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的定义与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的定义与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的定义

什么是人?人的定义是什么?人有哪些本质属性?

关于“人”可以有许多种定义:生物科学把人作为具有杰出心智和思想的高等生物来研究;社会科学把人作为社会关系结点的总和来研究;而从数学的角度看,人是时间、教育、环境等的多元函数。不同学科依据人的不同本质属性,从不同的方面来研究“人”。如:人的生物生命属性、人的精神意识属性、人的社会劳动属性等等。从人的构成来说,人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二者中缺失任何一个,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完整的。由物质组成的人体,创造并承载着精神意识,是人的心智、思想的载体,这个特定的载体,具体来说主要就是人脑;而精神意识又主导着人的活动,表现为人的自觉能动性。

物质人与精神人

国外曾经有个关于“人头”的试验,有一个因车祸胸膛被车轮碾过、心肺遭到严重破坏的男青年,心肺功能尽失,从通常意义上来说他己经死亡。医师所能做的就是将他的头从被压烂的躯体上取下来,并通过颈血管输入给予大脑所必需的养分,奇迹出现了,那个仅有颗头颅的男青年醒过来了。接下去做了一个试验,向他提出一些只用“是”或“否”就可回答的问题,他用眨眼或不眨眼来表示“是”或“否”。出人意外地,他记起了所有的事情,回答得相当好。虽然他没有身躯,失去沟通交流手段,丧失生存活动能力,不能算作一个完整的人,但仍是一个“人”。几天以后这个头颅内的大脑死亡,这个男青年的意识没有了,此时他的生命才真正结束。

从这个事例可见精神意识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已经死亡,虽然从躯体来看,他的其他脏器仍在正常运转,他的心、肺、肾功能良好,然而他的意识已随着脑死亡而消失,从此意义上说,这个人己经死亡。现今己有一些国家立法采用脑死亡作为人死亡的判断标准。

现代医学的发展,使人体器官移植成为医治某些器官绝症的有效方法,还出现了多脏器联合移植手术。实际上移植成活者的脏器是由两个人的脏器组成,那么这个移植成活者是两个人中的哪一个?显然,移植成活者的头脑是谁,则这个人就是谁!可见头脑是人的代表性脏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头脑是人的心智、思想的载体,而心智、思想是人的一种本质属性,其形成与发展取决于人类的教与学。

人死亡后,躯体腐解,他活着时的精神思想已不再能如以前那样在原来的头脑中继续发展,但他的精神思想以及他对人类发展的贡献可以通过物质化,即用文字、形象、声音的方式记录下来,影响后世人的意识,为后世人所用,在后世人的头脑里激活、变化、发展。实际上,这些精神思想只是改变了载体和记载的方式,只要这些精神思想对后世人有益、有用,就会被后世人接受、传承、纪念,作为精神“人”活在后世人的精神世界中。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人没有完全消亡,消亡的是物质“人”,至少他的部分精神思想还存活在后世人的精神世界中。这个精神“人”能活多久,取决于他的精神思想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如果以此作为“寿命”的尺度,最“长寿”的有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孔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的画像、石刻、雕塑分布在世界许多地方,有些国家里还有尊孔子为神的孔教,足见孔子的思想影响之悠远和广泛。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认为“仁者爱人”、“仁者寿”。提出“忠恕”之道:为人当忠实诚信,对人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修身养性的原则。教育上,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的部分思想至今仍有意义。

思想的永恒,是人追求的一种永恒目标。作为精神“人”,孔子“活”到现在已有2560多岁了。他的前73岁是完整人,后2480多岁是个纯精神“人”。

如果说孔子是曾经真实存在的人,而英国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笔下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却是一个完全由作家的精神创造出来的从来就没有真实存在的纯粹精神“人”。歇洛克·福尔摩斯在欧美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受人崇敬的侦探。他善于运用分析法和演绎法进行逻辑推理与心理推断,他能从极难察觉的蛛丝马迹着手,发现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和证据,破了许多疑难的案件。福尔摩斯的侦探技巧和方法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不少警察、侦探仍将其作为学习的偶像,福尔摩斯的影响遍及世界。在英国伦敦贝克街的地铁站前,建有一尊惟妙惟肖的歇洛克·福尔摩斯的雕像,每年有许多人怀着敬佩的心情前往瞻仰。

令人惊讶的是歇洛克·福尔摩斯通过英国学者考林·布鲁斯的手笔踏进了现代物理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1997年,布鲁斯的以福尔摩斯为主角的科学侦探小说《哈德逊太太之猫的奇案》出版,福尔摩斯抽丝剥茧地分解案情,诠释了包括光速、光波、物质与能量、相对论、量子理论、多个世界论等多个科学现象及思想实验,从而将深奥的现代物理学的崭新成果轻松、诱人地展示给读者,启发读者按自己的方法思考、理解这些奇妙的案例。并且在他身上体现了不少科学调研所应遵循的原理,如“知识源自细致的实验、观察与思索,实践是导出理论的基础,与惯常理解相矛盾的例外是暴露新思想的曙光”等,值得学习。

2002年10月16日,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在伦敦贝克街地铁站的福尔摩斯雕像前,隆重举行授予福尔摩斯皇家化学学会特别荣誉会员的仪式,表彰这位举世闻名的大侦探运用科学和理性思维战胜邪恶的精神,表彰他将化学知识应用于侦探工作的成就。在此以前,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的荣誉会员资格一般只授予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在化学方面成就卓著的人士。这是全世界首次将如此高的荣誉授予一位纯粹的精神“人”,承认这位卓越的精神“人”对人类世界的贡献。

新新人类

对于人的研究,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克隆人、机器“人”与半机“人”。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意指通过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又指无性繁殖技术。一旦技术成熟,将能诞生“克隆人”。不过那样的“克隆人”仅仅是供体成人生物意义上的复制,“克隆人”与已形成特定思想意识的供体成人是绝对不同的两个人。克隆人与供体成人不可能处在同一时空,由于时代不同、环境不同、经历不同,教与学的内容、方法、影响不同,从而使形成的“克隆人”的思想与其供体人的思想不可能相同。因此,即使你能获得孔子或爱因斯坦或现今健在的任何一位伟人的体细胞,现代克隆技术也不可能克隆出孔子或爱因斯坦这样的伟人来,这充分说明造就一个人的后天的教与学的重要性。

现代基因技术的发展,还能改造供体细胞核,干预子代的遗传性状,培育出具有人为基因特征的胚胎,并发育出事先设计好遗传性状的个体,使得人类对自身进化的干预成为可能。但是这种后果难以预期的干预,存在导致人类可能覆灭的危险。人类被自己的研究成果所震惊,站在已被开启的改造自身的大门口,不知所措。余下的问题是记忆和思维能否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复制呢?能否创造出“精神克隆人”呢?当然目前来说那仅是一个遥远的设想,一个幻想。

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和具有特种能力的半机“人”则是人类对“新人类”的又一种实践,其研究前景将改变人的本来意义。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