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不要绑架学生的情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不要绑架学生的情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一般认为,教师的文学修养对其语文教学起正面作用。其实,狭隘的文学修养很可能误人子弟,把来自教参的自己都未真正消化的生硬文学知识强加给学生,只会让学生更加迷惑。因此,教师的文学修养应该尽量全面扎实,应多走走和看看,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读懂文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文学修养 教学反思 教师 多读 多看

大家都说:“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于是我们经常能听到许多情感浓烈的语文课。上课的教师饱含深情,个人的情感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但是,因为教师的文学修养不够,往往是泥沙俱下,倾泻给学生的情感和知识有时是存在问题的。

本人就犯过此类错误,虽羞于提起,但这些错误是我个人教学中的一个里程碑,反省一番,受益颇多。

一、不因自己狭隘的文学修养误人子弟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有一篇课文叫《鸿门宴》,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我非常喜欢这篇课文,因为项羽一直是我心中的悲剧英雄,一个我喜欢的性情中人。于是我在第一次备课时就满怀热情,找了许多关于项羽的资料。上课时开篇就用的是李清照的《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然后就激情澎湃地把说:“这是一个英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虽然最后他失败了。”接着我讲了项羽的少年壮志和他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最后,我总结,他和刘邦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脸皮不够厚,心不够黑,所以失败了。下面的不少同学听得很认真,也非常起劲,带着对项羽的无限惋惜,对刘邦的无限反感开始学这篇课文。

到第二天的时候,有个平常很喜欢历史的同学跑来找我,他一来就说:“老师,我觉得你对项羽和刘邦的评价不公正。其实项羽很残忍,你看光《史记》中记载的他施行的大屠杀就有六次,杀百姓是整城全杀,埋降卒一埋就是20万。刘邦对百姓要好很多,经常安抚百姓。你再看看《汉书》《水经注》中的记载,项羽真的建树有限,坏事干得很多。可是现在同学们听了你说的以后,都不相信我说的,都只认为项羽是个英雄。”

我听了以后,顿时感到非常羞愧。原来自己用那么一点有限的文学积累绑架了学生的情感。自己以为很有文学修养,以为看了《史记・项羽本纪》就非常了解项羽了。结果自己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看书看得不够全面,带着过多的主观情感,专挑自己感兴趣的章节细读,其他的地方一扫而过。二是在讲课时指导思想有偏差,思维不够开阔,忘记了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

在给我的第二届学生上《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同样介绍背景,同样拿李清照的诗开篇,但紧接着引用了在《人民占领南京》写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介绍了《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之前项羽和刘邦的所作所为,既介绍了项羽的勇敢,也提了他的残忍。

同样满怀激情,但评论是客观的,并在最后跟他们说:“如想了解更多,可以去看《史记》《汉书》等。”结果比我想象的还要好,他们课下热烈讨论,有人赞项羽,有人服刘邦。周末的随笔中有很多学生写作文继续探讨,并且看得出不少学生是查阅过资料,翻阅过史书的。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有启发、有长久价值的教学。

提高文学修养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对于语文教师的阅读,我有两点建议:

1.要精读一些名著来垫底。真正的精读是对作品的全面拥有,而不是熟悉,更不是知道。垫什么样的底,就会建什么样的楼。名著作为千古流传的东西被很多人反复阅读,已成为文化语言的前提性素材。读名著可以把底垫得结实一点。但没有“必读”的名著,只有“选读”的名著。正如我们的教育,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2.要建立一个大的阅读圈。文学修养是个大的概念,不能只读纯文学的书,史学、心理学、哲学方面的书都应多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而不是以浅薄的文学功底,狭隘的个人偏见“绑架”学生思想。

二、不把生硬的文学知识强加于人

提高文学修养的另外一个办法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更好地读懂文学。用自己的脚丈量过的地方,自然会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不是拿教参上的死知识束缚学生的思想,绑架他们的情感。

拿《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课文来说吧: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开始我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开篇就是这么一句非常有气势的“千古江山”;那么多英雄不写,偏偏写孙权。因为自己不理解,所以上课时就直接用教参上“他是一个豪放派词人”来解释开篇的“千古江上”,拿课本下面的注释解释了“孙仲谋”。

直到我去了镇江,站在北固山山顶,面前是浩浩汤汤的长江,悬水峻壁,形势颇险,风景壮美。据说武帝萧衍游览北固山,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就兴致勃勃挥笔写下“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字,故北固山历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同时这里又是兵家必争之地,山上山下的许多名胜古迹,一石一木,一楼一景,均与三国时代的孙刘联盟、拒曹鼎立的历史事实和传说有关。面对如此雄壮之景,何人不生英雄情,爱国胜过爱自己性命的大词人辛弃疾才会发出“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的感慨;面对南宋的破败山河,才会无限心酸地低声吟诵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同样在给我的第二届学生上这篇课文时,我讲出了我的这些切身感受。学生的激情完全被调动起来了,甚至有学生无限向往地说一定要去镇江。

只有自己通过“行万里路”真正读透了文学,提高了文学修养,才能引领学生亲自去找寻文学的根,明白文学的魂,而不是用教参束缚他们的脚步,绑架他们的情感。

作者单位:重庆市巴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