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纳雍县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纳雍县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介绍纳雍县石漠化现状,总结其石漠化治理成效、主要做法和经验,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相应建议,以提高当地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平。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现状;治理成效;做法;经验;建议;贵州纳雍

中图分类号 N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4-0240-02

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由于受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所造成的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它以脆弱的生态地质环境为基础,以强烈的人类活动为驱动力,以土地生产力退化为本质,以出现类似荒漠景观为标志。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中心地区,是中国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大、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1 纳雍县石漠化现状

纳雍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南部,是贵州省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14个县份之一。据2005年贵州省石漠化监测数据,全县潜在石漠化面积54 480.5 hm2,占土地总面积(244 800 hm2)的22.3%,石漠化面积74 016.1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0.2%。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3 331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36%,中度石漠化面积69 525.7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8.4%,强度石漠化面积785.6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36%,极强度石漠化面积785.6 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15%。全县25个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分步,其中锅圈岩乡、阳长镇、新房乡、化作乡、寨乐乡、沙包乡和张家湾镇最为严重。纳雍县石漠化不仅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且危及珠江及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因此,对当地石漠化实施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纳雍县石漠化治理成效

纳雍县被列为全国100个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后,及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了《纳雍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实施方案(2008—2010年)》。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滚动推进”的工作思路,坚持“系统防治、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开展试点工作,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开展了化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完成人工造林506.3 hm2、封山育林142.8 hm2、坡改梯57.1 hm2、田间生产道路3.4 km、储水池32口、沟渠2.1 km,治理石漠化面积701 hm2。

2009年开展了龙井河、水淹冲、下鼠仲河流域治理,完成人工造林393.4 hm2、封山育林393.4 hm2、坡改梯20 hm2、田间生产道路5.28 km、储水池10口、排涝渠1.01 km、引水渠6.48 km、河道整治0.6 km、人工种草210 hm2、林下种草424.9 hm2、棚圈修建3 400 m2、购置饲草机械60台、青储窖1 000 m3,治理石漠化面积1 317 hm2。

2010年开展了下木沟、上鼠仲河、野麦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完成封山育林1 896.29 hm2、人工造林941.63 hm2、坡改梯29.6 hm2、修建田间便道7.58 km、种植牧草479 hm2、棚圈修建3 700 m2、购置饲草机械48台,治理石漠化面积3 347 hm2。

2011年开展了果比河小流域治理,完成封山育林1 218.56 hm2、人工造林365.75 hm2、坡改梯26.67 hm2、修建田间便道26.67 km、机耕道1.03 km、种植牧草100 hm2、棚圈修建1 500 m2、购置饲草机械10台、青储窖300 m3、引水管道1.03 km、储水池3个120 m3、排洪渠1.7 km,治理石漠化面积1 611 hm2。

2012年开展涉及乐治镇、老凹坝乡的老凹坝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完成封山育林面积863 hm2、人工造林412.8 hm2、坡改梯26.76 hm2、修建田间便道长11.53 km、机耕道1.18 km、排洪沟1.6 km、种植牧草115 hm2、棚圈修建2 320 m2、购置饲草机械38台、青储窖200 m3,治理石漠化面积1 276 hm2。

5年累计完成石漠化治理面积8 252 hm2,全县石漠化面积减少到65 764.1 h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26.86%,下降了3.34个百分点。

3 主要做法和经验

3.1 坚持“五个到位”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进一步治理石漠化是对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的认识。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加强对石漠化治理工程的领导。三是责任落实到位。由县发改局牵头,县林业局负责营造林、封山育林工程,县农牧局负责草食畜牧业工程,县水利局负责基本农田与小型水利水保工程,项目乡镇负责做好宣传发动和组织协调工作。四是技术指导到位。由县林业、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在项目区组织开展工程技术培训,并组织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工程建设。五是资金落实到位。在争取国家资金及时到位的同时,县财政及时足额拨付配套资金,为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1]。

3.2 抓好“五个早字”

一是规划早制定。在工程实施前认真编制实施规划和实施方案。二是流程早规范。制定了《纳雍县防治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管理办法》,规范工程的实施。三是宣传早发动。从《实施方案》编制开始,采取墙报、办专刊、制作宣传栏等形式,加强石漠化治理工程目的和意义的宣传,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工程实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物资早准备。对工程实施所需的苗木、草种等采取询价采购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早安排、早部署。五是工作早启动。工程《初步设计》通过评审后,及早启动工程招投标程序和启动工程建设。

3.3 着重“六个加强”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和资金投入。整合发改、水利、农牧、林业、交通等部门的各项资金向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倾斜。二是加强质量监管和督查考核。成立由发改局、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农牧局、水利局等部门组成的项目监察、督促小组,采取综合督查、跟踪督查等方式,对工程项目实施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并纳入项目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年度考核。三是加强资金监管。县财政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开设资金专户,实现专人管理,同时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资金使用加强监督,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四是严格工程招投标制和合同制,确保工程规范实施。五是加强工程监理。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对工程实施监理,让工程的实施在全程监理下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六是加强工程后续管理,确保工程发挥实效[2-3]。

4 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4.1 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在工程建设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分别采取生态农业导向型、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主导型、人工造林与林产业导向型、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坡耕地与水土保持建设主导型、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等多种治理模式,对石漠化进行综合治理。

4.2 坚持技术创新,科学治理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协调和沟通,大力引进先锋树种、草种、先进治理模式,充分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提高工程治理效果。

4.3 坚持长短结合,转变方式

工程建设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突出的生态问题,更注重从根本上转变工程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石漠化综合治理,逐步把靠土地谋生的一部分人转移出来,使其从过去上山砍柴到现在使用沼气,从过去陡坡耕种到现在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从单一种植和传统养殖转向多种经营和发展现代畜牧业,并逐步融入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4.4 坚持资金整合,加大投入

在国家加大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专项投资的同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以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为中心,整合“三江源”工程、“三小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草地畜牧工程、土地整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农村沼气池建设等项目资金,按照“统筹规划、渠道不变、整合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使用各方面资金,加大对石漠化治理区域的投入,确保整合治理取得实效。

4.5 加强资金和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加大工程建设责任制落实力度。由发展改革部门做好综合协调,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做好技术指导、检查和监督。加快研究将工程区已经建成的生态林纳入国家级公益林补偿范围,完善工程建设的质量标准。在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强工程治理成果管护,做到建管结合。依托现有渠道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效益监测[4-6]。

5 参考文献

[1] 关于推进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若干建议[J].地球科学进展,2003(4):489-492.

[2] 宁茂岐,赵佳,黄增.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监测[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6):17-18,27.

[3] 杜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产业,2011(7):16-19.

[4] 杜鹰.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探索与实践[N].经济日报,2011-08-10(7).

[5] 韩清延.典型岩溶区农地石漠化预警分析与优化调控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6] 李阳兵,王世杰,容丽.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及生态恢复研究展望[J].生态学杂志,2004(6):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