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真龙天子与龙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真龙天子与龙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陈后主与一条龙包子

南北朝的陈国建都在建安(今江苏南京),末代皇帝陈叔宝,人称“陈后主”。陈后主十岁的时候,十分贪玩,他嫌待在宫内闷得慌,一天便设法溜出了宫门,跑到了秦淮河边瞎转游,这儿的店铺、茶馆、酒肆、摊位多的数不清,他挤在人群中,两只眼睛都不够用,觉得比冷清的皇宫好玩多了。

走着玩着,他来到了一家包子铺门前,刚出屉的热包子,香味扑鼻,馋得他口水下涎。他想吃,又不懂花钱买的规矩,伸手拿了一个出屉的包子,张嘴就咬,越吃越觉得包子味道好,吃了一个又一个,撑得他肚皮滚圆,嘴一抹就走。店主人看他穿绸着缎,不像寻常人家子弟,也没敢吱声。第三天陈后主又来拿包子吃,店家忍不住了,说:“小主顾,这铺面本小利微,入不敷出,您来吃包子,一次两次算小的请客,天天来吃实在受不了,瞧您穿戴是个大户人家,不在乎几个小钱,还是请留个账头,日后也好伺候。”陈后主瞪着眼,听他说吃东西还要给钱,觉得奇怪,他哪里遇到过这种事情呢?不过要留个名,他倒听懂了,心想,我的名儿谁敢叫!于是随口就说:“朕是一条龙”。店家听不明白,递过笔,陈后主抓起笔,歪歪扭扭地写了“一条龙”三个字。不久,人们传说那叫“一条龙”的小孩,就是小皇帝陈后主,达官贵人像潮水般地涌来吃包子,生意顿时兴旺起来,包子铺门口皇帝站过的地方人们叫它“龙门”,这一条街被叫做“龙门街”,“一条龙”三个字也被装裱上了中堂。以后,陈后主执了政,觉得小时候的事有失体面,便以“造谣惑众,欺君罔上”的罪名查封了这家店铺,然而,“一条龙”的包子却越加出了名,一直流传至今。

朱由校与龙凤面

传说明朝天启年间,陕西大旱,饥民流离失所,嘉宗朱由校于天启四年(1924年)为了解大西北连年旱情,微服出访各地,皇上路过山西永济县境内的西峨嵋岭,在牛家坟小驻。村姑敬献“翠翠面”两碗,皇上吃后大加赞赏。后来朱由校回京,命人专程去接村姑,册封为贵妃娘娘,并封永济“翠翠面”为“龙凤面”,从此,“龙凤面”美名天下扬,当地人为女儿定亲的大喜日子,有亲朋好友来吃“龙凤面”的风俗,以示龙凤呈祥,吉祥如意,大吉大利的意思。

“永济龙凤面”做工精细奇特,吃起来滑溜爽口,汤鲜味美,看起来色彩鲜艳,又兼寓意深长,真是风味奇特,自成一格。

吃“永济龙凤面”还有“三忌”十分有趣。

第一忌放醋,山西人吃面不放醋者,唯此而无它。据说吃龙凤面是祝贺青年男女恩爱幸福不得放醋,实有祝愿新人之间忠诚相爱,不生醋意。

第二不要放姜,意思是祝愿新婚夫妻百年好合,永不闹僵。

第三不放蒜,祝新人永远相亲相爱,白头偕老,彼此不许计较和算账。如此风趣的“永济龙凤面”实在不愧面食一绝,佳话频传。

赵构与龙凤金团

相传北宋末年,入侵的金兵攻破东京,徽钦二帝被掳,惟一出逃的康王赵构被金兵穷追不舍。他仓惶逃到宁波农村,眼看金兵就要追上来了,急忙向一农家少女求救,正在晒谷的阿凤姑娘不知来人是谁,但为急人所难,便叫康王坐在场边。阿凤顺手将谷箩倒扣康王身上,然后手拿细竹竿,口中喊着赶小鸡的声音,大队金兵来到场边,并没有发现可疑之处,便匆匆越村而过,康王躲过了一场灭顶之灾。

阿凤取下竹箩但见康王满身糠皮,直笑个不停。康王看见面前的村姑既美貌又天真可爱,也不觉楞在那儿了。阿凤以为这人准是饿了,又不好意思问她要吃的,便好心地回家拿来两个“金团”即普通的米粉饼子,递给了他。康王本来只顾逃命也确实饿得眼冒金花,便也顾不得客气,立即用手接过“金团”深情地说:“多谢姑娘救命之恩,我乃康王,日后必有重报”

后来,赵构在临安(杭州)做了皇帝,果然派人前往宁波接阿凤姑娘进京,一起享受荣华富贵。当地卖“金团”的师傅知道了这件事便趁机妙手制作出许多印有龙飞凤舞的图案,外滚金黄松花纹样的“金团”特取名“龙凤金团”。叫卖并当众言明:此饼乃康王陛下曾亲口尝过。于是路人争相买了品尝,还当作相互馈赠的贵重礼品呢。

