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中职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审美情趣不仅是人类健康、全面和谐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鉴赏和体验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物、景,激发学生爱憎情感,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通过阅读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从而激发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中职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篇章均是文笔俱美,感情丰富的文章,它给读者展示了一个美的世界。可是由于考试指挥捧的约束,不少教师的教学,常以“可能考到的”为范畴,以讲述分析性的命题为中心,艺术欣赏很难插足其中。笔者曾听过几位教师教学《项链》一文,其内容无外乎写作背景介绍,篇章内容概括,人物定性,写作特点分析,等等。几乎每一位教学都无意或无暇把学生领进对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和欣赏中,这种教法,由于没有从形象到抽象的真切体验,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除在一定程度上应付考试外,几无收获。

这种毫无生机、简单乏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很难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个性化的体验,更多的是紧张地一字不漏记录教师对课文所下的一连串断语,不能有稍微的变动,因为教师的断语往往就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可是教师对他自己抛给学生的一系列断语也难说是体验深刻的,有时甚至是莫名其妙的。特别是,语文离不开形象,其教学活动必须伴随形象活动才能如愿以偿。而我们的语文课教学的现实,往往为现行的考试模式所左右,以抽象的理解为目的,以理性的分析为手段,这样往往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而语文教学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审美情感体验。因而要真正实现语文教育的本质功能,必须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入手。

审美教育是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的情感和共鸣,使人在赏心悦目中自愿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教育,实现精神的愉悦,心灵的满足。审美教育的主要特征,通过形象的感染作用,通过情感愉悦而达到理性认识的目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对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以它为乐。正因为这样,孔子学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到。”古人说“大抵童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推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则不能已。”这独到的见解,揭示了一个教育学生的深刻道理,就是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甜头,获得喜悦感、兴奋感、成功感,得到美的享受。

在语文教学中,“趣”和“乐”是美育的核心,必须全力追求,而“情”则是美育的主线,必须贯穿始终。授课者有没有感情,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愿不愿学这门课。学无情,“要我学”学生处于被动,干巴枯燥冷冰冰;学有情,“我要学”学生处于主动,越学越甜,越学越美,乐在其中。马卡连柯说:“做教师的决不能够没有表情,不善表情的人就不能做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中,情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起点,更是吸收知识、转变能力,陶冶性灵、形成信念的终点。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只有情感,而且只有巨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强调了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育人要美育,美育要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入手,也就是把获取知识、学会鉴赏培养能力熔于一炉,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上自受其益。

当代中学生对语文课已不满足于传统的字、词、句篇的学习,而对语文教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语文教育的特殊功能也正在于用文字作品的内质美(思想美、情趣美、形象美)和外形美(结构美、语言美、音韵美)去育人。语文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将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传递给学生,催开他们心中美的蓓蕾,培养他们健康的美感和爱美的情趣。教会他们按照美的法则来创造和生活,来处理人际关系,使人们生活更美好。

叶圣陶先生说:“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领会什么是美。花木山川的美,城市的美,道德品质美,广大群众为伟大目标而奋斗的美,都可以从文学作品中得到深切体会。”中学语文教材中,有百分之七十是古今中外的文学珍品,即使是说明文也大都是具有文艺性的科学小品。教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挖掘其中美育的因素,并善于捕捉进行美育的契机,抓住可感性,形象性与愉悦性。文学作品中的美是通过语言中介来创造的。语言可以突破时空局限,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使读者从想象和联想中真切感受美的东西,从绘声绘色的语言中,体察作家情感的流动。

其实,语言丰富生动,决定了语文跟其它学科的学习不同。它主要通过阅读时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达到陶情、明道、长智的目的。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叩开学生心扉,使他们听其言,入其境,体其味,动其情,熏陶感染,有所收益。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学的鉴赏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按下面几个层次进行。

1.诵读——在赏心悦目中认识美

目的是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所塑造的美的形式和内容有初步的认识。汉语的美表现在各个方面。句式的长短,骈与散,对偶与错综,排比与回环的变化等,体现了形式美。如“无边落下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对称的句式给人以整齐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运用了排比句式,语句按排紧凑、流畅,展现了木兰凯旋归来的喜庆、欢快场面。汉语不仅以变化多端的句式给人以形式美,还富有节奏感,如叠词的运用,韵律的平仄起伏,语气的舒缓快慢,音调的强弱高低,给人以音乐美。

