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黄伟:你的作品绝不能安安静静地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黄伟:你的作品绝不能安安静静地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他是中国创意界的领军人物。他是2008年度中国十大创意总监;

他是第一个登上D&AD英国“艺术与设计大奖”颁奖台,

并摘走黄铅笔的中国人(这是世界最高规格的创意大奖,2008年那届最大赢家是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

他是第一个获得由联合国部长亲自颁发的联合国公益大奖(UNDPI AWARD)的中国人;

他在美国One Show国际奖、纽约国际奖上以二金二银的佳绩,赢得国际创意界的尊重;

他是美国One Show青年创意营造委兼顾问;

他曾服务客户多力全球300强企业,现为2010年世博会多个项目做创意策划。

最棒的设计师的眼光和观点应该领先时代至少10年。

创意是只耗子,人人有闲的时候都可以抓一下。

Q:经常接受媒体采访吗?有人说现在是大媒体时代,人人都能制造新闻都能展示创意,这种氛围下,你觉得设计师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时常接受专业媒体的采访。他们都受人之托,希望能从我脑壳里挖点创意决窍回去滋补一下。我也喜欢把我的一些转瞬即逝的想法即时分享一下,也许在2012年后就没机会发言了。

有了网络,任何人都有成为知名媒体人的可能。

在我看来,就像爱因斯坦对于科学,达芬奇对于艺术,苹果公司乔布斯对于IT通讯,设计师和艺术家和科学家一样,担任着每个时代的先知者、先行者。最棒的设计师的眼光和观点应该领先时代至少10年,若干年后人民才恍然大悟,哦,就像原来他们是那么的前瞻性。即使不是每个设计师做不到那么伟大,至少也得创造一些界定新定义,再不济的总得引领人民美学审美的吧。这些是设计师对于社会的责任。

创意是只耗子,人人有闲的时候都可以抓一下。有些普通民众的确具有超强创造力和笑点,只是他们选错了行,也许他们做创意人或媒体人这行,他们就是天才了。就像给你我个实验室再配一打助手,也许我们也能整出个3G或相对论来。

Q:判断一个东西是胡闹噱头还是好设计,你有什么标准?由迪特尔・拉姆斯提出的优秀设计十诫,你觉得怎样?同样适合中国设计界吗?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不论你的想法多抓眼球,能回归到有理有据,这就是天才和雷人的区别,也是对大创意的要求标准。看似毫无相关的东西组合在一起,却让你恍然大悟,拍案叫绝,那才为上品。在我个人看来,有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实为胡闹噱头,皇帝新装,有些则是哄抬物价。

“诫”字描述并不十分准确,准确地说应该是标准。虽然迪特尔・拉姆斯是搞工业设计的,但他的十诫里至少有3诫符合创意设计领域、艺术领域、科技领域;1、优秀的设计应该是创新的;2、优秀的设计是关怀环境的;3、优秀的设计是简洁的。这些经典的标准是跨越年代、地域、行业的,正因为他是符合人性和进化论的。我最欣赏第一条标准innovafive(创新的),也是我对自己和团队的作业标准。

中国设计界和文化界最大的瓶颈是“创新性”。这和中国传统教育思维有关,很难培养出创意型的天才。苏富比与佳士得拍卖场上,买国画的多为华人,对人类史贡献来说,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成就其实不如工艺美术史。去大英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我们回首看看几千国画传承得基本没怎么变过,倒是工艺美术一代代革新,光一个陶瓷类别里就整出那么多花样,那个璀璨啊,全世界就认你为CHINA。再看看欧洲艺术史,每一个派别的出现都是惊涛骇浪般的理论变革。

儒家思想让中国人缺乏冒险精神。但中国人并非不会创造和革新,北京猿人走出了洞穴并进化到今天,就是很好的证明。虽然走出洞穴有风险,这也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每个设计师都得有走出安全温暖洞穴的勇气,不断打破现有的条框和限制。

优秀的设计是关怀环境的,是简洁的――这两点我举双手认同。西方人所说的环保理念,其实我们老祖宗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提出来了:质朴、道法自然、致简。道法自然就是环保意识,一切师从于自然,一切以自然为母。以我自己的作品“火柴”为例,作品中就蕴含环保中因果循环的哲学道理,但采用的是西方的设计表达方式,所以当美国纽约大奖评委团一看到“火柴”时,就会心地笑了。

我的作品多是至简的,多一笔不多。

文化是肉,艺术和设计都是皮毛。

我个人认为设计师可以败笔。但不能成败类。

Q:说日本人的设计比中国要发达出色,你同意吗,哪些方面?

