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敢问 会问 善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的勇气和精神,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问”不应仅是老师的权利,还应是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在师生互问、生生互问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问的能力。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敢“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对困惑既渴望质疑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教师预先设置好的“圈子”,否则就会被拉回来。学生已习惯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书本质疑。因此,想要让学生质疑,首先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只有在师生关系平等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无拘无束的情况下,才会感到学习过程中没有压力,学习的灵感才容易迸发出来,也只有在这样的场合下学生的不同观点、不同想法才容易产生,才会产生创新的灵感。在课堂上,只有教师放下“架子”,不顾“面子”,融入学生之中,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如“你不要紧张,慢慢说。”“我相信你一定能说出来的。”“你比老师有勇气!”“你一定行的!”“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这些激励性的话语,不仅可使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得以激发,还能使学生保持努力探索、获取成功的强烈愿望。学生回答问题不必得先举手,不必得到老师的同意再发言,因为情不自禁发表的意见,往往是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若失去发言机会,这火花刹那间就会熄灭。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允许他请其他同学帮忙。教师只有积极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这种融洽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感到轻松,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创新。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会“问”
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对创新学习而言,问题的提出比其被接受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美国小学教师给四年级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每箱饮料都装有24罐,为了使250个学生人手一罐,共要多少箱?
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这显然是一个除法问题。但是,教师在此并没有直接写出相应的算式“250÷24”,而是写出了表达式“250?24”。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进行探索。这时有学生提出问题“中间为什么要写问号?”老师没有回答,让学生想想。学生明白了老师的意图后,通过思考、讨论,找到了很多种解法:有的用加法,对24连加以接近250,从而求得解法;有的用连减,从250里连续减24以接近0,从而求得解法;有的试图用乘法,努力去发现24与几相乘将得到250。还有一个小女孩提出了如下的解法:100包括4个25,由于250个学生是两个100加半个100,因此,如果每箱饮料都有25罐的话,相应的结果就是4箱加4箱再加2箱,但现在每箱只有24罐,也就是每箱少1罐,从而就必须从第11箱中再取10罐。
这种主动的、积极的探索对于学生在数学上树立信心是十分有益的,而后者正是人们能否成功地从事发明创造活动的一个必要条件。另外,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白在哪儿质疑提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推导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变换视角,既可以从正面问,也可以从反面或侧面问。
三、在自主探索中,让学生善“问”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不仅要让学生敢问、会问,还要让学生善于问。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乐于质疑问难的学生,说明正积极地参与新知学习,这样的学生才真正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记得一次外出听课,上课的一个环节是“厘米的认识”,教师非常注重“1厘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让学生找直尺上的1厘米,闭上眼睛想1厘米,画出1厘米的线段,确确实实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了1厘米。然后教师让学生到大屏幕上的直尺上指出1厘米。就在部分学生举手争先恐后地到上面演示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1厘米没那么长!”这个学生的提问,正反映了学生已建立的1厘米的概念与现在所见的直尺上的1厘米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说明了长度单位1分米、1厘米、1毫米等的长度是确定的,不能借助于电脑在大屏幕上任意放大。这不仅是给学生,也是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绝好的问题:我们该怎样处理好这一环节的教学?
总之,我们教师要把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使学生质疑提问的能力得以提高,把学生培养成真正勇于思考、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厚余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