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实力说话的书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实力说话的书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帝王将相、圣贤才子、英雄豪杰虽然扮演了中国史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其经历多半跟家乡没有关系。例外的估计就要数大清状元张謇,他的成名不仅跟故乡南通的关系密切。而且在故乡成就了他一生的事业。

张謇的科第之路非常坎坷。张謇出生于江苏通州(今南通)海门常乐镇,他排行第四。故南通民间称他为“四先生”。13岁时,张謇转学到西亭宋琳处读书,他先后应如皋县试、通州州试。县试通过。而州试成绩欠佳,名列百名之外。宋琳对张謇大加嘲讽:“如果有一千人应试,取九百九十九名,不取的那一名一定是你张謇!”由此引起张謇发愤读书,他在书房窗户和帐顶上写上“九百九十九”五个醒目大宇,枕边置放两根短竹,睡时夹住自己的辫子,稍一转头或侧身就会被扯痛而醒,醒则起身读书,每夜读书“必尽油二盏”。功夫不负有心人。16岁的张謇就考中了秀才。

张謇的考试之路并不顺利。从16岁录取生员起,中经18岁、21岁、23岁、24岁、27岁前后5次赴江宁府应江南乡试(俗称南闱)均未中试。直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33岁。取中第二名举人。之后的殿试屡屡败北。使他一度灰心丧气:“栖门海鸟,本无钟鼓之心;伏枥猿驹,久倦风尘之想。”

他多次落第,引起不少人的同情。1894年,张謇奉父命再次进京参加礼部恩科会试。他在二月的礼部会试中考中第六十名贡士;在三月的礼部复试时中一等第十名;在四月殿试时,张謇的“常熟师”翁同命收卷官坐候张謇交卷,然后直接送到自己手里,笔批“文气甚老,字亦雅。非常手也!”翁还做了其他阅卷大臣的工作,一致同意将张謇列为第一名进士。

他夺魁之后,有同窗好友在南通建造一亭。取名“果然亭”。寓意功夫不负有心,功名果然到手。张謇亲自改为“适然亭”,并手书一副槛联:“世间科第与风汉。槛外云山是故人。”其实那时他已心生退意。后来。父亲病危,按照惯例。他为父丧守籍三年,这也正好让他摆脱朝廷内的派系斗争。

1895年,为“开风气而保利权”,实力派人物、两江总督张之洞正式札委张謇经理通海一带商务,要求他招集商股。兴办纱厂。张謇踌躇思索多日,认定“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慨然应允。他为此辞官并屡召不应。创办了大生纱厂。张之洞发展了钢铁业。他就要从纺织业手。营造独立的近代民族经济体系。

为创办纱厂,张謇曾“反复筹虑,彻夜不能寐”。在进退维谷的时候,他只得低下头来,“忍侮蒙讥,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从1899年开车纺纱至1913年。大生纱厂共获净利约540万两白银。发展成为拥有资本200万两和6,7万纱锭的大厂。大生纱厂的成功,使张謇兴办实业的势头有增无减。他的产业涉及纺织、盐业、染织、电话、航运、码头、银行、电力等众多民生领域。1912年至1921年,张謇的大生系统获得空前发展,一度成为全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

从1920年开始,张骞的全部心思就放在改造南通上。短短扣来年的时间内,南通从一个相对封闭落后乡村变为几乎囊括所有的近代文化形式的城镇。他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博物馆。他对南通地区的设计比今天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还要远大,并期望通过建设南通,建设一个“新新世界”,继而能够推广全国。

但如同和他同处―个时代的那些实业家一样,在去世前。他的“新新世界雏形”已经从根底上松动。一直到他离开人世前。也没有看到真正的转机。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保护下的民族企业不过就是书生们一心想要救国的黄梁美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