明世宗与蟠龙菜

“蟠龙菜”是明朝年间的宫廷菜,它始于湖北省钟祥县。

相传,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武宗朱厚照临死前立诏,朱厚骢(世宗)继位。当时朱厚骢正在钟祥县,接旨上京前,特地前往老师府中辞行,老师十分高兴,设家宴招待,在老师府中有一位詹老厨师,听到朱厚骢返京做皇帝,此举犹如蟠龙升天。他就用瘦猪肉、猪板油和去骨鱼肉,分别斩成肉泥,用淀粉、鸡蛋清、葱末、姜末拌合,再用鸡蛋制成的蛋皮,裹成长圆形的蛋卷皮间饰以银珠,蒸熟后切成薄片,摆在盘中呈龙形献上。朱厚骢吃后,赞不绝口。朱厚骢登基后便将这位厨师召进宫中,从此,“蟠龙菜”就成为明朝宫廷的一道名菜,

明代诗人樊国楷宗诗曰:

“山珍海味不须供,富水春香酒味浓。

满座宾客呼上菜,装成卷切号蟠龙。”

这诗是对“蟠龙菜”的赞扬,当地人称它为“皇菜”,在喜庆和逢年过节,人们都要品尝此菜,以祈富贵吉祥。

康熙与龙舟船

话说康熙帝有一次南巡,乘舟抵达苏州,饱览了著名的园林后闻听苏州河上一年一度的彩船庆会正在进行,他心血来潮也要去看一看,于是,康熙着便装带领几个贴心太监悄悄离开了驻地,来到了苏州河边。

宽宽的河面上,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各式彩船东游西荡,船中坐着穿红挂绿的男男女女,在一些大船上有的搭起了彩楼,请了民间艺人鼓乐喧天,吹拉弹唱,热闹异常,康熙越看越高兴,也想到河中去玩玩,于是命随来的太监去找船。可巧不远的岸边正停着一条涂黄描绿的彩船无人租用,太监和船主谈妥后,康熙上了船,彩船顺流而下,在大大小小的彩船中迂回慢行,康熙兴致勃勃地饱览了传统的民间盛会的热闹场面,不觉时值正午,康熙觉得腹内饥肠辘辘,命人准备酒菜,一会儿酒菜送来,康熙望着热气腾腾的菜呆若木鸡。这哪是菜,简直是一件艺术珍品。天下的菜他吃过无数,可就没见过面前这种菜,他左瞧瞧,右看看,忙问太监:“此菜唤何名?”

“禀万岁,龙舟船。”

“何人所做?”

“船上一个老妈妈做的。”

听罢,康熙无限感慨的说:“天下竟有如此能工巧匠”。后来康熙命人把这个菜的做法记录下来带回宫中,“龙舟船”一时成为宫廷中最受欢迎的佳肴。

清高宗与龙抱凤蛋

话说高宗带领宫眷及内阁亲臣等众人驾龙舟沿运河三次南下巡游,浩浩荡荡,所到之处旌旗蔽日,呼声震天,

一天来到扬州地面,乘兴游览了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后,又听说城外还有一处明代建的古迹――鱼鳞寺久负盛名。寺内雕梁画栋,美丽异常,更叫人赞叹不已的是寺内大殿,全部用鱼鳞、鱼刺、鱼骨堆筑而成,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没有一颗铁钉,没有一寸木材,高宗听罢满心欢喜,决定去一趟大饱眼福。这一天高宗带着几个心腹太监上路,刚走出十多里高宗就有些走不动了,抬头一看,前面不远处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家家都是用毛竹编的篱笆,又整齐又好看。进得村来,只见前面一家院子的门前趴着一群鸡在晒太阳,高宗传旨,就在此村暂时歇息,一行人刚到门前,趴着晒太阳的群鸡,一下子炸群了吓得四散奔逃,,独有一只又肥又大的鸡没跑,反而一边抖动着全身五颜六色的美丽羽毛,一边不停地伸脖摇晃冲着高宗直叫,好像是欢迎他们,高宗见此情景非常高兴,示意太监将鸡抱起。无巧不成书,正在高宗左右端详着这只鸡那满身美丽的羽毛时,只听鸡咯咯叫了两声,下了个大蛋,太监躬身将鸡递给高宗,高宗接过鸡和蛋哈哈大笑:“真乃凤蛋一般,金凤得有真龙抱”,随声音从屋里出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跪在高宗面前高呼:“臣接驾来迟,罪该万死,罪该万死。”

高宗听罢一愣,心思:他怎么知道我的底细哪?于是,放下手中的鸡,问:“你是何人?”,“臣赵吉曾在圣祖驾前称臣,只因得罪奸党被革职为民。”,“你怎么知道孤家今天到此呢?”,“臣昨夜偶得一梦,梦见一条金龙架着云霞飞临我庄,臣想此乃大吉大喜之兆,今日果应验。”“此庄唤何名?”“金凤庄”。听罢,高宗自然又是一番欣喜。

进到屋里赵吉赶紧吩咐家人准备酒饭,一会儿功夫酒菜齐备,高宗吃得十分满意,尤其是用鱼做的那道菜,更是赞不绝口,“此菜唤作何名?”,“禀万岁,此菜叫龙抱凤蛋。”于是,高宗命人将此菜的做法抄下,从此传入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