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活用一“本” 减负提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课堂书面作业不少于10分钟……提倡30+10的教学模式。”但是,现在语文课上让学生做书面作业仍然很少,留给学生书面作业的时间达10分钟的更少。笔者以为,改变这种现状,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作业
实现课堂作业“随堂化”,能大大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目前,我们使用的《语文课堂作业本》是省教研室主编的优秀教辅资料,从阅读教学的知识点与能力训练入手,紧扣学段、单元目标。所以有效地使用好《语文课堂作业本》进行随堂练习刻不容缓。
一、课前研读,分化作业资源蕴含的训练点
根据对一二年级教材及《语文课堂作业本》内容的研读,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的作业内容主要为生字抄写、字音归类、拼写等基础性强的作业。造句和写话也偶有穿插,但不多。我们把它划分为基础类和运用类作业。
1.基础类作业
基础类作业一般都出现在第一课时中,以达到巩固字词的效果。比如一年级作业的第一题“描一描,写一写”和二年级作业的第一题“认一认,写一写”,渗透了笔顺和写字指导,迫切需要我们课堂上加以落实。集中识字则在教学生字后,有侧重地练写。
第二课时前,一般有复习巩固旧知的环节,课堂作业本中的“看拼音,写词语”这类题型是最好的复习题。课前下发作业本,上课后学生自觉地翻开作业本进行自我检测,完成后翻书校对,或与同桌互相检查,自主订正。这样看似简单的操作却在日积月累地练习中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 2.运用类作业
运用类作业一般安排在第二课时中,比如“照样子,写一写”这类题型中有“写词语”的,也有“写句子”的,都是课文中典型的语言现象,需要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有机结合,穿行,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课堂作业“随堂化”不应简单地理解为将课堂作业分割在几个课时进行完成的一分为二或一分为三的动作。而是把课堂作业本中的练习巧妙科学地与课堂教学相融合,随着每一课时不同的学习任务,把课堂作业中的练习逐题地分化在不同的教学环节中完成,以达到课堂作业“随堂完成”。
二、课中优化,深入作业资源蕴含的知识点
《语文课堂作业本》习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思想,是学生学习实践的“正餐”。我们平时主要以此作业本为课堂作业的蓝本。但我们在使用《作业本》时,也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作些适当的删减调整,从而使这些题目的价值得到最优化,在操作中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1.加一加:加的是作业的要求
用“好像”一词学写比喻句,在整个六年的作业中出现了N次,虽然例句不同,年段不同,但学生却往往会用同样的“弯弯的月亮像小船”等来对付。
2.改一改:改的是作业的形式
尽管是道打星号的题,但一下子要想出五句对笋芽儿说的各不相同的话,而且每一句都没有课文内容作为支撑,连我们老师都要颇费一番心思,更别提学生了。所以我把题目改了改,降低了难度,学生做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3.合一合:合的是同一目标的作业
阅读教学中有“主题教学”、“单元教学”,同样,对待课堂作业本也应从整体出发,小到一个单元的知识点,大到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和作业目标进行整合、优化。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优化后的作业发挥了其特殊功能,起到了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或难以起到的效果。这样的语文作业最大限度地拓展孩子的学习空间,真正减轻了孩子的课业负担,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发展他们的个性,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素质,为新课程下的语文学习增添了活力。
三、课尾评改,提升作业资源教学的增值点
课堂作业当堂评改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师生互动和交流的一个重要渠道,是师生心心相映,平等合作的有效载体。本人尝试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为他们批改作业:
1.面批要指向方法――巧妙点化
学生由于记忆力、理解能力的差异,时常会写错字,教师可提醒学生错误的关键所在,巧妙地帮助理解与记忆。
2.面批要指向精神――真诚鼓励
“评价应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通过评价使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进步。”当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写出一部分答案时,应该激励“你一定行的,再想一想就一定能想出来了!”利用激励性语言真诚鼓励使学困生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3.面批要指向习惯――温馨提醒
当学生粗心而写错字时,教师可以提醒:“我想,你这儿肯定是粗心了,你看……”“希望你告别粗心,与细心交朋友哦!”当学生应没有仔细审题而出错时,教师亦可说:“你瞧,题目在向你招手呢,你怎么不理它呀?再读读!”
此外,对待“优等生”教师也要找准时机适时面批。并不因为他们出错了才面批,面批的目的是让他获得“动力”,是想借机激励一番。 总之,如果教师能深入研读作业内容,进行有效地教学预设;精心优化作业设计,并灵活有效地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落实作业面批,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力争让学生的知识在作业中获得,技巧在作业中掌握,能力在作业中形成,思维在作业中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
[2]吴也显.《教学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3]《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