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为了教师的尊严与荣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了教师的尊严与荣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的脸一下子白了,站在讲台旁边,对着学生大喊‘快跑,快跑’。我不是不敢动,是不能动。我一动,一跑,学生不是更害怕了吗?我不停地挥手、挥手……催促学生按照平时应急演练的路线跑出去。”

38岁的高玉华,是四川省雅安市名山一中的英语教师。4月20日早晨,她正在为学生补上因参加市运动会而落下的课。

地震,毫无预警地袭来。转瞬之间,剧烈的摇晃开始了,先是窗帘,然后是灯管、风扇,紧接着,课桌跟随剧烈的晃动开始起伏,书本掉落一地。

门窗发出疹人的抖动声,学生们连站立都很困难。教室里一片尖叫、惊呼声。

在操场上活动的学生,看到平时坚固的教学楼,此时就像狂风中的落叶一样左右摇摆,不由得目瞪口呆。

“我当时想,自己今天肯定完了。我表面上若无其事,却手足冰凉,心里的绝望和恐惧到了极限。”高玉华回忆说。

学生没有撤离完,高玉华一动不动,双脚死死地钉在讲台旁。学生赵建文经过她身边,拼命用手拉她。高玉华只是回头看了一眼,使劲一推,“你们快走,快走。”她的声音出奇地大,洪亮,还有一丝不容质疑的斩钉截铁。

突然,后排的一位学生跑了两步,又停下来,望着窗外。察觉到异样的高玉华拼命朝他挥手,大声呼喊:“我还在这,不会有事的,你快点跑出去!”学生回过神来,迅速跑出教室。“还好我在教室里,后来这个学生告诉我,他想从窗户跳下去。”

84秒。

高玉华班上的75人全部安全撤离!

在高玉华班级的对面,是陈萍老师的班级。视频上,这个教室晃动得更加厉害。第一时间,陈萍挪开讲台前的板凳。她弓下身子,一手扶住讲台,另一只手支撑在旁边的课桌上,身体尽量朝前倾。身后,学生们的逃生通道,能宽一点就再宽一点。

几秒后,教室里还剩下十几名学生。一阵剧烈的晃动袭来,课桌大幅度前后摇摆,书本噼里啪啦往下掉,学生们站立不稳。“快,躲到桌子下面!”情急之下,陈萍高声呼喊。

她依然站在那里,快速地扫视着,有没有学生不听号令?有没有学生惊慌乱窜?

“那一刻,我好像变成了聋子,书本掉落的声音,门窗击打的声音统统消失了,我只看到眼前的学生,心里也只剩下眼前的学生。”

陈萍背后的衣服已被冷汗湿透,神经绷紧得像一支满弓待发的箭。等到晃动稍缓,她的口令飞快发出:“快跑!”

又是几十名学生安全了!

郭昭祥也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教师。出来后,看到二、三楼的学生从楼梯口往下跑,他又站在底楼指挥,组织学生疏散,害怕“一旦发生踩踏,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人流,高玉华深一脚浅一脚地朝操场跑去,心里不停地对自己说:学生安全了,安全了,我终于完成任务了!操场上,早已等在那里的学生涌上来,把她围在中间。一些胆小的女生靠在她肩头,放声大哭。男生们向她伸出大拇指:“高老师,你实在是太勇敢了。”

高玉华回应道:“换了你们是教师,你们也会这样做。”她的声音,已经沙哑。

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的学生出了事,至少还有我陪着他们去天堂

4月25日,震后第五天,四川省副省长黄彦蓉在名山一中的操场上见到了高玉华。

1米5高的个子,比许多学生还要矮上几分。一头及肩的长发,有些苍白的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看着这位柔弱内敛的女教师,黄彦蓉无法想象,地动山摇的那一刻,她爆发出了多大的勇气,才能支撑自己坚定不移地留在三尺讲台。

