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大学生“考证热”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大学生“考证热”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数大学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职业规划,只是通过这些证书来寻求心理安慰,面对未来的不可预知性,大学生在迷茫的同时,用考取证书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因此,“考证热”的现象在我国的高校校园里逐渐蔓延。时至今日,大学生考证愈演愈烈,考证已经发展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期间的一个重要部分。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考证热考证动机

一、研究设计

1.马斯洛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是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生理上的需要和安全上的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这些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社会需求、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他们是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一个人对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无止境的。同一时期,一个人可能有几种需要,但每一时期总有一种需要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决定作用。任何一种需要都不会因为更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程度大大减小。很显然,大学生“考证热”俨然属于社会需求和尊重需求还有自我实现需求的层次,从安全感方向考虑也有一部分的安全需求。

2.卢因的群体动力理论

群体风气是群体在工作生活中逐步形成、约定俗成的行为习惯和精神风貌,是群体规范的一部分,是一种非正式的、非强制性的行为标准。群体风气是客观存在的,是组织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风气。

群体的风气对成员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成员置身于群体中,总会受到整个群体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考证”精神执着,然而对其自身今后的发展有何打算或目的不甚了解,大部分学生的态度是先考了再说,或许能派上用场,对其今后的发展基本无定位,甚至有一部分同学是看到身边的同学在考,自己也盲目跟风,效仿其他同学考证,来给自己一颗定心丸。

二、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借助于二手资料、网络平台等针对大学生“考证热”调查,从针对大学生“考证热”的内容、目的、意义等方面制作了这份问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在校的大学生,以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为主。

调查的总体方案为:(1)研究目标,了解大学生对于“考证热”的看法,从而对本次调查做出准确评论;调查单位,身边的在校大学生;调查方法,资料搜集、问卷及研究资料;调查工具,网络、报纸;调查人员的组织,本小组全体成员,号召身边的在校大学生参与本次调查;调查时间,第一周,周一到周二理论研究,周三到周四设计调查问卷,周五在网络投放;第二周,收集调查问卷并对其数据统计并完成调查报告。

三、进行描述性分析

1.现状

大学生热衷考证已经成为全国性现象。在各高校中,除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必考科目外,在校大学生中有超过73%的人还准备考取其他方面的资格证书。根据我们对120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七成以上学生手中持有两本以上“非必要”证书。在这些证书中,英语、计算机的等级证书属于最基本的“武器”。

但这也仅仅是最基本的,更多的大学生们显然已不满足于英语、计算机等“你有我有大家有”的基本证书,而是一心想要几个“独门武器”,诸如电子商务师、人力资源师、市场营销员、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都在大学生眼里炙手可热。对于大四学生来说,没有证书或者说只凭那张大学毕业文凭恐怕很难找到工作,而拥有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之类的证书的人又太多了。因此,很多大四学生都认为,文凭越高,证书越多,找工作也就相对更容易。

2.趋势

各高校负责学生就业的老师一致认为,大学生们应当以专业为主考证为辅,绝对不能本末倒置。但是实际上是在耽误自己的主要学业,因此绝不应该提倡大学生就业难、考证热已是当下高校里的常见现象,随着我国金融、证券行业的繁荣发展,金融、证券业人才,尤其是具有国际化执业水准的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有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大约对金融人才有300万人左右的需求,但符合要求的不到10万人。面对金融行业的火爆,并根据调查问卷,发现有25%的人选择通过考试拿下各种证书进入这一热门行业。

四、问题及原因

1.问题

(1)高校学生忽视专业课加入考证大军

在日渐庞大的考证队伍中,有不少学生把考证当成了自己的主业,其中也不乏刚步入象牙塔的新生。没有协调好考证与专业知识的学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这无不给在校大学生内心产生一股无形的压力。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在校期间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加就业竞争力,而考证作为一种捷径无疑会受到青睐。因此许多大学生把学习专业知识和考证本末倒置,以搁置专业课知识的学习为代价去搏取几张甚至一张所谓的“就业通行证”,实际上是在耽误自己的前途。

(2)“证书多多益善,考试只求过关”

人力资源师、注册会计师、秘书资格证、保险经纪人……各种证件的考试继出国热、考研热之后,在省内各高校中又掀起了一股热潮。一般人认为,技能证书是个人能力和才华的书面证明,或许在过去的就业模式下,证书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到求职的成功,然而在当今追求实际效益的今天,证书在求职中到底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以证书品种最为丰富的IT业为例,计算中心的专家说,拥有电脑技术、软件程序或操作系统证书,并不能保证你获得一份工作,因为持证者所学知识可能足以通过考试,但却无法应付工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IT证书的作用:如果你有工作经验,证书就很有价值,它的确能表明你熟悉程序员或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东西。但同样并不是所有的证书都能让你学到真正的知识,提高个人的能力,凡事要理性对待。

(3)对证书效果期望太高,认为有了证书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很多学生认为证书是他们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可事实是现在很多企业根本对大学生的证书不在乎,他们要求的是有才能的人。“有了证书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一个误区”。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张俊燕老师说,“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时,并没有标明求职者应持有某某证书。一些知名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招聘模式,通过几轮的笔试面试,基本上就能判定应聘者是否达到岗位需求。因此,有没有证书不起决定作用,关键要看实际能力。”

(4)考证热催生“考证”,大学生发展“”团队

从新闻上得知“考证”是一个很有挑战力和诱惑力的工作。拥有一定经验的“”成了香荸荸,有很多培训机构拿出相对“高薪”的诱惑要从这些“”团队“挖墙角”,催生了社会上一些虚假证书,以及部分学生更不愿自己奋斗而获取知识。据媒体报道,按专家估算,当前我国每年考评各类证书的经济总额超过3000多亿。“考证一族”刮起的考证风催生巨大的“考证经济”。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大三学生张力友看到了“考证经济”的广阔市场,在大一的时候就为考证学生与培训机构牵线搭桥,做起了“考证”,分享“考证经济”这块大蛋糕。