文化是肉,艺术和设计都是皮毛。在文化上,日本人做减法,中国人做加法:前年我去京都,展现禅宗美学和极乐世界的庭院在家家户户或街角都能见到,令我当街惊艳而顿足。可以嫉妒地说:日本人保留了中国宋明文化的精髓。宋明文化的魂就是做减法。说得牛点就是后现代――极简,少到不能再少。和万物一致,归于道,见素抱朴,并渗透到生活的一种道化和美学。现在中国师傅落后于徒弟,在境界上全面落后了。日本茶道,中国叫茶艺;日本剑道,中国叫剑术;日本花道,中国叫花艺;日本武士道,中国叫武术。几百年来,日本人趁着中国人在忙于战乱,将艺术提炼上升到道的精神甚至信仰层面,中国在迎合元明清历代帝皇的统治需求,不断地在术的层面做加法,加得迷失了自己。有时一减却把文化核心当糟粕给减去了。事实上,我们因太多历史原因和文化断层,还有吃不饱饭的原因,丧失了宋明精神,丧失本该传承的智慧。

当社会生产力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高度,就会从至繁至尊向至简的境界发展。发达国家率先做减法,环保节约也是减法理念。目前先富起来的国人“暴发户”审美大多浅薄,喜欢繁复奢华的奔驰、LV和皮草,我相信再过10年,整个中国社会的审美趣味就会转移到另个境界。但未必是提升,是转移。对豪华阔气的东西追求到了极致,就会返璞归真追求大气天成的感觉。在很多艺术品可以一窥,如瓷器、明代家具、宋画都是至简的产物。现在奔驰也开始卖道法天成的广告语了,就是迎合一部分先富又先觉者的趣味。

而大家可以发现我的作品多是至简的,多一笔不多。我的创意哲学是做减法的。就国人最熟悉的无印良品这个案例来说,无印良品是日式极简的代表作,店里很多器物的造型都是传承我国宋明式样的,几百年没变,在宋画里都有。

Q:中国人做设计的常见软肋是什么?

1 原创性的匮乏。

2 抄都抄不会、抄不准,连抄都会偷工减料。

3 眼界不高,好东西看得太少。

Q:深圳目前云集了国内最多的广告设计创意公司以及高手设计师?其他城市呢?

深圳经过多年云集和离HK近的地理优势,早年涌现了很多一流的设计师。但是近年超一流的高手还都流到上海和北京了。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创意与设计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而北京和上海这两个超级平台创造了需求。有了“钱动力”,设计师就有前进的动力。1995年之后中国巨大的市场诱惑,国外十大顶级创意集团与设计师纷纷入驻北上广,并带来新鲜的理念。近年国际上最重要的奖项

基本都被北京、上海、广州的团队瓜分就可以证实。现在香港台湾的传统地位也岌岌可危。

Q:好设计师在什么状况下会出败笔?对中国设计师来说,政府合作项目是不是一般会导致败笔?

我个人认为设计师可以败笔,但不能成败类。小到总是抄袭他人作品,大到在关系国家形象,关系生态环境,设计师要有起码的自尊和良知。

设计有时候就是一盘赌博,因为客户选哪款设计,之后投入的执行成本那可是真金白银,比如奥运建筑工程;比如客户广告费的千万投入;而政府合作项目是最输不起的,所以常选保守之作。但近年中国政府已有很大进步,让人兴奋,像鸟巢这样的叫好又叫座的设计表明我们的领导层越来越开明,这让顶尖设计师们乐于参与。

Q:如果说国外的设计专业很优秀,想学设计的都送到国外学习,你觉得这样做有潜在问题吗?

重要的不是欧美的物理环境,而是你的导师和平行思维方式。把学生交给我带,4年大学,我肯定带出一批对社会有一点点贡献的料。

就像唐三藏求真经得去西天,我一直坚信要玩就得玩最高级别的,有本事拿到国际舞台去试金。

设计有时候就是一盘赌博,因为客户选哪款设计,之后投入的执行成本那可是真金白银。

Q:你和你的团队是不是更注重国际奖项。获得国际奖项会直接带来大批潜在经济效益?还是说实现理想才是最重要?

就像唐三藏求真经得去西天,我一直坚信要玩就得玩最高级别的,有本事拿到国际舞台去试金。国际奖项的公平公正也让自己颇受肯定。当然,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客户慕名而来,包括很多全球性客户。2010世博会也特邀我们团队参与最重要的设计项目。

更多的是为理想而战。就在十多年前,当中国创意界“军团”浩浩荡荡地奔着国际大奖去时,结果却是颗粒无收。国内业界在感叹世界不懂中国的同时也在不断前进。今天我们终于能代表中国设计界站在了世界之巅,成为第一个登上英国D&AD领黄铅笔的中国人,我们团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实力和智慧。和世界超一流的创意大腕的交流,虽然文化和语言有差距,但大家都认同一个标准,杰出创意是可以重新定义生活的。业界一直称D&AD是世界上最严苛的设计奖项,很多类别宁可空缺不发奖。回想报名D&AD时,我们团队也不敢期望能摘铅笔。华人的团队能被提名就不错了(过往HK和国内的大牌设计师都只获得提名),没想到我们却一举历史性地搞得了黄铅笔。而我们客观冷静下来居安思危,会发现在亚洲,中国最强劲的对手之一是日本,他们所获得的奖项是中国的好几倍。

设计师轰轰烈烈地死?还是默默无闻地死?不管设计师怎么死,但你的作品绝不能安安静静地死,因为客户在作品之上投入了巨大的执行和媒体费用,设计师得对得起客户的托付。

Q:09年底你们得黄铅笔奖的作品,你怎么总结获奖心得?

