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1年沪深300指数全年跌幅达25%――不仅在各大主要经济体中垫底,同时也创出有史以来第三大年跌幅;香港恒生指数也下跌近20%;同期道琼斯指数上涨5.53%,欧洲Stoxx 600指数下跌11.3%。不过,尽管市场持续下跌,中国资本市场融资仍延续了2009年以来的强劲势头,成为全球首次公开发行(IPO)融资额最高的国家。

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11年在上海、深圳和香港完成的企业IPO筹资总额近730亿美元,几乎达到纽约证交所(NYSE)和纳斯达克(NASDAQ)两大市场IPO筹资总额的2倍。万得资讯(Wind)的统计显示,尽管市场持续下跌,2011年A股包括IPO、配股、增发、可转债等在内的筹资总额高达7083亿元人民币。同期,香港IPO的融资总额达357亿美元,连续第三年摘得全球交易所融资的桂冠;随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包括普拉达(Prada)、嘉能可(Glencore)、美高梅(MGM)和新秀丽(Samsonite)等跨国公司,相继在香港完成了标志性的IPO。同期,纽交所和伦敦证交所(LSE)的筹资总额分别为314亿美元和180亿美元。

港交所IPO领先全球

香港交易所仍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首选:2011年,中国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共有38宗,融资总额为119亿美元,占中企海外集资额的86%。根据Dealogic的统计,2011年中国企业海外IPO融资前10名中,港交所占9家。

不过,随着2011年下半年的市况动荡与转弱,有近40只新股推迟或搁置在香港上市,创下10年来新高;招股规模亦大幅缩减,75%的上 新股定价低于指引价的中位数。德勤(Deloitte)的报告称,当年香港共有90只新股上市,新股家数比2010年同期下跌12%,总融资额357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0%。

德勤认为,零售及消费、金融服务,以及能源及资源业在香港资本市场最受关注。零售及消费企业通过在香港上市,可提升品牌知名度,有助于进军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金融服务机构必须融资以应付监管机构对流动资金的要求;能源及资源企业在“十二五”计划及内地城市化加快的背景下,通过在香港上市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市场。

中企赴美IPO急转直下

2011年对于赴美上市的中国企业来说流年不利:支付宝的股权转移事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广泛运用的“可变利益实体”(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简称VIE)结构前景不明;独立研究机构浑水(Muddy Waters)与香橼(Citron)积极做空东南融通、中国高速频道、嘉汉林业等中国概念股。在上述因素影响下,当年16家中国企业通过美国IPO筹资22亿美元,较2010年暴跌84%。2011年下半年,仅有土豆网成功赴美上市,迅雷、盛大文学、拉手网、凡客诚品等纷纷推迟赴美IPO进程。

面对惨淡的市场环境,2011年包括盛大网络在内共有22家中国在美上市公司宣布或者完成私有化退市,在所有257家中国概念股中占比8.56%。

罗仕证券(Roth Capital Partners)的统计显示,当年共有包括BMP太阳石、中国消防安全、康鹏化学、中国安防、乐语中国、环球教育、富泰电气、SOKO健身、天狮国际、同济堂药业在内的10家公司完成私有化,市值总额达到35亿美元,超过同期中国企业通过美国IPO的融资额。华兴资本CEO包凡认为,香港未来将取代美国,成为中国科技类企业的理想上市地。长期来看,中国优秀高科技公司的核心投资者必定来自本土。

信心不足阻碍并购交易

信贷市场收紧、欧元区面临崩溃风险以及资本市场动荡不安等因素打消了很多企业开展并购交易的想法。彭博(Bloomberg)的统计显示, 2011年全球已宣布的并购交易总额为2.26万亿美元,仅比2010年上升3.2%。2011年的10大并购交易中有8宗在8月之前宣布,此后欧洲市场遭遇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跌幅,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也首次调降美国信用评级,随后连续降低欧洲各国与金融机构的评级。

彭博的数据显示,高盛(Goldman Sachs)是2011年全球并购交易头号顾问,涉及金额达5370亿美元,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高盛全球并购业务联席主管Yoel Zaoui在展望市场前景时指出,欧洲债务危机可能会阻碍并购市场在2012年的复苏。由于现金充足的企业推迟了一些主要的收购活动,市场肯定有被抑制的并购需求。并购的关键推动因素是信心,但目前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中国引领企业与投行市场

全球性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在2011年12月的报告中预测,2015年亚洲将超越北美,成为全球成长最快,也是最大的企业与投资银行市场(Corporate & Investment Banking,简称CIB)。

届时,亚洲在全球企业融资领域的收入规模将达7900亿美元,占全球CIB市场的45%。中国和印度将是两大“成长巨人”,中国新增的CIB收入规模将与美国或欧洲不相上下,产生的批发银行收入的增长将占亚洲总体增长的60%。

麦肯锡发现,外资银行目前在中国内地规模达2250亿美元的企业与投行市场拥有的份额不足3%,也是在亚洲国家中对外开放度最低的市场。在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领域,本土投行的市场份额达90%。

报告指出,快速成长起来的中型企业群是最显著的三大增长机遇之一。麦肯锡的数据显示,企业银行业务收入中,亚洲中型企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3%。到2015年,该客户群在CIB市场贡献的收入将达到308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