黄彦蓉伸出双手,轻轻地揽住高玉华。“没事了,没事了”,她拍打着高玉华的后背。

高玉华轻轻一颤,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泪水,再也控制不住。从地震到现在,她第一次哭了出来。

危难时刻,置自己的生死于度外,难,太难了。

高玉华曾经教过的学生,看了视频后在网上留言:“一直觉得高老师是个胆小的人,没想到她在关键时刻如此镇定。”学生还记得,过去名山一中的校园外有两座坟,一到晚上,高老师就吓得不敢从那里经过。为这,学生们还笑过高玉华好几次。

陈萍也不是个胆大的人。一次,一只蜜蜂飞到教室里,她吓得请学生把蜜蜂赶走了,才能安心地上课。

——地震来了,你们害怕吗?

——怕。

——那为什么不赶紧撤离,还坚守在教室里?

——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啊!

他们异口同声。

2008年汶川大地震,陈萍也正在给学生上课。当时,她恰好站在教室的最后面。眼见着头顶的电灯和风扇开始乱甩,墙体咔咔作响,墙面被撕裂,冒出一条条裂纹。第一次经历这么大地震的陈萍,心里充满无法言语的恐惧。

“但我知道,如果我慌张的话,学生会更慌张。教师是教室里唯一的成年人,我是他们的主心骨。”站立不稳的陈萍没有抢着跑出去,而是一直指挥学生往外冲。直到看见最后一位学生跑出教室,陈萍才冲了出去。

下了教学楼,看见所有学生安然无恙,陈萍双腿一软,蹲到地上,再也站不起来。

——难道你没想到自己的危险吗?

——怎么没有?

陈萍停顿了一下,右手不由自主地握成了拳头。她直视着我们,“地震最剧烈的时候,还有两三位学生没跑出去。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的学生出了事,至少还有我陪着他们去天堂”。

“我绝不会把学生落下,留在最危险的地方。”

“人总归会死的,为什么不死得光荣一点?尊严一点?”她说得毫不迟疑。

面对同样的问题,高玉华的回答十分坦然。她说:“如果我先走了,现在哪里还有脸面站在教室里给学生讲课呢?”

“尊严”,本来指的是人,如今,却被这群教师用来捍卫自身职业的意义和价值。没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怎能想象出性命攸关的时刻,是尊严让一群教师坚守自己的岗位?

尊严,日常时举重若轻;灾难时,力重千钧。

老师们理解,尊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行动中生长出来的。所以当记者们蜂拥而至时,他们说,我们只是做了一件正常的、履行自己职责的事,为什么会引起大家的关注?

他们说,就像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战场,就像记者顶着狂风暴雨也要到一线报道一样,教师不管何时,都要把学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排在第一位的责任!”

正是这种深深的责任感,让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刻,战胜了逃生的本能,留在了教室里面。

“没有这种责任感,哪怕教学水平再好,知识水平再高,那他的教师身份也是不完整的,是残缺的。”陈萍说,没有担当,也就没有了教师的荣光

雅安雨城区二中的年轻教师罗欢,工作还不满两年。教室晃动时,她紧紧地抓住讲台,不断告诉自己:“我是教师,我应该最后一个走。”

汶川地震时,罗欢还是雅安田家炳中学的高三学生。那天,她的班主任,54岁的刘雁老师,一直坚持到最后才撤离。刘雁老师的镇定、无畏,过了这么多年,仍然深深地铭刻在她脑海里。“这次地震,我马上想到刘雁老师是怎么做的,那是一个教师该有的样子!”

在田家炳中学,我们见到了即将退休的刘雁老师。谈起地震中教师的职责,满头华发的老教师,挺直腰身,一字一顿,大声地说:“我爱荣誉胜过生命!”

“我宁愿死,也不能扔下学生自己跑了!”

这位老教师甚至有些怀疑媒体报道过的“范跑跑”事件的真实性,“是不是杜撰出来的?啷个会有这样的教师?”