设计师轰轰烈烈地死?还是默默无闻地死?不管设计师怎么死,但你的作品绝不能安安静静地死,因为客户在作品之上投入了巨大的执行和媒体费用,设计师得对得起客户的托付。

2008年那届最大的亮点便是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凭借iPhone、Aluminum iMac一举获得两支自从2003年空缺至今的产品设计类“黑铅笔”,这两个获奖作品不但解了5年来全球设计界人士的心头之恨,也让苹果公司总裁乔布斯当之无愧的成为那届D&AD的最大赢家。

中国人也可以。很高兴我的作品制造了声音,“麻烦制造者”在角逐奖项时给国外同行制造了不少麻烦,它在全球性4大奖项里几乎席卷而过。“麻烦制造者”顶住了像iohone这类强大的对手。我参加了D&AD的颁奖礼,大屏幕上的入围作品件件经典,而幸运的是来自中国“麻烦制造者”最终给他们带去了麻烦,可谓“狭路相逢之亮剑者胜”。D&AD评委主席连赞3遍“good job”!

Q:艺术和设计的微妙区别是不是在当下越来越模糊?你觉得最终会混为一谈吗?

越来越模糊的是表面形式,不会混为一谈。艺术和设计永远是不一样的目的与动机,假如一件艺术品产生的动机是有经济利益的,那就得改称为“伪艺术”,想方设法掏你口袋里的钱,动机不纯了。那就伪了,或直接称之为设计吧,并非贬低我们设计,而是设计是有很清楚的目的和功利性的,假如你自己在家喜欢把土豆堆成一座塔,那我就认为是艺术品,那一刻没有功利性,那一刻你就是艺术家,反之则是设计家,设计别人口袋里的钱。真正的艺术家是不屑去估摸评论家和市场的口味,哪怕他饿死。只要他考量市场偏好时,他画的就是商品了。设计师不一样,设计师是为一个目的而完成的使命。

Q:你是不是个幽默、爱讽刺的人?

温饱问题解决了,我希望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多点调侃和幽默。

Q:你爱算卦?对易经有什么研究?说实话,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你觉得哪个牛?理由?

我们这代中国人什么都不信,只认钱,是很可怕的事。但当我们人生中经历一些生老病死之后,就会敬畏天理,相信因果。我的很多作品都是阐述因果报应的,有趣的是欧美评委完全认同这种东方的因果观点。看来东西方文化和宗教殊途同归。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很有趣的话题,我试着从简单的点切入;从读者都熟悉的名牌广告语来看透中西方文化。例如Adidas“没有不可能”PK李宁“一切皆可能”。很多人认为李宁有抄袭嫌疑,但我不太认同这种观点,因为两句话意境,是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物。下面从两个角度笑谈一下。

第一,Adidas“没有不可能”是非常西方的观点,俗说:英文是从左到右的读法――摇头式:边看边摇头;所以欧洲人喜欢说NO,我们一看原版片,NO,NO声不觉于耳。不断地挑战权威,挑战现状是西方秉承的价值观念。

而中文繁体是上至下的读法――点头式YES,边看边认同,由不得你;而中国人甚至东亚文化总是提倡默认前人的。谦逊,点头是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课。所以不能说“不”,只能中庸地说句:“都好,都可能。谁都不得罪――所以就一切皆可能,一切皆和谐了。

第二:上面说的是负面,现在谈他的好。入世哲学不同,“一切皆有可能”是国人的哲学,“一切皆”三字体现的是儒家的气节:我是有原则的,立场的。我欢迎你,我接纳你。但“有可能”这三字又转择点出了道家讲究包容之道,我要尊重它,我不要跟它硬较劲,有可以释放缓和的地方。“一切皆”“有可能”原本是矛盾的,但在美学上也是刚柔相济的,整句话体现了禅宗若有若无的大智慧。中国汉民族就是个矛盾又包容的文化体。辽金元蒙清都没能改变汉文化,而被老庄和孔子给收编了。

而西方式“没有不可能”是双重否定句式,绝对地肯定。没有一点妥协的余地,你我看不到东方人的任何事都可谈的圆滑之道。“没有不可能”很实在,很西方,很有准则,讲究公正对错,就像哈姆雷特的“生存还是死亡”的那么绝对。但也容易折断,谈崩。所以,一个是中国人的民族品牌,一个是西方的体育品牌。尤其Adidas是德国的,德国人的脑子绝对是方的。而中国人的脑子绝对是圆的,不用再多说了,一句话:以柔克刚。我们这个时代还很粗鄙,我们刚刚吃饱才可以开始讲文化,我们所正在重复前人玩过的,中国的历史就是驴拉磨,一圈圈轮回。

Q:对文化事件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好处是什么?

古玩圈里劝人下手买东西之前有这么句话:“多看看,没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