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环境是人的生存之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陕西省目前面临着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沙质荒漠化问题严重、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大气污染严重等生态环境问题,导致陕西省的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生物多样性减少。本文提出要建设好陕西的生态环境,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大防污治霾的宣传力度,加大植被覆盖率等。

关键词 陕西生态环境;能源产业结构;污染;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9-0114-02

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若处理不当会引发政治问题。对于陕西来说,保护和建设好陕西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必要条件。

1 陕西生态环境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1.1水土流失日益加重,威胁华北平原安全

陕西已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严重制约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陕西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13.75万km2,占全省面积的70%,全省70%的人口和80%的耕地处在水土流失区。大量的水土流失还导致河道淤积、水库损坏,酿成灾害。

1.2沙质荒漠化问题严重

目前全国荒漠化面积已达262.2万km2,占国土面积的27.3%,是全国耕地面积的两倍多。陕西是全国风蚀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陕西土地沙化主要集中在陕北长城风沙线以北,全省沙漠化土地36.3万km2。陕西榆林市为全省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地区。陕西北部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黄土高原地区是西安沙尘暴的最大来源,给陕西的生产生活、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

1.3水资源短缺,且污染严重

陕西的水资源相当贫乏,且水生态失衡,主要河流污染严重,渭河是陕西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渭河水资源利用率已达45%,远超过国际生态警戒线30%的水平。陕西地表水资源量为420亿m3,人均仅1453m3,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55%,劣五类水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公众节水意识淡薄,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造成多个城市发生地面沉降灾害。水资源情况日趋恶化,导致林木草场退化,河湖萎缩、消失、地表水和地下水质严重污染,其中关中盆地和陕北部分地区的地下水污染相对较重。

1.4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

陕西是高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煤炭长期占能源结构的70%以上。大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有4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尘。工业废气污染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渭南市、宝鸡市、咸阳市和铜川市为陕西主要大气污染地区,大气中二氧化硫污染为全省之首,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

2陕西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

2.1能源结构不合理

陕西是资源大省,但是资源也是制约陕西发展的重要因素。能源使用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煤炭。从能源矿产资源来看,陕西是资源大省,已探明煤炭保有储量1618亿吨,居全国第三位。预测煤炭资源量为9091亿吨,占全国储量的20%。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十分丰富,储量占全国的18%。陕西省的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对能源的需求巨大,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仍然属于以煤为主的低质型的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品种的局面在短期内很难改变,且能源利用率偏低、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能源成本较高、竞争力较弱。

2.2产业结构不合理

陕西是高资源依赖型的产业结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较快、占比较大。而第三产业作为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占比偏小,这直接制约了能耗的降低,导致污染排放强度偏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对能源的需求日益紧迫。东北、华北油气资源已日渐枯竭,而陕西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矿产等自然资源禀赋。因此,国家大量投资于陕西能源等工业建设,使其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目前,陕西已成为煤、石油、天然气的净输出省份,充当着我国能源基地的重要角色。而且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国家对陕西能源等重工业的投资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这也对陕西经济增长造成了一定负面作用。

2.3法制政策环境不够健全

一是考核制度不合理,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和加强。单纯以GDP考核为导向造成盲目追求GDP增长的氛围。政绩考核指标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指向哪里,地方政府的工作重心便会偏向哪里;二是地方环保部门难以抵制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只能听任于当地政府,监管责任难以发挥;三是执法人员失职渎职,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以权压法的现象;四是“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成环保软肋。一是行政处罚力度不够,很少追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助长了“有钱就能摆平一切”的心理;二是惩罚种类单一,主要以罚款为主,且数额较低。所以企业宁愿罚款,也不购买先进的污水处理和监测设备,这种执法困局也是近年来重特大污染事故频发的根源所在。

3 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路径选择

3.1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

加大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调整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改造传统产业,结合技术改造防治工业污染。将旅游业等新兴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对现有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实施淡出或替代政策,把资源开发同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先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优质能源,减少固体燃料的消费比例,提高天然气等优质能源消费比重。

3.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保护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立法和执法,建立和完善生态保护管理有关标准、制度、法律和法规;二要理顺环保管理体制,推行环保体制垂直管理;三是建立区域大气、河流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四是环保加入考核制度,环保“一票否决制”。三中全会中指出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3.3加大防污治霾的宣传力度,加大植被覆盖率

开展环保知识普及,提高市民环保意识。提倡绿色消费、节能降耗。推进环境友好企业、绿色社区、资源节约型政府和绿色学校、绿色家园创建活动,尊重支持民间环保组织,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城市建设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发展经济林木,走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科技兴林的新路子。通过植树种草,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改善局部小气候,营造区域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黄建军.陕西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威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2]颜毓洁,华艺,刘冉夏.当前陕西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及问题[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1).

[3]2013陕西经济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