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中国古代圣人孔子与古希腊哲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是对东西方文化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思想家。通过对二人幸福观比较,可以为今天的人们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提供理性的思考与借鉴。幸福应该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内在与外在的统一、道德与情感的统一以及思考与实践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 亚里士多德 德性 伦理 幸福

【中图分类号】B12 【文献标识码】A

幸福这一古老而永恒的话题是伦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人类历史上,中西方哲学家都对这一话题进行了长期探讨。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是建立在其仁学基础上的,“志于道,据于德”,①“朝闻道,夕死可矣”,②追求真理是他毕生的追求。仁作为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是属于孔子德性论中的核心德性。只有仁者坦荡、沉稳,才既可服务他人社会,又可安顿自我内心;既可以安于贫困,又可得到快乐。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很多著作中都谈到了幸福,主要从目的论角度谈什么是幸福。他认为人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幸福,幸福是所有善的事物中最值得人们追求的,幸福具有自足性、终极性和至善性的特点,合乎德性是幸福的基本要求,但幸福也需要以外部条件为基础才能获得。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之同

产生于复杂的时代背景。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乱世。“礼崩乐坏”的现实使得当时的诸子百家都在思考怎样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怎样才能过上美好而幸福的生活。孔子小心翼翼地调和着新旧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在其中找到新的出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每个人都能成为道德至上的君子,人格完善;社会在“礼”的规范下,尊卑有序,井井有条;统治者做到“克己复礼”、“仁者爱人”,遵循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定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同样生活于社会转型过渡时期,当时整个希腊社会处于动荡不安、内忧外患之中。他从维护马其顿统治利益出发,既反对消极禁欲,也反对过度享乐,希望通过伦理道德平衡社会中的各种关系以实现政治社会安定和谐。这就需要每个个体在其道德行为中寻求欲望、情感、理性间的和谐。因此,二人都想通过理论的建构去调节和平衡当时他们所面临的复杂的社会矛盾,从而达到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境界。

认为幸福与道德密不可分。孔子思想中浸透着道德的身影,因此,孔子的幸福观里,个体一定要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加强道德修养,只有具备道德才是获得幸福的前提条件。统治者用道德原则治理国家的政事,就能稳定自己的统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③亚里士多德受其老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也肯定德性的重要性,认为唯有品质优良的人才能够做到公正、节制,才能为善。常人所获得的一般幸福可以通过行德来实现,依靠智德所获得的幸福才是最大的幸福。

主张把握幸福不能走极端。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二人都反对盲目走极端的做法。作为立身处世的最高标准,孔子的中庸之道蕴藏着丰富的哲理,是人们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待人处事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中道,是一种最高的善或至德。寻求和选取适中是德性的基本要求。过度或不及都不符合理性的要求,更无法形成善德和实现幸福,要实现幸福,必须发挥中道的效用,只有在理性主导的情感欲望实现合理的满足,才能成为善。孔子认为中庸是至高至善的美德,只有适度才能符合美德的要求,任何过与不及都不能达到中庸。中庸之美德并非人人都能达到,需要个人在生活中不断地修德自为,才能向其靠近。

认同幸福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获得。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它所从事的不仅是对世界的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实践的活动。人要获得幸福,仅仅知道善或幸福是什么、德性是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去不断地实践。“德性终须践行。一只燕子不能造成春天,一日的德性也不能给我们造成幸福和至福。”④只有不断地实践,使自己的心灵活动时时刻刻符合德性的要求,才能得到幸福。孔子认为幸福同样离不开德性实践。孔子将个人的理想和幸福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联系在一起,鼓励个体以自身的不懈追求和努力去推行和实现理想,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体验幸福。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和圣人。道义成为孔子衡量个人幸福的标准。“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⑤不断地学习培养自己的品德、仁爱精神,服从真理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必要环节。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之异

幸福与德性的关系各有侧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并不是一种德性,而是一种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两个理由来说明拥有德性与德性活动的区别。第一,具备德性但不去实践的人跟睡觉没什么区别。第二,拥有德性的人在生活中亦会遭到大不幸,其幸福会深受影响。所以幸福不是拥有德性,而是实现德性。

