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益智玩具折射出的幼儿支架式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益智玩具折射出的幼儿支架式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玩具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蕴含着人类社会的文化历史经验。帮助孩子们领会玩具这种“无字教科书”所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是成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源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外流行的衍生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在处理“教”与“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益智玩具以支架式教学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和研究如何利用玩具来促进幼儿概念学习和认知发展,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益智玩具;支架式教学;幼儿教育

一、支架式教学的理论来源

支架式教学法的最直接理论基础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茨基曾以两个智力年龄都为7岁的儿童的学习的不同潜力为例说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个儿童依靠启发性问题、例子、示范等很容易地演算了超越他现有发展水平写年的试题,而另一个儿童只能解决往前延伸半年的试题。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在充分肯定了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要素介入儿童发展过程的必要性以及成人在教学中的作用的同时,实际上也描述了一种以“教”与“学”双方的社会性互动为基本过程、以引起和促进学习者内部的智力活动过程为旨归的、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某种概念或认知活动技能为内容的教学活动模式。西方一些研究者把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研究,提出了“支架式教学”的概念。

二、支架式教学的定义

“支架”是建筑业中的一个用语,也叫“脚手架”或“鹰架”,本意指为维护围岩稳定和保障工作安全采用的杆件式结构物或整体式构筑物,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其作用在于为建筑工人提供一种站立的平台,使他们能逐层地去建房子。这种支架并不是房子本身的必要部分,也非其组成部分,因而在房屋建好之后,就会被拆掉或撤走。运用于教育中,则一般用来比喻对儿童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支架的目的是帮助儿童从一个能力水平向另一个更高的能力水平过渡,发展高级心理机能,使儿童成为独立、能动的学习者。

由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演绎而来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当前发展水平为基础的、系统有序的、可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和掌握某种概念或认知技能而促使学习者认知结构发生改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它是建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目的的教学方法。如今,支架式教学“已经成为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的一个极为普遍而且又极其有用的教育理念。

支架式教学的实质是成人对儿童学习过程的干预。这种干预必须以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为依据。只有了解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教师才能明确应该在什么时候、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帮助幼儿从一个水平向另一个水平发展。什么时候提出什么问题以及如何提出问题取决于教师对于幼儿思维活动的理解。幼儿对教师所提的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可以使教师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维活动以及所面临的困难。成功地为幼儿搭设支架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的时间与幼儿在一起,观察他们的表现和行为。通过和幼儿的对话和交流,教师才能了解他们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以及他们下一步可能达到什么水平。

三、益智玩具折射出的支架式教学

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以社会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探讨和研究如何利用教育性玩具来促进幼儿的概念学习和认知发展。

(一)以益智玩具为媒介的支架式教学的特点

长久以来,人们就一直在试图利用玩具和游戏材料来教给幼儿某种知识技能或概念,益智玩具已经成为现代幼儿教育重要的工具或媒介。但是,玩具并不会自动地教育幼儿。玩具的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往往需要借助于“人”的作用,教师引导幼儿对于益智玩具的探索是益智玩具的教育功能充分实现的重要因素。在以益智玩具为桥梁的支架式教学中,“物”和 “人”的中介作用获得了统一。

(二)玩具在支架式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

利用益智玩具的中介作用,教师可以创造一种独特的、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支架式教学情景:首先,玩具和游戏材料把幼儿仅凭语言的讲解难以理解的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关系具象化,为幼儿探索和理解这些概念和关系提供了可感知、可操作的形象化的支持物。其次,玩具和游戏材料的外在特点和可操作性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自然而然地把幼儿引入有趣且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幼儿通过动手操作,积极探索和理解玩具和游戏材料中所蕴含的概念。第三,教师通过与幼儿的基于材料的互动,发现幼儿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教育性玩具的教育功能能否充分实现,玩具设计者的思想能否充分体现,在于幼儿和成人如何运用玩具和游戏材料。仅仅为幼儿提供玩具和游戏材料是不够的,成人应当关注幼儿的游戏,研究他们的玩法,为每个幼儿提供适宜于他们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的指导和帮助。

