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疆10个地州市实现“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联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疆10个地州市实现“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联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协、自治区财政厅根据中国科协、财政部《“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试行)》的要求,结合新疆实际,制定出台了《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实施办法(试行)》。新疆各地高度重视、认真组织,主动联合本地财政部门开展本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有力促进了基层科普活动的广泛开展,提高了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在全疆掀起了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热潮。截止2012年,已有塔城地区、克拉玛依市、昌吉州、乌鲁木齐市、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巴州、阿克苏地区、克州、和田地区10个州市相继启动了本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2012年,获国家奖补资金1165万元,自治区财政投入奖补资金637万元,地州市财政投入255.5万元,县(市、区)财政投入205.4万元,“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上下联动的局面逐步形成,整体推进的效果日益显现,各族群众从科普工作中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

一是促进了科技民生工作

“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自2011年起已连续被列为自治区党委确定的“民生建设年”重点项目。各级科协组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民生建设年”重大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科普惠农惠民”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科普示范社区、农村科普带头人的辐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农牧民群众提供及时周到的科技服务,引导城镇居民和青少年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能力建设、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一年来,自治区科协系统累计开展科技服务活动1000余项,技术咨询服务1800余次。

二是建立了科普长效机制

自治区科协、财政厅始终坚持培养一批、发展一批、壮大一批、带动一批、表彰一批的原则,在全疆开展科普示范典型的培养和发展。截止目前,全疆已确定653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610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465个科普带头人、46个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603个社区作为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储备项目,为今后自治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自治区还在全国首个将“科普惠农服务站”作为抓手,列为自治区科普惠农表彰对象,并先后制定出台了自治区科普服务站建设工作方案,通过引导、帮助基层科普组织和社会各界建立科普服务站,推动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以延长科普惠农惠民工作链。2012年,全疆新建科普惠农服务站105个,科普惠民服务站94个。截止目前,全疆已建立科普惠农服务站834个,科普惠民服务站145个,其中各级科普惠农惠民表彰对象建立服务站450个。

三是提升了科普服务能力

据调查,全疆94个县市区中科协独立建制的54个,合署办公的40个。全区共有社区1613个,70%以上的社区建有科协组织(科普小组),社区科普志愿者近5万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健康发展,全疆现有各类农技协组织1883个、会员63.4万人,成为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通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工作在全区各地扎实有效展开,极大地促进了基层科协组织建设,提高了基层科协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增强了科协组织的实力。在大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影响下,各县(市、区)积极筹备成立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截至目前,全疆所有的地州市科协和43个县市科协成立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成为全国建立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最多的省区市,为进一步开展基层科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四是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通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不断引导和支持各级各类受奖补单位开展农村科普宣传和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科普各项工作的开展,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他们依靠奖补资金扶持,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拓宽服务领域同时,进一步加大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推广、引进步伐,不断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昌吉州第一个获四级表彰的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昌吉市榆树沟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建成了昌吉州乃至全疆第1个农村科技频道电视、第1个信息化数字乡镇和第1个大规模的设施林果基地,推广普及加工番茄机采技术、滴灌节水技术和设施林果种植等技术,2010年该镇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昌吉市率先实现1万元。和田地区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紧紧围绕地区实际需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培育新型农牧民、增加农牧民收入、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提高各族群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各项科普活动,2010-2011年,工作队开展各类专项科普活动达200场次。克州阿图什市上阿图什乡科普带头人都力坤·阿不里孜,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一直从事牲畜品种改良、动物疫病防治、畜禽和畜产品检疫、科技培训等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基层技术人员在农家牧点开展畜牧技术培训班337次,举办科普讲座43场,听讲人次达到万余人次,发放畜牧类科普图书近万册。全国科普惠农带头人訾桂信,长期以来以帮助农民科技致富为己任,把自己的连片温室大棚办成科普培训基地,向皮山县各族农民群众普及科学技术,五年来,共举办设施农业科技讲座58场,现场技术指导3000多次,培训农民3.3万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132人,接待上级观摩团和兄弟县市取经人员148批次1万多人,带动全县设施农业从五年前的不到100座,发展到现在的2500座,棚均效益从1600至2000元,提高到1万至1.5万元。

2012年,仅国家“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对象推广新品种 148个(次),新技术 112 项(次),开展科技培训 722 次,受训10万人(次),辐射带动农户25758户,承担县以上科技项目 59 个;国家“社区科普益民计划”表彰对象开展科普活动842场(次),受益人数17万多人次。实践证明,“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的实施,逐步建立起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基层科普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了使联动机制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加大“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自治区实施办法明确规定,自2013年起实施国家、自治区、地(州、市)、县(市、区)“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四级联动,向上一级科协、财政部门推荐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获得本级表彰,形成县(市)、地(州、市)、自治区、国家逐级培育、逐级推荐、逐级表彰的联动局面,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培育、推荐、表彰机制,推动基层科普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来源:新疆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