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多才多艺的清代名医――徐大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多才多艺的清代名医――徐大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徐大椿(1693―1772年),字灵胎,又名大业,江苏吴江人,晚号洄溪老人。他的祖辈世居浙江嘉兴县魏塘镇(明宣德五年改为嘉善县),到了他的远祖徐硕,才全家迁到苏州府吴江县的西港来。他行医五十年,经验丰富,两次被朝廷征召入京治病。著述有《难经经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贬》、《医学源流论》、《伤寒类方》等。

在我国历代医学家当中,有许多是多才多艺的人,他们不仅对医学钻研得很深,而且有着广泛的知识面,清代名医学家徐大椿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不仅精通医学,对于哲学、音乐、书法、绘画,甚至水利工程都有很深的造诣。

徐大椿之所以学医,据说是因为小的时候他的三弟患痞病,父亲请了许多名医治疗,他也每天陪同请医生和取药。三弟吃后病情丝毫没有好转,仍然痛苦地死去了。以后他四弟、五弟也相继患病而死亡。徐大椿深深体会到学习医学的重要,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医学学到手。他每天废寝忘食,涉猎古典医籍。

在阅读中遇到一些问题,便向当地医生请教,但这些医生的回答都很不理想。他便决心依靠自己的力量穷源溯流,便由最早的《内经》一直阅读到汉、唐、宋、元、明历代医家的著作。在阅读过程中,他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体会,在书页的天头加写眉批或注释。在他研究医学的五十年间,经他批注的医书有上千卷,浏览的医书有上万卷。

徐大椿治病时,一贯遵循辨证论治原则,并善于灵活运用,不硬套古方,所以具有很好的疗效。

在他的《洄溪医案》中曾记载了他的另一个病例:有一个病人患暑温(相当于乙型脑炎)病,病势越来越重,脉微弱得快摸不到了。病人热度很高,高烧以致神志不清说糊话,小便也不能控制。徐大椿认为是“阳越之证”,如不抢救,很可能大汗死亡。于是他立即用人参、附子等补气温阳药煮汤,以童便为引,给病人灌下去,病人稍稍清醒一些,但还是不认识人。徐大椿告诉家属说:我有事到邻县去,如病人清醒过来会说话,请马上来叫我。

三日以后,病人果然醒了过来,可以说话了,旁边的医生认为徐大椿开的药方既然有效,准备仍用此方治疗,而且参附汤已经煮好。就在这时刻,病人家属想起徐大椿的嘱咐,认为还是请他来诊断一下,再考虑用什么药。徐大椿再诊后,认为病人阳气已回,但邪火很盛,阴气受到邪火侵扰,有衰竭的危险。再吃热药参附汤就如火上加油,不合病证,应当多吃几个西瓜养阴清火,病家很高兴,连忙请人买来西瓜,病人连着吃了几个大西瓜,又服了几剂清暑养胃药,病就好了。

徐大椿治病除了应用药物外,还善于采取各种方法去治疗。有一个妇女患了腿部关节炎,两腿痛得像针刺一样,徐大椿让人为她裹上厚褥单,周身运动颠扑了好几回,最后,让她卧好,用手推拿,使她血液循环流畅,流出大汗,治了几次,腿部就不再疼痛了。

从以上几个医案可以看出,徐大椿的临床经验是何等丰富。就这样,他’在行医的过程中治好的病人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大,远近各地来找徐大椿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他不仅掌握着熟练精良的医术,同时还具有高尚的救死扶伤精神。他很珍惜广大患者给予他的信任。平时临诊之际,不论贫富,他都非常尽心地给以诊断,常常耐心地询问病人的爱恶苦乐,然后细微地分析病因、证候、辩其异同,审其真伪,然后详记病案,审慎处方,决不马虎应付,敷衍了事。

在徐大椿生活的清初之际,明代医家薛立斋、赵养葵、张景岳的“温补派”观点(即立论专以阳气为重,用药偏于温补),传播比较广泛。一般目光短浅的医生,不加区别地机械搬用这一流派的观点,临床看病时竟然不辨寒热虚实,处方用药时往往习用人参、附子、干姜、白术、鹿茸、孰地等峻补辛热的药品,结果由于药性与病人的病情不相符,害人无数。

徐大椿耳闻目睹这一幕幕悲剧不断重演,非常痛心。为此,他在一篇题名《人参论》的文章里说:我希望大家千万不要认为人参是起死回生药而一定服用它。当医生的必须诊断清楚病人是实证还是虚证,是不是非用人参不可,服后有没有副作用,然后再用这种药。同时还要考虑病人家庭经济如何,不至于因买人参而倾家荡产。一方面不要浪费人参,一方还要救活病人,同时还要考虑到病人病愈后家庭生活是否有保证,再考虑用不用人参或怎样应用人参的问题。

徐大椿在洄溪著书十年,乾隆三十六年,他已经七十九岁。这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第二次传旨,召徐大椿进京给一位亲信大臣治病。他叫儿子扶着陪去,还带着空棺材上路,准备随死随殓。十二月一日到达北京,虽然治好了大官的病,但他那年迈多病的身体经不住长途跋涉的劳累以及北京的严寒,过了三天,他就病重不起而逝。

徐大椿去世后,在他的墓门上,刻着他生前自选的一副对联:满山芳草仙人药,一径清风处士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