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前,由于受经济全球化、社会变革、生活方式、成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诸多问题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小组工作”适时出现,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辩论交流等方式,帮助大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让其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获得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经验,为以后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本文简析“小组工作”的概念,研究“小组工作”的方法和实践应用。

[关键词] 小组工作; 简析; 方法;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95- 02

1 “小组”与“小组工作”简析

本文中的“小组”不是指几个互不相关、不存在联系的若干人之间的简单组合。例如在一家大型商场中购物的几个人,他们在购物之后会做自己的其他事情,彼此间毫无关联,互不影响。但是如果在他们购物时,发生了地震等不可预测的灾难,之后他们互相帮助、彼此合作、共同抵御地震带来的破坏,在历经若干时间之后,他们拥有共同的抗震经历,一同经受了地震灾害的考验,使他们在原本不相关的背景下互相认识、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只为完成抵御地震灾害的目标形成了一个具有团队性质的“小组”。因此,对小组的理解可以是:在一人以上的团队中,团队整体具有行为的标准或者准则,团队成员具有统一的利益或者目标,团队成员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扮演各自的角色,团队成员具有强烈的团队归属感和团队意识,团队成员彼此合作并且这种关系将会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维持。而对“小组工作”在社会关系或者人际关系中的理解是:一方面指在社会背景下,若干人组成的群体,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解决社会问题、加强社会功能,实现群体的预期目标或希望,改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等;另一方面指某个人在社会环境下不能适应或者展现自我能力,在追求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了协助自己的并具有共同目标的其他人,建立具有团队性质的“小组”,之后共同处理个人、“小组”甚至是社会问题,实现了个人价值并促进了“小组”和社会的进步。

2 “小组工作”的方法研究

2.1 提出问题并解决

首先可以使用“头脑风暴法”即在组织者宣布问题之后,短时间内搜集某一小组的全体成员对某一问题的不同观点,然后将所有观点列于黑板上,以小组(每组4~6人)为单位,组织者引导其对不同观点进行探讨(可以在同一小组内就同一观点进行探讨),时间限定在8~10分钟效果最佳,过短或过长均不利于探讨的顺畅进行,在探讨的过程中,鼓励自由发言,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看法和聆听他人观点看法的机会,在探讨结束后,各小组可以选择代表发言总结本小组的探讨结论,最后由组织者进行总结性发言即可。另外可使用“集体创思法”,即在组织者提出问题之后,鼓励全体学生思考与问题相关的项目,鼓励创意思维,再经过集体探讨之后确定其可行性,最后由组织者总结并选择一种最合适的方法。此种方法对于大学生团体创新创造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小组工作”进程内的提出问题并解决,可以培养小组组员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给小组组员提供自由发言的机会,使他们的思维沟通交流,之后可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团队责任感。

2.2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指由组员扮演特设情境中的角色,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语言交流的优势、处理问题的方法等。角色扮演的题目应该紧贴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模拟课堂、模拟法庭、模拟偶遇国外友人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一般有下列步骤:第一步是宣布设定情景,让组员明确此次情景设定的价值和意义,在组员自愿的原则下分配角色,在某些角色无人主动担任时,组织者要加以调整;第二步是让组员在其理解上做出台词的语气表达,尽量让组员自由发挥在特设情景中的作用;第三步是在达到既定目标或者情景完成之后,让组员表述其在参与过程中的感受,互相交流扮演过程中的优缺点,表述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收获,再由组织者进行总结性发言,如果未达到预期目标,可以进行情景再现,让不同组员再进行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宣泄情感的机会,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特设情景中做出换位思考,在表达自我的同时培养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加强现实生活中对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

2.3 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指在大学生中开展自由辩论会,让其就与现实密切相关的问题进行辩论,例如“大学生活期间是否应该谈恋爱”“大学生活期间是否应该兼职”等辩题展开辩论,在“真理越辩越明”的过程中,让其自由选择正反方,收集素材,按正常辩论程序开展辩论,加强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对问题的认知深度。

3 “小组工作”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3.1 入学教育

大学新生步入大学校园后,在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同学、不同的学习生活方式时,表现出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人际交往上等诸多方面的不适应。此时,如果将“小组活动”穿插于校史校情、校规校纪等讲座之中,在学生尚无课业压力、时间充裕、便于组织的情况下,帮助学生尽快融入新集体,与新同学交流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丰富其大学生活的内涵,帮助其更好地憧憬美好的大学生活。

3.2 协调人际关系

大部分同学的大学生活总是展现在集体背景下,不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与其他人的交流和和睦相处显得极为重要。“小组活动”中例如“角色扮演”等能帮助其协调人际关系,锻炼其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和技巧。

4 结 语

“小组活动”是现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传承了传统大学生教育管理的理念,并且取其精华,不断深化、拓展、改革,实际应用中,它摒弃了传统教育管理被动接受、模式死板、形式封闭、脱离实际、方法枯燥的缺点,拓展了教育管理的深度,扩大了教育管理的规模,引导了学生价值观念的正确走向,让大学生主动、自由、积极、热情地参与到教学管理活动中,寓教于乐,对培养复合型人才、加强道德素质建设、建设和谐美好校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毅. 新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探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9(2).

[2] 刘崇俊,仇丽,等. 论高校小组工作的应用模式[J]. 中国科技信息,2005(2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