她指了指自己的脸,“人是有脸面的啊,你咋个能这样做?相当于把自己的小孩甩在家里,自己去逃命,哪个母亲能这样子?”

不论平常时刻,还是大灾大难面前,都不要忘记学生的双眼在盯着你

“这段时间,我都不喜欢到街上去。”近来,高玉华有些苦恼。

大街小巷,总有人惊喜地招呼她:“您不是视频上的那位老师吗?”教了十多年的书,她没想到自己以这种方式“火”了一把。

前不久,高玉华在街上遇到一个学生和他的妈妈。学生妈妈说:“高老师,我们家孩子见到你,他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拥抱你。”还没反应过来,身高1米8的男孩子,一下就抱住了比他矮30公分的高玉华。

高玉华连忙说,别叫我的名字,不然,看的人更多了。

震后第一节课,高玉华刚走进教室,“哗——”学生的掌声就响起来。“淡定,淡定。”高玉华伸出双手,做出往下压的姿势。学生们笑了,掌声更响亮:“高老师,别装啦!我们知道你特别开心,特别受用。”

说起这些故事,笑意就从高玉华的大眼睛里倾泻出来:“我感觉特别温暖,这是作为教师能得到的最大的回报。”

“当教师,是我这辈子最大的追求。也许从一般的对成功的定义来说,我没钱,房子也仅够住的,算不上一个成功的人。但只要是学生的一声问候、一条短信,就让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

地震后,高玉华与同为教师的爱人约定,比比看,谁接到学生的短信多。他们的小约定,在不是教师的人看来,“真够迂腐的”。但老师们就会很理解,教师这一职业的回报多是精神性的,而它传递的,也更多是精神的影响与慰藉。

在陈萍的班上,学生们管她叫“阿孃”(注:四川省对女性长辈的亲密称呼),陈萍则称呼自己的学生是“乖娃娃”。她说,自己喜欢这个称呼,说明学生把我看成自己人,师生之间就应该是这种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关系啊。

尽管做班主任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但陈萍已经有了一套自己的“带班理论”:“每个学生都是值得珍视的宝贝,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他们。”

上学期,一名女生从外校转入陈萍的班级。早恋,旷课,上课睡觉,许多老师都觉得她简直无可救药。一天,这个学生旷课。陈萍在学校里足足等了一个小时。晚上8点,女生回校,见到守在学校里的陈萍,又哭又闹:“你好烦!你好讨厌!”陈萍没发火,拉着女生的手坐下,“这么晚你还不回校,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陈萍笑着说,我看你根本不用心学习,如果你认真学的话,肯定不会是这样的成绩。她还说,你是个漂亮的女孩子,特别适合考艺术类大学,“为什么不努力拼搏一下呢?”

-

这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结束后,陈萍亲自把她送回家。

过了不久,女生和父母发生了冲突。她跺着脚,冲着父母说,还是我们的陈老师最关心我!,短短一个学期,她就有了很大的改观。家长特地打电话给陈萍,向她道谢:“把孩子交给您,我们放心。”

平常,要求学生做到的,陈萍一定自己先做到。有时学生打扫教室不认真,她不批评,只是自己拿起扫帚,仔细清理卫生死角。学生不好意思了,纷纷抢扫帚:我来,我来,陈老师您歇会儿吧。

陈萍的视频刚挂上网那会儿,有网友看了,评价说这个老师怎么腿都吓软了,站不住,只好扶住讲台。陈萍的学生为老师鸣不平,说:“这是陈老师在给我们让出逃生的位置,她平时就是这样一个人呢!”

