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随着微博、微信、微小说到微电影、微旅行、官方微博群的出现,中国已悄然进入“微”时代。“微”生活方式已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认知以至价值观念。

关 键 词 微时代;大学生;生活方式;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 陈燕红,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师

据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达到5.13亿,其中48.7%网民使用微博,较上一年底增长了296%,大学生网民的比例超70%。目前,通过手机等“微介质”传播“微内容”的“微”生活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娱乐、交际和价值观念。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应从日常的校园生活延伸到了虚拟的网络世界。

一、微时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

为调查“微时代”视野下当前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及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本文对福建部分高校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发放和网上在线填写等形式,共获取问卷325份,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92.3%,其中男生172人,女生128人,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分别占14.2%,25.8%,36.4%,23.6%。调查显示,92.6%的人上过微博,95.2%的人表示微博在改变自己的生活。可见,电脑、手机等“微介质”的“微”传播以它独特的拍砖回帖和忽隐忽现的聊天方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大学生每天获取资讯、记录生活、抒绪、信息交流必不可缺的工具,大学生的“微”生活方式已然显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微”生活已悄然成为大学生的新生活方式。95.6%的同学听说过“微”生活,在喜欢的“微”生活方式中,微博占56.2%,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旅行、网上抢购分别占2.3%、1.8%、16.2%、1.2%、22.3%,在平均每天会用多长时间参与“微”生活中,75.2%的同学主要通过手机参与“微”生活,4小时以上的同学占了85.6%。有同学表示,“我每天的生活由微博开始,再由微博结束。每天一睁眼就拿手机打开微博,挂QQ,登飞信,快速浏览每天的新鲜事。走路或坐公交看微小说或微电影。甚至上课期间还会用微信与同学保持沟通。睡前再浏览各方微博,进行评论或转发。”有的同学甚至坦言,“现在要是生活离开了电脑、手机会觉得无所适从。”可见,“微”已经渗透到大多数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同学们不出门便可获取学习资料、了解最新资讯、结交好友、消费娱乐。

第二,微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传统阅读方式与思维表达习惯。微博上的各类知识,如科学技术知识、生活常识、最新资讯信息等,满足了大学生获取新知的需要。如:有的同学增加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关注,浏览海量自己感兴趣的知识,知识面拓宽了很多。有的同学表示现在能细细品味一本厚重书籍的同学越来越少,大家都喜欢浏览寥寥数语但情节、人物塑造亦很出彩的“微”小说与“微”电影。有的同学表示“平时比较忙,没心思长篇大论,而微博可以用一两句话就把自己的瞬间感触表达出来,无需精雕细琢,却可让人明白自己的感受”。所谓博客说“大事”,微博道“小事”,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同学们的思维及表达习惯。但也有的同学表示,每天沉溺于刷屏,在快节奏中以最短时间获取最多信息的同时,也浪费了很多时间,遇到问题不主动思考而是直接寻求网络解答,降低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可见,微生活在带来便利和放松表达的同时,也表现出让同学们心绪浮躁、难以深入思考的弊端。

第三,微博拓宽了大学生交友的渠道,满足大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在“您为什么使用微博”中,票数由多到少依次为了解并相关资讯、关注朋友动态与朋友互动、宣泄情绪、用来工作学习。有同学表示,“平常没事时的下意识动作就是摸出手机看微博,随便谁在微博上叨一句话,上传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所有人都能看得到,大家虽身处各地,却感觉时时刻刻在一起”。“在微博上关注一些热帖、明星等,让我认识了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拓宽了交友的渠道”。也有的同学表示,有时感觉自己远离了现实生活,在网上可以滔滔不绝,而在网下却不懂得与人交流了。

第四,“微”传播对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据调查,大学生最关注的微博热点中,选择时政新闻的达到35.8%,很多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他们不仅限于是国家政策的接受者,更愿做决策的参与者和讨论者。在针对微博上有争议的话题时,选择理性推理判断的大学生占60.9%,选择凭借个人的价值观和经验进行判断的占24%,10.9%的大学生依据专家观点进行判断,还有部分人根据支持或反对的多少作出自己的选择。可见,微时代虽拓宽了大学生针砭时弊的渠道,但如果批判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就很容易转变成极端情绪的宣泄。况且,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微博传播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会对大学生“三观”产生影响。

二、微时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通过对课余生活中大学生“微”生活现状的调查,我们发现,微生活作为一种传播载体已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就业等各个方面,在大学生中甚至存在“不懂微博就是现代文盲”的观点。伴随着微时代的来临,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冲击和考验。

第一,大学生的微生活状态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压力。调查显示,微博、微小说、微购网、微旅行、微祝福等已充斥着当下大学生的生活。在“你如何看待微生活对你的影响”中,其中20.4%的同学认为其让人变得越来越宅,脱离现实社会群体,现在“宅男宅女”现象愈演愈烈,而且微网络所具有的即时互动、海量信息、组织动员等特征,强化了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同时信息泛滥、情绪泡沫、诚信滑坡等道德困境进一步凸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任重而道远。

第二,微传播的去中心化和个体多元化冲击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的主旋律。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担负着弘扬主旋律,宣传主流人物,传播主流文化的使命,但是在微时代 “去中心化”、“去权威化”、“个体多元化”的特性下,各门类鱼龙混杂的信息却在网络上大行其道,微博中的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个体追求崇高理想形成尖锐对立,这不仅削弱了高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而且导致那些喜欢新鲜、追求刺激而认知辨别能力尚未健全的大学生极易因盲目追随而出现价值偏离及告别崇拜、躲避崇高和拒斥榜样等失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