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词汇教学的多视角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词汇教学的多视角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词汇:描述、习得与教学》是上海外研社引进的有关词汇教学的学术专著。本文首先对该书作了全面的介绍,然后指出了该书的一些优缺点。

关键词: 《词汇:描述、习得与教学》词汇教学内容结构述评

为更好地培训掌握教学法理论的英语教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从国外知名出版社引进并出版了一批有关教学法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学术专著,《词汇:描述、习得与教学》(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就是其中的一本。本书是词汇研究领域的学术论文集。两位主编――英国诺丁汉大学的N.施密特(N.Schmitt)与M.麦卡锡(M.McCarthy)收集了该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十七位专家撰写的十五篇论文,并对书中的每一篇论文及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都进行了评价。总之,本书“为读者了解研究背景及最新动态提供了便利”。下面笔者就对该书作一简要介绍和述评。

1.全书内容结构介绍

本书是一本论文集,每一篇都是独立的科研论文。除介绍、术语定义和参考书目外,本文共有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描述部分”,对词汇各方面的特点进行描述;第二部分为“习得部分”;第三部分为“教学部分”。每一部分后都附有简明扼要的“编者的话”(Editors’ comment),并对该部分中每篇论文的观点及其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精辟的分析和评论。下面笔者就对各部分作详细的介绍。

第一部分为“描述部分”,共包含七位专家写的五篇文章。第一章(Paul Nation and Robert Waring)探讨了词汇量、词频、常用词词表等问题。作者认为,英语学习者应首先掌握约3000高频词,而且任何读者要读懂(掌握要点)一篇文章(text),都熟悉该文中95%的单词(Nation and Liu Na,1985;Laufer,1988a)。新单词的学习可以结合直接教学和偶然习得来实现。同时,作者介绍了一些著名的常用高频词词汇表及参考词表时应考虑的几大标准。

第二章(Michael McCarthy and Ronald Carter)比较了口笔语词汇的异同,并指出了从语料库和定性研究的角度来研究口语词汇应引起更多的重视。口语中有许多语篇标记词和模糊词(discourse markers and vague language),其功能也应如书面语一样引起重视。

第三章(Rosamund Moon)首先回顾了传统上词汇的结构类型从开放选择原则(open choice principle)到习语原则(idiom principle)的发展。前者认为一直词汇都被视为单个词,在使用上受语法限制(造义的工具),认为语法和词汇是互相独立的实体,语法比词汇重要。后者则认为词汇的发展应从语法优先到词汇优先。本节的另一个重点是多词词组(Multi-word items),包括多词词组的定义、类型及特点。在多词词组的研究上,语意模式和句法模式为词典编撰者提供了可能,而从语料库角度则可以更科学、全面地反映多词词块的问题,如其搭配的不稳定性。从语篇的角度,作者以大量例子说明搭配的使用和体裁有关。学生在学习搭配的过程中,往往会犯一些形式、语用和语体方面的错误(formal,pragmatic or stylistic errors),这一切都给多词词组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作者建议从使用频率及有用性两方面来考虑多词词组。

第四章则探讨了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之一,即语境在词汇习得中的作用。作者认为,无论是母语还是二语词汇量和质的增长,都依靠从语境中偶然习得。词汇直接教学只会起到很小的作用,语言知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和策略知识也有利于语境推断。

第五章(Francine Melka)关注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理论探讨。作者认为,对词汇的熟悉程度和知识深度的角度可以来区分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但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在评论中,主编指出目前词汇研究主要是从量方面,而对于某个单词习得的纵向研究则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将促进消极词汇和积极词汇的区分。

第二部分主要讲了词汇习得,共六篇文章,阐述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问题。第一篇(Paul Meara)主要探讨词汇习得的模式问题,传统应用语言学侧重于对词汇习得的描述。很少有从模式的角度来研究。而这一点是心理语言学的特征。作者批判用传统描述方法来研究语境习得词汇,并提出一套表明词汇偶得和学生成绩之间关系的模式。该模式简单明了,启发性强。作者认为应用语言学和心理学之间应加强合作。

第二章(Nick Ellis)从心理学的角度词汇形式和意义的习得问题。在大量接触语言的过程中,通过组块和序列分析的方法,学习者可在语音记忆里自动地习得语言的语音类型、词的形式、客套语、固定词组和习语和词的搭配信息。另外,直接的教学或加强学习者的策略知识也可加速习得。接着作者回顾了直接教学中那些成功的研究并得出结论:成功的学习者善于运用复杂的元认知知识和认识学习策略来习得词汇。作者强调指出,词汇的习得要注意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主编在此篇的评论中提到:提出Michael Lewis(1993)的语言的词汇组块观的根本原则是语言是语法化的词汇,而不是词汇化的语法,教学的重心应从提倡单个词的教学到组块的教学。

