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少数民族地区酒精中毒的诊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少数民族地区酒精中毒的诊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呼伦贝尔市是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等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寒冷的气候环境和传统的饮酒习俗导致本地区居民饮酒人数多,急性酒精中毒发病率高。我院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患者692例,经积极救治全部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就其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急性酒精中毒患者692例,其中男性478例,占69.1%;女性214例,占30.9%。男女比例为2.23:1。年龄在16岁~61岁,平均年龄34.3岁,其中22岁~40岁615例,占89%。来院时间为饮酒后0.5~10 h。

1.2 临床表现 其中兴奋期408例,血中乙醇浓度500 mg/l,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面潮红或苍白、头晕头痛、易激惹、可出现攻击行为;共济失调期201例,乙醇浓度500~1500 mg/L,表现为动作笨拙、行动不稳、言语含糊、语无伦次;昏睡期83例,乙醇浓度2500 mg/L以上,表现为昏睡不醒、皮肤湿冷、口唇发紫、心跳加快、呼吸抑制甚至抽搐昏迷。

1.3 诊断 过量饮酒史结合临床表现,并排除其他伴有意识障碍或昏迷的疾病可作出诊断。

1.4 治疗方法

1.4.1 一般治疗 酒精中毒的轻型患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使其卧床休息、保暖、饮浓茶等,患者可逐渐恢复。重症患者要清除口鼻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监测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和体温。必要时气管插管、留置导尿。

1.4.2 清除毒物 清醒者可催吐。因为饮酒后90%的乙醇在1 h内迅速被胃黏膜吸收,残留在胃中的乙醇一般不多,对饮酒时间在2 h内呕吐不频繁的重度中毒患者可考虑洗胃。对长期昏迷、呼吸抑制、休克的严重病例,血乙醇浓度超过4000 mg/L时,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挽救患者生命。

1.4.3 催醒 纳洛酮能使血乙醇浓度明显下降,逆转急性乙醇中毒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可作为非特异的催醒药。急性中毒兴奋期,纳洛酮0.4 mg静脉注射;共济失调期0.4~0.8 mg静脉注射;昏睡或昏迷期0.8~1.2 mg静注,30 min后重复应用,直至达到满意效果。

1.4.4 对症支持治疗 ①维持呼吸功能 吸氧。有呼吸衰竭者,可给予适量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等。②防治酸中毒:补充血容量,早期纠正乳酸性酸中毒,初剂量给予5%碳酸氢钠150 ml静注,其后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补碱。③防治脑水肿:可选用20%甘露醇250 ml,50%葡萄糖60 ml,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可根据病情和血压变化重复应用。④迅速纠治低血糖 部分病例可出现低血糖昏迷,故酒精中毒的重症患者应检测血糖,如有低血糖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⑤镇静剂的应用 应慎用,对躁动不安、过度兴奋的患者,可用地西泮5~10 mg肌内注射或静注,或氯丙嗪25~50 mg肌内注射,或水合氯醛0.5~1.0 g口服或保留灌肠。禁用吗啡及巴比妥类药物。⑥预防感染 大多数患者无需预防感染,只有部分重度昏迷患者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⑦防治肝脏损害 给予足够热量、复合维生素B等,可以防止肝脏损害,亦可给予谷胱甘肽120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保护肝脏。

2 结果

经治疗后692例全部于24 h内神志清醒,症状和体征消失。其中2 h内197例,6 h内346例,12 h内121例,24 h内28例。

3 讨论

呼伦贝尔市是北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传统的饮酒习俗以能饮善饮为荣,以劝对方多饮为敬。导致本地区居民饮酒人数多,急性酒精中毒发病率高。提倡健康饮酒势在必行,让患者知道酒精中毒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饮酒。减少饮酒量,避免酒精依赖才能防止酒精中毒的发病。

乙醇又称酒精,一次饮入过量含乙醇饮料可引起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的疾病称急性乙醇(酒精)中毒。饮入的乙醇25%由胃吸收,75%由小肠吸收。乙醇吸收速度受酒类饮料类型、乙醇浓度、饮用速度和胃排空状态影响。含20%乙醇的酒类吸收最快,进食能延迟乙醇吸收。胃内乙醇浓度过高能引起幽门痉挛,乙醇排空减慢,肠吸收延迟。空腹饮酒5 min后血中即有乙醇,30~60 min吸收达高峰。长期饮酒者,乙醇吸收更快。摄入乙醇1 g/kg时,2 h血浓度可达1000 mg/L。乙醇进入体内后迅速分布到体液和含水组织中。90%~98%在肝脏代谢分解,其余由肾、肺和皮肤排出体外,饮入的乙醇约3%由尿液排出,8 h后尿液中即无乙醇。乙醇先由肝脏乙醇脱氢酶氧化为乙醛,再由胞浆或线粒体乙醛脱氢酶氧化成乙酸。上述反应需要NAD作为辅酶。大量饮酒使NADH:NAD比值增高。乙酸转化为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约10%乙醇由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氧化,极少部分由过氧化氢酶氧化。长期大量饮酒者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活性增强,乙醇代谢加速。健康人一次饮入乙醇70~80 g即可出现中毒症状,饮入250~500 g可致死,血乙醇致死浓度为4600 mg/L。非嗜酒者血乙醇中毒浓度为500~1500 mg/L,达5000 mg/L可致命;嗜酒者,血乙醇浓度3000~4000 mg/L也可无明显镇静作用。乙醇具有脂溶性,进入体内通过细胞膜作用抑制神经细胞活性,是中枢神经抑制剂,作呕反射丧失,易引起误吸。血乙醇浓度升高时,作用于小脑,引起共济失调。血乙醇浓度达2000~3000 mg/L时作用于网状结构,出现昏睡或昏迷。乙醇代谢产物乙醛可引起神经兴奋和行为改变。血乙醛浓度升高尚可引起肝、脑和其他组织器官损伤。血乙醛浓度过高时,NADH:NAD比值增加,影响NAD的代谢反应,如糖原异生作用障碍出现严重低血糖、血乳酸增高和酮体蓄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急性乙醇中毒时,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收缩压升高、脉压加大、心肌耗氧量增加,也可引起心肌损害和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冠心病者血乙醇浓度500 mg/L即可引起心排血量和血压下降。嗜酒者,急性乙醇中毒时心肌抑制作用更明显。心力衰竭者,乙醇中毒出现房性或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大致分为三期:兴奋期、共济失调期、昏迷期。各期界限不很明显。急性酒精中毒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如及时救治,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减少并发症。其治疗方法主要是清除毒物、促进毒物排泄、催醒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经积极救治一般可获得满意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