(三)支架式幼儿教学的基本过程

运用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教师可采取和幼儿共同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学习。但是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操作中还有不同的表现。为了将支架式教学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幼儿园具体的实践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操作,例如通过观察幼儿的表情、动作,通过倾听幼儿的言语以及和幼儿进行的对话交流来判断幼儿的所面临的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师通常要为幼儿创设独特的适宜的支架式教学情景,采取和幼儿共同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和支持幼儿的建构学习:首先是为幼儿探索和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关系提供具象化和形象化的支持物;然后根据玩具的特点激发幼儿探索和理解的兴趣;再者基于与玩具的互动,提供适宜的指导和支持。于是,以玩具和游戏材料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教育性玩具所蕴含的概念或任务。分析和解读教育性玩具中所蕴含的概念是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内蕴于教育性玩具中的概念,通过解读和分析,把蕴含在教育性玩具中的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成为若干个幼儿可以掌握的组成部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为幼儿理解概念创造条件。

以玩具平衡盘为例。通过对玩具平衡盘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

(1)玩具平衡盘所包含的平衡关系非常复杂,包括:①以圆心为中心的、对称的、等量、、等距的平衡关系;②以圆心为中心的、对称的、不等量、非等距的平衡关系;③以圆心为中心的、不等量、非等距、非对称的散点平衡关系。这些平衡关系在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以语言为媒介的授受方式来“教”给幼儿的。但是通过操作玩具,幼儿可以直觉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平衡关系。

(2)同色的圆柱体之间存在着相等的关系、不同色的圆柱体之间存在着高度上的等差关系。“发现”圆柱体之间存在的这种相互关系有助于幼儿“发现”或“把握”让不同的圆柱体在平衡盘上保持平衡的基本原理。因此,帮助幼儿发现圆柱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降低任务的难度。这可以成为教师提供支架的切入点。

2.明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搭设支架的计划或步骤。确定幼儿的发展水平是教师搭设支架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必须保证新的学习经验和环境对于幼儿而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幼儿只有在不脱离现有发展水平但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学习中才能获益。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创设一个适宜于幼儿兴趣与能力的任务和环境,另一方面又要在与幼儿的互动中不断地根据幼儿实际情况和需要来调整干预的数量、方式和方法,以适应幼儿学习发展的需要。通过分析幼儿的发展水平,把握教育性玩具所蕴含的概念,从而确定为幼儿搭设支架的基本步骤。

3.把幼儿引入有趣且有意义的任务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让幼儿估计和猜测来维持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方向性,使他的注意力保持在任务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同时,要及时肯定幼儿的努力,通过增加难度或者多样的方式来维持幼儿的兴趣和努力。

4.教师与幼儿合作游戏和幼儿独立积极的探索。在教师引导下幼儿通过探索所初步了解的基本关系可以成为幼儿解决新问题的概念“原型”。教师通过在游戏中和幼儿互动,观察幼儿的玩法,从中确定幼儿所面临的问题,在适当的时候为幼儿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线索。同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挑战性,能引发幼儿新旧经验之间认知冲突的“任务”或“问题”,引导幼儿积极地探索和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逐渐学会撤离支架。鼓励幼儿的自主控制,使幼儿在有成人适当支持的过程中逐渐学习独立进行探索和思考。

5.动态的、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在以教育性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学习的评价是动态的,发展性的,着眼于幼儿的进步,通过观察以玩具为中介的师幼互动、同伴互动以及幼儿与玩具的互动情况,判断幼儿是否为进入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好了准备。从而判断通过成人、玩具和同伴等各种中介作用幼儿时“还能做什么”。

例如,在幼儿操作平衡盘玩具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表现出不同的水平。教师在明确玩具蕴含的概念以及幼儿的不同水平后,首先要做的不是给幼儿打分定格.而是要考虑怎样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引导他们向更高的水平发展,以及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步骤来逐步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就是我们进行支架式教学的目的。

结束语

以玩具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是一种不以分科课程为基础、重视幼儿的体验和建构而非系统知识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借助幼儿喜欢的玩具这一中介,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倡导教师与幼儿进行充分的小组和个别的互动,创设适宜于幼儿的能力水平且有挑战性的任务情景,并提供相应的支架,从而促进幼儿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和社会建构,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发展。它对于打破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推进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践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刘炎.儿童游戏通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左小静.以心理旋转游戏材料为中介的支架式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学科教育,1998(4).

[4]黄瑾.社会建构理论视野中的幼儿园数学活动个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