味语言为核心,充分发挥文本“例子”的作用,努力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使学生举一反三地掌握新诗鉴赏学习的基本方法。 依据本诗特点,设计如下教学环节:导入、朗读、品味、背诵、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