证书含金量低,不能代表大学生的真实水平在大学校园里,“卖答案”、“包过”的小广告随处可见,并且很有市场,许多大学生为了得到一纸证书愿意花大价钱买答案,甚至找人替考。因此,拥有证书的人并不一定就有真才实学,他们除了持有一张含金量不高的纸张外,并没有获得什么知识,动口、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2.原因

(1)兴趣加实用是考证的主要原因

有的大学生则把考证当作拓展自己能力的机会。某同学读的是国际贸易专业,目前他已经获得英语六级证书,但他还打算考计算机等级证书和驾驶证。他说:“为了拓展自己的能力,班里同学都在考证,各种能力具备了,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持同样观点的学生还认为,只要时间安排得当,考证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多设置一个目标,多添加一种动力。再加上大学生的课程一般比较少,于是很多大学生便利用课余时间去考取一些相关证书,一方面打发了时间,一方面也学到了东西。可能还有些同学是真正为了自己未来的人生做打算,想从事这方面相关的工作。

(2)60%的人认为考证是因为就业形势严峻。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从此问题也突显了出来。面对就业压力,许多在校大学生对各种各样的技能证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学生纷纷去报考各种证书,由此大学生考证现象成为了校园的一道风景线。通过访谈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高校大学生考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如今,“大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大学生越来越不吃香了”等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为了增加就业砝码、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以便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不少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报考各种证书。

(3)培训机构夸大其词的宣传

一些培训机构对那些资格证考试并不了解,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夸大广告宣传,误导学生,尤其是跟风考证和徘徊不定的学生。无论培训不仅仅是理论上学习,它更强调的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因此大学生应该先注重能力和经验的积累。

六、对策及建议

在这里,并不是说考证的一无是处,只是想说明盲目考证的弊端。建议同学们在考证的同时或者之前把本专业的知识先学精学透,这样报考的证书才能真正成为提升自己的手段。虽然证件确实与你的未来利益有一定关系,但在考证之中学到知识,提高素质与能力,更加重要。很多调查与访问都表明,真正的好公司是不会特别看重这些证书的,资格证只能表明通过了相关的考试,但不表示持多种证书的大学生就会有与证书相匹配的能力。要记住证书最多能给你赢得一个面试的机会,能不能留用还是要看专业知识、自身能力。因此,要端正考证态度,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考取证书,获得相关的能力。大学生在考证前,一定要对证书的开发机构、考试内容、证书市场口碑等方面有所了解,而不能盲目跟风。所以在此给出一些建议:

1.对大学生

(1)考证目的——明

大学生自己应该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在对社会和企业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专业等方面的要素,根据自己想要从事的行业决定是否要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和考取什么证书,有目的的完成相关的考试,获得合格证书,从而为理想的就业增加强有力的筹码。

理性对待考证,处理好考证与本专业学习的关系,端正考证态度,设计人生,规划未来高校学生应该真正认识证书,不能一味跟风,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的需要和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考证,考何种证书。我们只能把考证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并不能完全依赖它,要知道含金量再高的证书也只是对招聘人员起参考作用,不能左右求职的成败。在校大学生必须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的持续性。

现在许多大学生考证主要是迫于工作的压力,于是往往会去片面地追求一纸证书,而不会把自己的认证考试和自己的特长以及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而有的大学生或者是已工作的中青年考证主要是为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知识层次,以便为自己将来的职业重新进行规划以打好基础,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希望能通过多参加各种专业认证教育来弥补自己的知识层次和技术水平,这些人往往是为了获取真正的知识,会十分注重认证考试的能力和实力。

(2)培训内容——实

培训不仅仅是理论上学习,它更强调的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因此大学生应该先注重能力和经验的积累。培训与考试都应该围绕“技能”这一主题展开,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在每一阶段的学习培训中,都应该给自己制定一个与理论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技能培训目标,例如根据理论知识点来制定相关的技能操作要点;其次,要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水平的话,惟有不断地上机实践操作,一般情况下要将自己的上机操作时间控制在整个认证培训时间的70%这一数字上。

(3)证书内容——正

一般人认为,技能证书是个人能力和才华的书面证明,或许在过去的就业模式下,证书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到求职的成功,然而在当今追求实际效益的今天,证书在求职中到底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以证书品种最为丰富的IT业为例,计算中心的专家说,拥有电脑技术、软件程序或操作系统证书,并不能保证你获得一份工作,因为持证者所学知识可能足以通过考试,但却无法应付工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IT证书的作用:如果你有工作经验,证书就很有价值,它的确能表明你熟悉程序员或网络工程师应该掌握的东西。

(4)培训过程——韧

大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走为了应付考试去背题目这样的捷径。具体表现在应该先认真学习认证培训所要求的理论知识,并按照任课教师制定的各项考核任务来指导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步骤,在参加完培训之后,应立即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课堂知识的反思,这能加强记忆效果,真正吸收课堂的讲课内容。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每一位参加认证培训的大学生要能完成一份符合《培训与考试大纲》要求,并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作业设计;再有就是在过程考核与作业设计过程中,只记成功,不记失败,理论考核通过以后再继续进行实践操作的加强和巩固。

2.对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应树立正确的用人观,证书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应以长远的目光来审视人才。

3.对高校

学校应对大学生做必要的职业生涯方面的培训,考证并不是就业的最有效手段,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考取不利于职业发展方向的证书上,不如花费精力去提高专业的实际操作能力。

4.对政府

政府也应采取措施管制各类证书的培训机构,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乱加宣传、滥收学生费用,要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