“教师职业特别累人,为什么?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所以不论平常时刻,还是大灾大难面前,都不要忘记学生的双眼在盯着你。”

汶川地震后,刘雁的学生毕业了。一位学生给她写了一封信,信里说:

“以前我不喜欢教师。从小学到初中,我常常捉弄老师,甚至把垃圾丢在他们杯子里,看到他们喝下去,我就很高兴,哈哈大笑。但是,你在地震中的表现,你平常的点点滴滴,让我看到了教师的伟大和无私奉献,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这份职业。”

芦山地震后,高玉华的学生对她说,高老师,你的表现让我觉得教师太伟大了,将来我想当一名教师。

高玉华说,这句话让自己更加透彻地理解了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以身立教”,是一个永远不会过时的话题。

我所做的,只是在学生心间播撒下善与美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

采访三位教师,他们说得最多的是:“所有教师都会这样做的。”

英雄的出现从来都不是偶然。

汶川大地震时,高玉华特别关注教师的事迹。看到谭千秋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牺牲在教室里,高玉华泪流满面,“那种情况下,他能够那样做实在了不起!”她问自己,如果换成是自己,能不能做到?

她的答案是,能!“尽管我的身躯没有谭老师那样高大,尽管我只是一个女性,但谭老师用他的事迹告诉我,该如何在危难时做一个真正的教师。”

二十多年前,陈萍还是一个初中生。上课时,地震发生了。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向教室外面跑。正在上课的数学老师镇定自若,大声说:“有我在,你们不要紧张,不要推挤。”当陈萍和同学跑到操场后,才看见数学老师最后一个从教学楼里撤离出来。

“直到现在,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数学老师的形象。他对我的影响,可以说是终身的。”从选择当教师,再到如何处理与学生的关系,陈萍说,自己从数学老师的身上学到了很多。

无形的精神,也许是世界上最恒久的东西。

毕业多年,罗欢仍然记得老师刘雁在经历汶川地震后说过的一句话:“我不是英雄,也没有英雄人物那么高尚,但我推崇和欣赏这种境界,也希望你们能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悲天悯人之心的人。”

在这个教了一辈子书、育了一辈子人的老教师心里,学生的思想品德、做人准则,比分数重要得多。

学校发放助学金,别的班级争得不可开交,甚至还有家长到学校大吵大闹的。可刘雁的班上,从来不发生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刘雁得知一位学生把自己的助学金让给了更困难的同学。课堂上,她走到学生身边,向他深深地鞠一个躬,说:“我向你表示最深的谢意,我真正地敬重你!”

还有一位学生,家里非常贫困,几乎不能保证一日三餐。一天,他在食堂里捡到了一张饭票,20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算得上是一大笔钱。但学生毫不迟疑,立即交给了后勤处的老师。老师感叹说,这肯定是刘雁老师的学生。一问,果然如此。

“我的学生有的已40多岁,还有的2012年刚毕业,但他们反馈回来的做人做事,都让我感到特别骄傲。”

有人问,现在社会上的负面影响这么多,你怎么能肯定你的学生不变样?

刘雁说,我相信教育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时,教室里最后只剩下了刘雁、班长和团支部书记三人。两个学生不愿意落下刘雁。刘雁便使劲向外推他们:“不行,不行,你们先走。”谁知道,班长和团支部书记紧紧地拉着她,说:“刘老师,死也要和你死在一起!”班长在她的左边,书记在她的右边,三双手紧紧地挽着,一道冲出了颤抖的教学楼。

“我传递给他们的正能量,此时反馈到了我的身上。这是让我最感欣慰和自豪的事情。”一说起学生,刘雁的眼里就闪烁着亮光。

而这股正能量,直到今天还没有消散。我们在雅安雨城区四小采访,校长告诉我们,一个刚分配来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地震当天就骑着自行车,深入震中,去做志愿者。

我们找到这位老师,他说,我是刘雁老师的学生啊,她告诉我该怎么做。

一时间,我们热泪盈眶。

刘雁老师的话,久久回荡在我们脑海:“我是一个平凡的教师,如同沧海一粟。我所做的,只是在学生心间播撒下善与美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