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教师职业素质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教师职业素质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从教师的职业价值标准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来写,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做具有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职业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揭示了教师职业的价值标准与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关系。

一.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

教师要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千万不能把教育对象当成实验品。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与发现、研究、创新中不断的历练自己的品德,陶冶情操,提高自我修养,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要全面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了解人才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依法治教,维护教育的尊严和地位。要有宽大的胸怀,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以情感育人,以道德育人,以智慧育人,以人格育人,充分体现崇高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感,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教师高尚品德,极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教师的教育、研究对象是“人”,其职业职能不能规格化、规范化的重复工作,而是动态化、发展化的创造性工作。面对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师能随时做出理智的思想、不断完善教师的智慧和教师的能力。社会是发展的,只有顺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才能超越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在科学和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专项”的教师是难以适应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综合型、创造型、复合型、创新型才能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

教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研究中,养成在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塑造美的习惯;既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又有健康的心理审美意识,更有巧妙的教育学生欣赏美的能力。教师要能用美的教育文化、艺术、情操、品德去影响学生,陶冶学生,塑造学生美的心灵;善于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中发现学生的语言美、行为美、思想美,进而去肯定、欣赏、赞赏他们,使学生在刻苦学习的同时,又能获得美的享受;使自己真正成为引领学生走向成长,走向成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

二.做具有开拓能力的专门人才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品质。良好的教育品质是形成教育开拓各项能力的前提。教师的教育视野及其视域内涵决定了教师良好教育品质。从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形成自觉学习,不懈追求,努力创新,追求卓越的职业习惯;从教育的多维的视角来说,对当代的教育教学思潮、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流派、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背景式的、全景式的、反思式的、回应式的、挑战式的梳理和归纳,为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寻找切实有效的依据;从专业实践的个性化发展来说,不满足于现在的书本知识,而是把书本知识化为感性知识、体验性知识、生活性知识,甚至是问题化知识、智慧化知识,实现知识观和知识传授的飞跃;不满足于传道、授业和解惑,而是自然、巧妙、有效地把知识、技能、智力的发展与情感、态度、习惯、融合起来,转识为智,转识为能,转识为情,实现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飞跃;不满足于对学科知识或实践活动的建构,而是通过情感性思维、建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使独特的思维见解、开放的创造心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教学的内容和手段,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性和品格的全方位提升,实现人才观和教育理性的飞跃。

三.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

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的职业与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精神:一是人生的义务感。教师的价值在于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报效国家,最终是一生为人的成长、成功服务;二是历史的责任感。教育是关乎民族、国家前途的大业。千秋功业,系于教育。三是育人的使命感。人是民族之本、国家之本,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人类赋予教师的最为神圣的使命;四是强烈的人生抱负和理想追求。

教师不但需要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素养,而且需要有较为深厚的文化素养,更需要有丰富的情感素养和不断的创造素养;不但要有效地进行知识传授,而且要有效地进行情感传递,更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创造欲;不断的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而且要让学生理解、认识科学文化知识所蕴含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不但要面对全体学生,而且要面对各种身心素质、智力发展条件有差异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动机,充分利用他们的智力和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体察学生的心灵世界,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不但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文化的传播者,情感的传递者,智慧的播种者,而且要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学习者,课程改革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要成为建设人力资源的参与者。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

[3]肖川.教育的理想和信念[M].岳麓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邱月盈(1982.11-),女,河南省驻马店人 ,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国画;

李新亚(1992.09-),女,河南省驻马店人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