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的探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桑植民歌的现状与传承发展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桑植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贴切诙谐,曲调丰富多变,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的民间歌手和民歌艺术家将桑植民歌传唱到祖国大江南北,传唱到世界,使得桑植民歌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新世纪以来,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发展面临了新的局势,本文就桑植民歌的发展现状传承保护做了探讨,以期促进桑植民歌的传承发展

关键词:桑植民歌;现状;传承

中图分类号:J61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095-01

桑植民歌是湖南省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语言瑰丽多彩,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着独特的衬调、衬腔,乡土韵味浓厚,民族风格鲜明。桑植民歌历史悠久,其旺盛的生命力受到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淳朴的民风和特定的历史背景的影响。追溯桑植民歌的起源,屈原在《九歌》中就记录了楚人以歌唱节、以歌为媒的山歌文化;明代时期,桑植地区数千壮士远赴江浙、朝鲜抗击倭寇,将优美嘹亮的桑植歌曲传播开来;革命年代,桑植儿女北上长征,《马桑树儿搭灯台》等民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建国后,桑植歌曲作为文化交流被传唱到欧洲,引起了重要反响,促进了民间国际文化的友好交流。

一、桑植民歌的发展现状

桑植民歌旋律优美动听,歌词贴切诙谐,曲调丰富多变,发展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魅力。据专家统计,桑植民歌共达1万余首,被誉为“民歌的海洋”。民歌专家在对这些歌曲进行整理后,分为山歌、花灯典调、小调、劳动号子、风俗仪式等几大类,共计近2000首,编纂字数超过50万字,桑植民歌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艺术瑰宝,是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桑植民歌的传承弘扬

桑植民歌之所以数千年来传承不断,是因为其不断吸收新的曲调和音乐元素,当今的桑植也同样需要现代音乐元素的注入来使其焕发青春,所以对传统的桑植曲目进行时代特点的改编是传承弘扬桑植民歌的一项重要内容。桑植民歌据专家考究数量颇丰,多达1万余首,但真正编曲收录整理的只有两千首左右,并且只有若干曲目被收编入中外优秀歌曲,所以,桑植民歌研究者对民间即兴创作的歌曲搜集要常态化,深入群众,不断发掘遗落民间的优秀曲目。其次,要正确认识传统桑植民歌的特性,根据时代特点对其进行改编,使其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习惯,提高传统桑植民歌的普适性。传统的桑植民歌唱腔简单,形式单一,散发着原生态的生活劳作魅力,但原生态曲目与现代的生活气息不相符,改编后的桑植民歌就能从声部或曲式结构多方面展示桑植民歌的艺术魅力,比如《咕噜噜,刮啦啦》、《花大姐》、《槐树花儿香》等曲目。

三、桑植民歌传承发展中的问题

桑植县高度重视桑植民歌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并在采取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桑植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主要表现为新老艺人在思想上的代沟、桑植民歌缺乏市场竞争力、商业化对传统桑植民歌文化的侵蚀等。

(一)新老艺人的代沟。桑植民歌自古以来就是通过新老艺人的口传心教得到传承和发展的,现在的民间桑植民歌艺术家大多都是50随以上的老人,他们对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充满了勇气和责任,经历建国以来时展的层层考验,在歌曲中饱含着深情和人生感悟,但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和较高水平的文化教育。

(二)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桑植民歌文化的保护和繁荣与桑植县的经济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加强文化建设和地方文化的保护已成为空口号,政府重视的只是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投入充足的经费,导致桑植民歌在民歌文化中缺乏宣传力度,没有竞争力,地方机构由于经费的不足对桑植民歌的研究工作也力不从心。桑植民歌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中,没有形成商业标签和文化名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会随着商业话的冲击而坠入谷底。

四、桑植民歌传承发展的对应策略

首先,要不断丰富桑植民歌的文化内涵,保证桑植民歌具有旺盛的发展生命力。要跟进时代的脚步,将时代核心价值观注入桑植民歌,使桑植民歌成为弘扬中华民族繁荣强盛、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歌曲;其次,要加大桑植民歌的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等宣传媒介增加桑植民歌的知名度,打造桑植文化名牌,使其具有品牌价值,使湖南人都为拥有桑植民歌而感到地方文化归属感和荣誉感;最后,要结合本地的地方特色促进桑植民歌的发展,桑植县地处风景如画的张家界风景区,桑植民歌要踏上旅游产业的快轨打造地方旅游文化,为张家界的旅游资源注入新的内涵,在促进商业化的同时也加强了地方文化的宣传和弘扬。

此外,还要注重桑植民歌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的创新,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建设工作,鼓励民间文化保护组织的建立,不断拓展桑植民歌文化传承的平台,把桑植民歌作为地方中学的音乐必修课程,积极开展各种桑植民歌比赛等,多平台繁荣民间桑植民歌的传承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钟以轩,陈金钟.桑植民歌[M].长沙市岳麓书社,2000.

[2]胡绵蛟.桑植民歌精选[M].桑植县民族局编印,2006.

[3]舒达.桑植民歌的音乐特征探析[J].音乐创作,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