孔子的幸福观强调道德理性给予人的内心富足,轻视人的物质需求,并以道义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他追求的幸福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幸福,在他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孔子更加强调个人德性在个人幸福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个人德性应该上升为社会道德层面,达到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升。诚然,孔子把幸福看成了道德的附属物,一个具有美德的人,幸福会随之产生。

幸福与物质的关系各有侧重。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的三种生活类型。那些崇尚声名、积极活动的人以荣誉为幸福。亚里士多德认为以荣誉为幸福的观点太肤浅。他也反对以物质财富为幸福,因为它不是引起本身而是为了其他东西被追求。“快乐、荣誉、德性比财富更有资格被视为生活的目的,因为他们都引起本身而被追求,然而他们看来也并非幸福(最高善)。”⑥

孔子认为钱财和权势这些物质层面的东西是人人都想得到的,孔子坦荡承认追求物质的正当性,但他更加强调获取物质的方式方法是否符合正道和义,同时,他也敏锐地感觉到幸福与物质的满足并不具有必然联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⑦粗茶淡饭、悠然自得的生活同样有其乐趣。不行正道而取得的富贵,只是过眼浮云罢了。

幸福与快乐的关系各有侧重。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快乐伴随着幸福。⑧虽然,人们为了幸福都要追求快乐,但这种快乐不光是简单的物质追求,还需精神上的快乐追求。只有合乎品德活动的生活是真正快乐的。幸福就是最美好、最高尚、最快乐的活动。只有以高尚行为作为自己本性的人的活动才是幸福之源。完满的幸福就是合乎其本己德性的思辨活动;终生从事思辨活动,这就是一个人所能获得的完满幸福。可见,在亚里士多德这里,思辨的范围与幸福的程度是成正比的。一个人思辨越多,他就越幸福。当然,也愈发体现其作为一名智者的追求。

孔子的幸福观里也有快乐相伴,这种快乐有时来得很简单,有时又和理性相联系。日常学习、朋友远来,都是快乐的事;陶醉于某件事情,即使三月不知肉滋味,甚至忘了吃饭,同样能达到快乐的境界。孔子将快乐分为有益的快乐与有害的快乐两类。那种懂得用礼乐来克制自己、多言人之善处、广泛结识有益朋友,在这些行为中得到的快乐是有益的。以骄横自大、放荡游玩、饮食荒淫为快乐,就是有害的。可见,孔子更注重从社会生活实际中去体验快乐,得到幸福。

幸福与现实的关系各有侧重。亚里士多德把善的东西分为外在的善、灵魂的善、身体的善三种。他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灵魂的善。幸福是最真实、最恰当的灵魂善。⑨实现幸福同样需要现实的各种条件,亚里士多德在谈到这一问题时探讨了幸福的实现需要外部条件,需要外在的善作补充。某些外在善的匮乏同样会败坏我们的幸福,例如朋友、财富、政治权力、出身、相貌等都会成为影响幸福的外在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个人追求的善与城邦或政治共同体所追求的善具有统一性。善对城邦而言是重要的,它将有利于个人幸福的实现。在他眼里,幸福的最重要的现实外在条件就是城邦生活的安定。

而在孔子的眼里,个体的幸福同样依赖于现实,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比如国家、社会的安定以及天命、个人道德素质的提高等。孔子仁学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安民”,要想使民安,就必须先求得社会的稳定,就必须诉诸“礼”的规范,“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在孔子的内心深处,还有对天命的敬畏。“获罪于天,无所祷也。”⑩推行仁爱,只要我们自己想去做,就能做到。孔子的幸福观还注重立足当下,“未知生,焉知死?”把生的道理弄明白才是最主要的,让人们更多地去体会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意蕴,过好当下每一天,享受自己现有的生活状态,不要过分担忧未来的事情,同样是幸福的。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启迪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但对人类生活及生存的现实的追问促使他们经过理性的思考,阐发各自独特的见解。虽然远隔千里,但二人对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话题―什么是幸福、怎样达到幸福做了回答。当今世界,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我们摒弃过去各自偏见的同时,回归两位哲人,我们会惊奇地发现他们的幸福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先秦时期的中国思想家与有着浓厚理性主义伦理传统的古希腊思想家的幸福观显示出了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深刻的启迪。