过去的语文教学非常强调“诵读”,由诵读而自悟,或再经师与生、生与生的相互质问而通达。现在也有不少教师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辽宁青年教师梁晓丛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她教朱自清的散文《绿》首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再要求学生把朱自清《荷塘月色》拿来对照读。最后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就很好地调动了观察、想象,分析的参与,从而从不同角度发现了美,并产生了探索美、理解美的强烈欲望。

2.入境——在共鸣鉴赏中理解美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觉亲。”入境,就是抓住了美育的形象性、具体性、可感性的特点,让学生在作品展现的情境面前展开联想,对美的事物设身处地地去理解;进而由体验(共鸣、冲动)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对美的事物增进理解(思考、评价);最后由理性的认识变为稳定的情绪,对美的事物获得审美的经验,并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和观点、信念、世界观。

有人说:作家是用笔蘸着自己的心血和胆汁在写作。所以要领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博大蕴涵,领会他们高超的写作技巧,单凭初步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还要有重点、有深度地引导和点化,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匠心与文章的内蕴,从而使学生感到一种别出心裁,胜人一筹的深层次的美。如有一位教师在讲析《绿》时,同学们通过诵读,都感受到了朱自清笔下的“绿”的新奇诱人,别具一格。但究竟从哪些角度着笔、构思,却说不太清楚。于是教师分析道:为什么说它‘绿’得‘醉人’,‘绿’得‘奇异’?又说像‘裙幅’,像‘明油’……这些都是集中笔墨,极写潭水‘绿’。而之所以如此比喻,是因水质纯、嫩、软;水色鲜、亮、软;水纹纤、俏、美。于是他想象到,这多像一个温柔而恬静的少女。因而绿得温柔,绿得静美,绿得鲜嫩,绿得纯粹。所以作者一见,便‘醉’人眼,‘醉’人体,‘醉’人心,逗人情思,销人魂魄。作者感情的潮水便要冲破理智的堤岸。想像奇特,情景合一,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了文章。由于作者动了真情实感,也自撩起了读者绵长的情思……这样讲,学生们听得入迷、入境,在愉悦享受中增长了知识。

这时学生对作品美的认识,已不是对原有形象的简单的再现,而是经过加工、改造、制作过程的新的形象。这一形象已渗入学生自己的内心体验,并与作者的认识溶为一体,因此,这一阶段的学习指导,一般应从结构入手,进行思路教学,指导学生通过整体到部分细读课文,从分析作品题材、情节、细节入手,沿着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进入作者所创设的一幅幅生活图景,“缘情入境”,使作品的此情此境化为学生的我情我境,把作者的创作过程和学生的认识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中受到陶冶,获得美感。如学习《海市》一文,可紧扣“人间海市”的题眼,带领学生入境,在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的朦胧之美中,登临上“凌空欲飞”的蓬来阁,去感受现实中气势磅礴的壮美。从而进入那绚丽多姿、耀人眼目的海上仙山的画卷,随作者渡过“蓝得使人心醉”的统儿湖,登上突兀而起的花果山,步入满眼“葱绿苍翠”中露出的“青堂瓦舍”前,同伫立在扩音器下的穿红挂绿的渔家妇女,陶冶在家乡秀丽的山水之中,再与作者一起,访问海上渔家,与主人共享丰收的喜悦,一起思考这美好生活的来源。在鉴赏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与自己家乡及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类比联想,促进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把作者的认识转化为学生的认识。这一理解过程始终离不开情感和想象活动。因此,文学鉴赏中的思路教学,不能像学习实用文那样机械地分层分段,冷静地研究篇章结构,从而破坏艺术构思的完整性,更不能把作品肢解开来,用名词概念冷漠地图解形象。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想像,引导学生参与作者对形象和情境的创作过程,使艺术形象栩栩如生地站立起来,刻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

总之,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只有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意识地认识美、理解美和创造美,才能激发他们追求美好事物的愿望,进而自觉地学好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