第三章讲述词内部因素影响词汇的学习,作者Batia Laufer主要讲了在英语非母语环境中,词内部因素影响词汇能力的发展,并定义了词的知识,指出了影响词汇学习的内在因素。

第四章是关于母语对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影响。跟第三章从词汇本身来探讨词的难易程度不同,Michael Swan在该章从一个外部因素――母语来探讨其对词汇习得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教授语言知识外,还应使学生了解本族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异同,帮助学生发展弥补两种语言距离的策略。

第五章是学语词汇拼写形式――输入产出过程。作者Ann Ryan认为词汇的书写形式是习得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本章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究阅读理解有障碍的学习者,其掌握书面语词汇拼写形式的重要性,并以阿拉伯语为母语的学习者为例,说明很多学生在词汇拼写形式方面有困难,故在教学中应重新认识到形式的重要性。

对于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感兴趣者,第六章无疑指出了一个较新的发展趋势。作者将词汇学习策略综合归类成五大类:社会交际策略(Social Strategies)、记忆策略(Memory Strategies)、认知策略(Cognitive Strategies)、元认知策略(Metacognitive Strategies)和个人独立学习策略(Determination Strategies)。但词汇学习策略是否可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另一方面,文化因素对策略的影响也可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三部分跟教学实践紧密相连,共有四篇文章。Nagy第一部分第四章中强调了语境习得词汇的重要性,而该章作者Sokmen指出词汇的习得不能仅仅依靠语境(隐性习得),同时还应结合教师讲解(显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习风格,作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教学活动,如建立大容量的认知词汇(build a large sight vocabulary),建立新旧单词的联系(integrate new words with the old)等。主张学生主动学习,发现自身学习风格。

第二章是有关建立词汇教学大纲的问题。Felicity O’Dell认为词汇在理论和实践中都应该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将其重要性体现在大纲的编写中。

第三章讨论辞书使用和外语学习的关系。作者Phil Scholfield凭着感性认识和教育实践的经验认为,在内在的词汇选择组织和表达方式上,辞典应最大程度地体现方便查阅、信息量大的特点。

第四章是关于词汇与测试的关系。作者从三方面来考察两者的关系。首先,作者认为词汇越来越依附于语境来测试。其次,在词汇深度与广度和词汇测试的关系中,应更多地关注深度测试的问题。再次,提出“交际词汇能力”(communicative lexical ability)的框架。

词汇测试不应单独考核,而应在综合测试中将词汇能力作为体现学习者水平的项目。

2.述评

作为有关词汇方面的专著,该书自有许多优点。

2.1主要优点

有关词汇方面的专著很多,但该书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该书对词汇方面是“综述性”(the state of the art)的。该书中每一篇文章都为该领域的权威人士所写,对词汇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较全面的分析。虽然每位作者都保留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但各章节中有许多主题互相呼应,整本论文集逻辑性较强。论文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结构明了,多视角研究,涉及心理学、语料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许多章节提出语料库对词汇习得和教学的促进作用。

本套丛书的最大特点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以实践为主,再以理论加以述评各种实践活动的优缺点;在三部分后面都附有简明扼要的编者的话,对该部分中每篇论文的观点及其所涉及的具体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前景进行精辟的分析和评价,大大增加本书的参考价值。

2.2主要缺点

该书涉及面广,对词汇的诸多方面都有涉及,存在的缺点便是各方面的探讨不够深入。如第二部分第六章对学生中所收集的关于词汇学习策略的意见和他们的使用情况没有作相关分析,使得该文研究缺乏科学性。书中提到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都在二语环境中展开,而对于英语在我国作为外语的情况来说,其应用性就稍有欠缺。

3.结论

词汇教学在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词汇:描述、习得与教学》一书以它对词汇研究的多视角的优势,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的衔接,对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语言学专业学生和英语教师了解背景知识、选择研究课题、进行教学实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Coady,J.&Huckin,T.(eds)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Haastrup,K.Review of Schmitt N.& McCarthy(eds),Applied Linguistics 4,2000:407-410.

[3]Schmitt,N.& McCarthy(eds)Vocabulary:Description,Acquisition and Pedag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