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幸福离不开我们主观的努力,也有赖于客观的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可以来自神恩、机遇或努力。神赐的幸福权且不谈,机遇的幸福有很大的随机性很难与幸福相提并论,只有通过努力获得幸福才是唯一正确之路。“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很少谈离奇怪异、好勇斗狠、造反和鬼神邪道之类的事情,如果生活中我们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祈祷鬼神、背离道德上,那么我们只能离幸福越来越远。因此,要想获得幸福,就要树立正确的幸福观,抛弃个人主观臆想,利用好现实的客观条件,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当前受到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总是认为幸福就是物质生活上的充分满足,有钱就等于幸福。但事实上,很多人有钱了反而觉得失去了幸福。诚然,幸福绝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充实和精神追求的实现。幸福更多地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以及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不同,有的人生活上很贫穷但觉得很幸福就是这个道理。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二人的幸福观都谈及物质,但又不拘泥于物质。人们只有在物质和精神之间寻求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或中道,不走物质或精神两个极端,在二者之间寻找统一点,才能更好地体验什么是幸福。

幸福是个体与集体的统一。孔子认为个人的德性只是一个方面,个人理想的实现还需要“邦有道”。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有时生活限于困顿甚至有牢狱之灾,但孔子始终认为要让大家接受自己的主张。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就是社会性,脱离了集体也就实现不了个人的幸福。亚里士多德谈到幸福的外在条件时,实际上也强调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个人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只有真正在道德层面上的至善,即将集体利益放在个体利益之前,个体才能从善的意义上体验更大的幸福。

幸福是内在与外在的统一。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幸福溢于言表,有的人表面幸福实际上不幸福,有的人感到不幸福甚至对幸福产生了怀疑。从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体现出的哲人气质和精神风貌,他们不怕失败,观点鲜明,并付诸实践,他们在做这些思考的时候是幸福的,他们将这些思想传递给学生的时候也是幸福的。可见,幸福不光是一个人的内在心理感受,还需要外在的表现形式,幸福要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自己幸福的体验应该更多地传递给他人,让他人与自己一起分享幸福。

幸福是道德与情感的统一。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留给后人最大的财富就是将道德和幸福联系了起来,虽然过分地讲幸福与道德的统一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将道德和幸福放在一起就是一个伟大的开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二人对幸福与道德的感悟不同,但对当今社会人们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却有着重要的借鉴。幸福不只有道德的成分,还需要情感。这里的情感包含对幸福的渴望、热爱以及追求幸福过程中受到稳定情感的支配。幸福的元素应该包含有道德,有热情。

幸福是思考与实践的统一。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学得的而不是靠运气获得的,一个人不依靠自己的努力,就不可能获得幸福。”学习的过程包含了对幸福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人们一味地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和疑惑不解之中。与向书本学习相比,向品德高尚的贤人学习更是尤其重要,正所谓“见贤思齐”。此外,还须在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常常进行自我检查,修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寻求幸福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认知幸福,思考幸福,从而在现实中找到幸福。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逆境中不失幸福之思考同样是可贵的。

总之,幸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简单的,地位、财富、名誉、享乐都不是幸福的最终目标,幸福生活所需要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如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一样,他们也倡导人们要讲仁爱、恭顺、节制。人的幸福就在于德性的完善,过有德性的生活,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永远热情地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地体验生活、丰富生活,为社会、为国家尽一己之力,去体会自己心灵的那份坦然、快乐,就是最大的幸福。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⑤⑦孔子:《论语・述而》,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57页,第57页,第60页,第62页。

②孔子:《论语・里仁》,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28页。

③孔子:《论语・为政》,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8页,第12页。

④⑥唐凯麟:《西方伦理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⑧⑨王成光,刘笔利,王立平:“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及其当代意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⑩孔子:《论语・八佾》,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21页。

孔子:《论语・先进》,北京:崇文书局,2007年,第100页。

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0页。

责编/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