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带着笔记本去珠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带着笔记本去珠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伴随着飞机起落架的打开,我们才突然意识到,已离我们越来越近……

经过几天充分的准备,2009年9月1日,我们记者一行跟随华硕踏上了的土地,这是一片纯净的圣土,有着蔚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淳朴的人民和古老的文化。在此次以“华硕感恩20年・2009珠峰绿色节能助学”为目的的活动中,我们跋山涉水,从平均海拔超过4000多米的日喀则、定日、再到海拔5200米的珠峰第一大本营,跟随华硕完成助学节能环保的行动。在本次活动中,有一位新成员不分昼夜的全程陪伴,它就是华硕UL30笔记本电脑。

华硕UL30是一款外形纤薄,重量轻便的产品,最薄14.8mm的厚度和1.7kg的重量可以轻轻松松地将它放在随身的双肩背包中携带,不会给我们的旅行带来太多的负担,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它作为本次旅行的工作用机。在长达八天的旅途中,由于路途遥远,每一天我们几乎都要在汽车上度过七八个小时的时间,得益于华硕独家二代“超级动力混合引擎(ASHE)”技术,让配备了5600mAh电池的华硕UL30笔记本电脑具有更加长效的电池使用时间,让我们在枯燥的汽车旅途上得到更多欢乐,基本上充满一次电就可以满足一个白天的使用需求。而13.3英寸(1366×768)的宽屏幕,也能更好的让我们在颠簸的路段上看清屏幕上的内容。

众所周知,高海拔地带是IT产品的死亡地带,很多数码产品在超过5000米的海拔之上都会多少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场,尤以笔记本电脑最为突出,因为在高海拔地带,脆弱的2.5英寸硬盘可能会无法正常工作。而在这几天的长途跋涉中,无论是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海拔5360米的拉姆拉措还是最后一站海拔5200米的珠峰第一大本营上,我们用手中的华硕UL30始终保持稳定运行,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安全记录着本次旅行的点点滴滴,让我尤为值得欣慰。

除了在高海拔气候上测试华硕笔记本电脑之外,此行,我们还有另外的目的一助学。据了解,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只要在一小时的午休时间里,让电脑进入“睡眠”或“休眠”状态,一年下来节约的电费便可以为一名贫困儿童援助33元的学费。在活动的前期,我们用“休眠省电”节省下的钱,购买了大量的学习用具和文体器材捐赠给位于珠峰脚下的扎西宗小学,它被誉为是世界上最高的小学,相对于生活优越的都市小孩,这里的孩子看上去更加淳朴,虽然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崭新的文具,但却同样拥有一颗求知的心。希望通过此次捐赠,可以帮助这里的孩子更好的学习,走出山里,考入城里的大学。而华硕节能环保的活动依旧在进行当中,只要登陆http://event.省略/2009/asus20years,参与活动,你就能将休眠节电节省下的钱转化为书本,通过华硕捐赠给山区的孩子们。除此之外,团队一行还来到日喀则,慰问了这里的边防战士并赠送8台华硕电脑和4台打印机;通过此次行动,华硕更加强调以公益、环保,节能等为主题的企业公民责任。

最好的照片

吴晓凌

其实,生命正是一个由丰盈至衰落的过程,换个乐观些的角度,至少我们还可以说:那些最好的时光,我都记录下来。

两张不同时空的照片,可以用来相互印证。年少对生命的模糊憧憬,幻化成现实生活的爱怜。

第一张黑白照片拍摄时自己只能算是摄影发烧友吧。用的机器是尼康F70的胶片相机,镜头就是业余级的28-80的塑料头。当时,自己还没有顶级镜头的概念,而且心疼胶卷,无法想象照相可以用连拍的,用的都是单发,包围曝光都觉得很奢侈,听着像神话。

拍第二张照片时,近十年过去了,身份也成了专业摄影记者。每天奔波于堂皇重大的场合。器材用的是尼康D2H数码相机,一秒可以连拍8张多。镜头也高级了,专业的80-200变焦,光圈2.8。我一直放在连拍的档位,然后从几十张电影般连续的画面里往外挑顺眼的。

去德国工作前整理底片,装箱封存。父亲在一旁插了句嘴:“收好了,都是财富。别觉得以后能拍出更好的照片来。”

对于职业摄影师,这是个恐怖的想法最好的照片,已经拍过了。

作为悲观主义者,即使身处幸福中,我也时常担心:最好的时光,已经过去了。

其实,生命正是一个由丰盈至衰落的过程,换个乐观些的角度,至少我们还可以说:那些最好的时光,我都记录下来。

而且自己的经验也表明,通过对生活认真的感悟,认真的记录,我们会有更大的能力去发掘未来更多的幸福。

即使一切都将归于沉寂,我们留下的照片,也会成为我们品味生命的素材,翻阅过往的书签。

在这个意义上,每一张照片,都是最好的照片。

这算是我们拿起相机的足够理由吗?

梦想・希望

吴晓凌

摄影很难,因为摄影很简单。刚开始,仿佛我们看到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到很久以后才会明白,我们想到什么,才看到了什么。

和那些让人惊叹的奇思巧构的照片比起来,拍摄这张照片比较简单,也有些偶然。当天晚上奥运会女子足球三四名决赛和冠军决赛先后进行,加上最后的发奖仪式,时间拖到了第二天凌晨。查看了一下照片的确切拍摄时间,是1点21分。发奖仪式一结束,大半摄影记者就离开了,剩下的一些都忙着给美国队员拍合影。我从人缝中看到小女孩一个人在领奖台上玩耍,就离开拥挤在一起的同行,跑到没被遮挡视线的角度,拍下了这张照片。《摄影世界》在选这张照片做封面时,给它起了一个题目:梦想・希望。北京奥运的口号就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之所以起这个名字,也许在于照片不仅表现了梦想的实现,还有希望的传承。奥运会报道期间,我一直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矛盾的欲望撕扯着。形式对应着美,与空间结构有关;意义对应着爱,与时间历程有关。在一张好的照片中两者可能调和,但在拍摄的起点上很难兼顾。好的形式抓人眼球,更与体育比赛展示的力与美相辅相成。但我一直觉得,任何故事,都是关于人的故事,都是关于爱的故事。社会新闻中固然如此,体育摄影领域也不例外。拍摄足球久了,这种感觉也越来越强烈:拍足球比赛,就如同拍摄一场人生。回首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报道盛宴,对于自己更大的意义是,它是一个大的洗礼。我终于明白每个人的禀赋不同,从而不再因为外在的诱惑和欲望,在形式和意义之间迷惑。更加清楚认识到,只有忠于自己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道路。摄影很难,因为摄影很简单。刚开始,仿佛我们看到什么就能拍到什么。到很久以后才会明白,我们想到什么,才看到了什么。摄影也是一种表达,正如说话。我说话,只因为我有话要说。拍摄,也是如此。在曲终人散之际,能够拍到这张照片,之于自己,既是偶然,也有一些必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