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的竞争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美,有很多的论述和著作,也有人把美发展成美学,并成为人文科学中最重要的门类之一。事实上,美除了是一门学问,更是直接和人观看世界的方式有关。在面向生活的层面上,美是一种竞争力。而且美的这种竞争力,不仅体现在人的方面,更反映在自然世界的所有层面。
大约20年前的语文课上,老师曾经用蜜蜂和花的关系来形容美的吸引力。蒋勋先生也说花是一种竞争力。它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用来招蜂引蝶,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而根据植物学家的研究,花的美是上亿年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不美的早已经被淘汰了。
美所呈现的状态的不同,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待美的理解。在中国古代的审美观里,人们很早就发现,美不仅仅是关于璀璨和绚烂,更是关于生命的艰难。牡丹的美是一种需要万千宠爱的美,唐朝人喜欢牡丹和那个时代的风度有关,曾经在日本东京牡丹园,看到那种牡丹绽放时的绚烂之极的美,但是需要无微不致的呵护,一点风雨都会将这种美摧毁。宋代抛弃了这种需要宠爱的牡丹之美,转而推崇梅花,因为梅花的美体现了生命的竞争力。
历史上,那些和亲的公主们,是对于美的竞争力诠释得淋漓尽致的一群人,这种美是在政治、社会权力结构中所呈现的力量,比如王昭君和亲塞外,文成公主和亲新疆,虽然是一种政治结果,在独立的个体上,我们必须尊重这种美的努力和竞争力。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每一天都在酝酿美的能量,即使在萧瑟的秋冬,自然也提供了一种无比厚重的竞争力。它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在春夏释放一种大美。所以我们说,冬天其实是一种对自我的残忍,那是大地万物把自己一部分牺牲掉,而等待来年的绽放而作的努力。
美需要强烈的主体性和自我认同感,否则我们就永远在追逐美,却始终不能真正感受到美,因为从来不曾让美停留。历史上,“东施效颦”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对美的自我认同的个体,她固执地去追求西施的美,模仿西施的言行举止,最终留给世间一个笑话。其实,我相信东施也一定是美的,但是,失去了主体性,缺乏自我认同,也就丧失了发现美的能力。
在设计领域,对于独立性存在和自我认同是设计在美学精神层面独立发展的关键立场,我们所认为的“不美”的设计通常是因为缺乏主体性和自我认同能力的设计,也就是缺乏美的独立存在依据。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是典型案例,这座“不美”的建筑真正缺乏的是对于独立探寻美的心态。
为什么,我们想到健美这个概念时,总是想到古希腊的人体雕塑。我们费劲功夫爬到希腊山上拍的那几根神庙的柱子却在全世界的纪念堂、市政厅和文化建筑中被广泛使用。为什么非洲黑人任何一个抖动身体的动作似乎都有节奏之美,而我们很难把这种情境和其它民族、国家的人联系在一起。美其实自私的,它总是有先倾向于那些自信的、自我认同的群体、民族和国家。
今天存在于中国社会的这种美的困境的一个重要根源是现代化的冲击,它虽然帮我们摧毁了很多陈腐的观念,发展了技术、经济,甚至一定程度改善了社会状态,但它在价值建构层面却几乎没有作为,甚至注入了很多危险的因素。更加危险的是,我们正在丧失对于美的主体感,对于设计而言,这个结果的背后是创造力的丧失:对于公众而言,原本已经单调乏味的生活将陷入更加深刻的美的危机中。
事实上,当所有的美都来自对于“他者”的羡慕和模仿,当我们不再美的时候,或者当我们自己不能独立发现和发展美的时候,我们也就真的不再具备竞争力。因此,重提美的立场对于我们个体,还是国家部非常重要。
对于个体而言,美的敌人是“忙”,因为美是需要停留的,需要发现、欣赏然后认同。在所有人都忙碌的中国,这个国家其实已经不美了。因此,我们只有在我们每个个体的生活实践上学会让自己停留,与美同步。
原大家让美停留。大家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