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品味古诗 第17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品味古诗 第17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导语】

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融知识美、韵律美、人性美于一体,带给我们优美的意境、真实的感情、丰厚的意蕴。经常品味古典诗词,触摸诗人的灵魂,就能不断丰厚我们的文化底蕴,陶冶我们的情操,更能愉悦、滋养我们的心灵。走近荆轲塔,我们为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而感动;读一读诗人贾岛的诗作,我们也会深深体会到那份思乡之情。

【选文一】

荆轲塔断想

柴福善

荆轲塔,在河北易县荆轲山上,后人为纪念荆轲而建。

当初,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都于蓟,即今北京房山琉璃河,世称燕上都。后迁都易水之滨,为燕下都,都城长达十几里,居战国都城之首。世事沧桑,今也只存断壁残垣,任凭野草掩映,风雨剥蚀,荒台下落日,山水有余情了。想当时燕昭王励精图治,招贤纳士,修筑黄金台,从而使燕国由弱而强,终于战败齐国。千年来,李白来此凭吊,特作《古风》“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谁知笔锋一转“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不免以古思己,显得有些哀怨了。

其时,秦统一天下,已是大势所趋,太子丹凭借荆轲一介武夫,刺杀秦王,就想保住江山社稷,太异想天开了。而荆轲带秦舞阳赴咸阳,舞阳色变震恐,荆轲展图现匕,行刺未果,命丧殿上。读《史记》刺客列传,总觉司马迁笔下有些演绎。难怪,史书本身就是断简残篇,过去的历史是无法原本再现的。

荆轲未刺死秦王,即使真刺死了,马上就会有另一个秦王站出来,区区燕国依然要亡的,天下依然要统一的。这么说,我无意否定荆轲的英雄壮举,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可以荆轲为代表。而这一壮举,令后人景仰,尤其在易水河边,太子及宾客皆以白衣冠送,高渐离击筑,荆轲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歌流传至今,当地人谈此,竟念出续句:“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易县今有白虹村,传说因荆轲仰天呵气,直贯夕阳,化成一道白虹,见者称异而得此村名。

我们常吟咏英雄壮举,其实还有个尾声:那击筑相送的高渐离,后变名姓为人庸保,因善击筑受秦始皇召见。他被识出,秦惜其技艺,赦免一死,乃其目(即用马粪熏炙使其失明)。后在演奏时,他以铅置筑中,举筑扑击秦始皇不中被诛。和荆轲一样的英雄,历史不应该忘记。

我来时,天蒙蒙细雨,怎奈山路湿滑,不便车行,只得在车中远远地凭窗而望:塔高十三层,每层八隅悬有风铎,微风吹过,清脆悦耳,声传四野。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

(选自“人民网”2006年12月22日)

思考练习

1.作者在荆轲塔都想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意思,并任选角度进行赏析。

3.“幽幽地,耳畔似有所闻。”作者“闻”到的是什么?

4.请以下面的句子为例,以离别为主要内容仿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与燕太子丹的壮别令天地动容、易水凄凉;

【选文二】

诗人的还乡

蓝紫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也讲究“衣锦还乡”。当然,两种“还乡”是有别的:海德格尔说的“还乡”,“即返回人诗意地栖居的处所,返回与神灵亲近的近旁,享受那由于偎傍神灵而激起的无尽的欢乐”。而中国的士大夫所讲的“还乡”则是达官贵人们在历尽人生甘苦之后所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同为“还乡”,其含义虽有区别,但还是有联系的。从空间意义上来讲,“还乡”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是“回到家乡,归于故土”;从时间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回归童真”。其实,无论是空间意义还是时间意义,两者本身是一致的,家乡即童年,故土即纯真。诗人的还乡,是为了亲近本源,聆听自己最内在的声音;士大夫的还乡,是一种乡土情结,也是为了使自己早已蒙蔽的心灵得到净化,企图做回真正的自己。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诗人贾岛的还乡之旅,颇具代表性。他久居并州,十年累积起的乡愁,使诗人无时无刻不想回到故乡咸阳去,但出乎诗人意料的是,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即怀念并州的情绪,竟出人意外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何处是家?何处是故乡?

诗人之于他的故乡,总是爱与恨、亲与疏、抛弃与拥纳、远游与回归相互交织。唯其如此,荷尔德林才说:“请赐我们以双翼,让我们满怀赤诚,返回故园……”

然而无数次的奔波过后,他们却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家园被毁,一片荒芜。故乡,是回不去的故乡,异乡,也成为待不下的异乡。他们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无家可归者……正如荷尔德林在《还乡――致亲人》一诗中所写的那样,他描写了还乡之途所见到的各种日常事物,如庙宇、小道、山谷、森林以及那些随遇相逢的人。这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可爱。荷尔德林从康斯坦茨旁边的图尔高镇,经由博登湖,回到故乡施瓦本。荷尔德林在诗歌中,描写了一次快乐的还乡之经验。返回故里,一直是诗人之梦想,虽然,故乡的人和物给人以亲切而熟悉的感觉,但是,“还乡者到达后,却尚未抵达故乡”,这又是何故呢?

一方面,流浪者不一定、也不可能真正地还乡;另一方面,人的“精神居家”是一次性的,只要一旦离开,或者曾经离开,就永远不可能再在原初的意义上重返家园了。因此,还乡只是一种精神之旅,在诗人的心里,故乡已经模糊了,只剩两种地域的感觉,这两种地域的分别,即“出生的地方”和“居住的地方”。对于诗人贾岛来说,咸阳是他“出生的地方”,并州是他暂时“居住的地方”。

事实上,在每一个诗人身上,都兼具“出生”和“居住”这两个心灵标记。诗人都有两个家,一个家在身边,叫“居住的地方”,一个家在心里,叫“出生的地方”,离“出生的地方”越远,回家的渴望就会越强烈。因此,人的一生,就是在这两个地域之间奔跑和追随,不可能离开,也不可能回去。

其实,人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了负重的陀螺,永远都在赶往“家”的路上。我们在尘世的一切生存努力,只不过是在通往死亡的路上挣扎而已。诗人或作家只能做一个永远的异乡人:即便在家里,我们仍然渴望回家,因为人已经永远被放逐,寻找精神家园最终只是一个过程。

其实我们无家可归。

(选自“邵阳新闻在线”2010年7月16日,有删节)

思考练习

1.作者认为,诗人和中国古代士大夫的还乡有什么不同?

2.请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的意思。

3.诗人贾岛为什么会有“却望并州是故乡”的感慨?

4.思乡是诗人永恒的话题,请默写一首你积累的关于思乡的古诗,要求用正楷字,书写正确、工整、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