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王薇 我爱艺术,艺术也爱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王薇 我爱艺术,艺术也爱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龙美术馆是近年来艺术界备受瞩目的一个奇迹:它的馆藏规模与水准在私立美术馆中堪为翘楚;它在运营上“不计成本”的高投入令业界咋舌。作为这个“奇迹”的缔造者,王薇已经在艺术收藏的领域跋涉了多年。从当初的全职太太到现在的美术馆馆长,她毫不掩饰心中的骄傲和期待。

Profile

王薇

目前国内最具规模的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的创始人及现任馆长,也是拥有近二十年收藏资历的收藏家。她的主要收藏方向是“红色经典”系列以及中国现代油画,其藏品总价值高达数亿元。

从城隍庙到佳士得

人流熙攘的城隍庙,如今是淘各种特色小玩意的好去处,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却是个飘荡着艺术气息的风雅之地。那时候还在拍卖行当经理的王薇经常和丈夫逛逛城隍庙,在沿街的画廊流连忘返。

“可能因为在拍卖行工作的缘故,我对各种艺术品特别感兴趣。没事就喜欢看那些画,一家一家地看过来,想着有一天能够拥有它们该多好啊。”回忆起那段日子,现在已坐拥大量珍贵藏品的王薇并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对于她而言,那是一个美好的征兆:她与艺术之间的缘分,早在她有能力涉足收藏圈之前就已深深埋下。

“一开始我只是在画廊买画,后来我先生的事业发展得比较好了,我们就有实力去佳士得这样的拍卖行竞拍精品了。”这一出手便停不下来:她和丈夫先后投入了数亿元的资金,将由古至今的中国艺术珍品收入囊中。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王薇渐渐摸索出了自己的“独家”收藏之道。

2001年,王薇在装修自家别墅的时候忽然想到,为什么不用一些油画来装饰墙面呢?“当时中国的油画在收藏界还算新生事物,竞拍的人很少,一幅很不错的作品五六十万就能拿下来。”王薇把自己搜集来的这些中国油画作品称为“老油画”,有的甚至诞生于辛亥革命时期。“我觉得它们很有韵味,有种时间的沉淀在其中。”

也正是在这时,王薇“发现”了“红色经典”,也就是关于中国革命题材的油画作品。“那似乎是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集体记忆,带着时代的烙印,也带着我们对个人生活的回忆。”她这样解释道。

在拍卖场上第一次看到张洪祥的油画《艰苦岁月》时,王薇非常兴奋:“跟我在小学课本上看到的一模一样!”为了保留这份珍贵的回忆,王薇踌躇满志地展开竞拍,没想到却遇到了一位“难缠”的美国老太太。

“她想加我20万,让我转手给她。但是我想到这样的题材对于国家是非常有意义的,她要和我争,那我更要争取了。”就在那一场,王薇买下了《艰苦岁月》和吴冠中作于1977年的《爱晚亭秋意》。从此以后,但凡遇到拍卖会上有红色经典作品,王薇几乎都会收几件。“我迷上了这些经典,后来就萌发了将它们做成一个收藏系列的想法。”

然而,王薇的这个想法并没有得到先生和身边朋友的支持。“他们都觉得我是想入非非,认为这样的作品潜力不会很大,收藏它们可能是徒劳无功。”一贯相信自己艺术直觉的王薇却铁了心要坚持下去。从那些看似政治意味较浓的作品中,她体会到了一种特别的精神、一种令她振奋的记忆和情怀。就算只是为了爱好,她也要试试看。

就这样,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陈宜明的《追思》、全山石的《中华儿女一八女投江》等多幅红色经典油画先后被王薇收入囊中。“你在教科书上、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多油画,其实都是我收藏的版本。”她无比自豪地说。

如今,王薇的“红色经典”系列几乎成了她的一块金字招牌。她在这方面的收藏内容之丰富、版本之经典、数量之多,就连国家级别的美术馆、博物馆也难以企及。而除此之外,对中国当代艺术情有独钟的王薇还藏有《踱步》、《山地风》、《吹单簧管的女孩》等多幅陈逸飞的代表作以及一批新生代作品。这些浓墨重彩又饱含情韵的作品让她的收藏熠熠生辉,也让“收藏家王薇”成为业界最令人惊艳的代表之一。

优雅雄心,缔造艺术王国

岁月似乎特别厚爱王薇,即使已经不算年轻,她仍然有着高挑的身材和披肩长发。在人们眼里,她清瘦的脸庞上总带着些连日忙碌的倦意,神情严肃但并不严厉。笑起来的时候,王薇的双眼会微微发亮,你能感受到她那颗如年轻人一般、被梦想鼓动着的心。

2012年,凝结了王薇多年期待的“龙美术馆”正式成立,她自己顺理成章地担当起“馆长”重任。“这是我的一个圆梦时刻。”王薇说,“作为私人美术馆,龙美术馆更多呈现的是我的个人品位,这让我感到很幸福。”

这个外表方方正正、内部简洁到不可思议的美术馆,的确处处打上了王薇和她先生的“私人”烙印。馆内一层展厅主要展出主题多样的当代艺术作品;二层展厅陈列着王薇最钟爱的“红色经典”艺术和民国时期“老油画”;三层则为传统艺术常设展厅,其中有堪称镇馆之宝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走进美术馆大厅,让人立刻感到惊讶的是眼前的空旷。四面白墙寂静无声,只在一两个角落放着色彩鲜明的现代雕塑。“我喜欢简洁,越简单越能见出心思、越能呈现你的审美品位。”王薇的语气里有不容置疑的肯定。她本人参与了美术馆内外的设计布置,一直强调的要素就是“干练、纯粹”,舍去一切夸张与繁复,只保留最本质的美。

对于馆内的藏品,王薇的追求同样“纯粹”。“一定要是国宝。”她说,“是罕见的、精致的、重量级的作品。”为了保护这些“国宝”,龙美术馆做足了功课:馆内特定楼层常年保持恒温恒湿;天热的时候有的楼层要将空调保持在最合适的温度,视情况加减湿度。每星期王薇还会抽出时间巡视2~3次,看看这些心爱的宝贝是否随时处于最佳状态。

伴随着脚步声,馆内的灯光会渐次亮起。行走在宽敞的展厅内,看着举世无双的藏品静静地躺在身边,这对于王薇而言绝不仅仅是骄傲。“我会下决心做美术馆,是因为我渴望分享。我相信好的东西值得、也应该被更多人欣赏。”

为此,王薇不顾龙美术馆每年多达数千万的开销,坚持走非营利性、公益化的路线。一系列展览、学术讲座、公共教育活动的开展让艺术变得更为亲切,附近的一些学校索性把龙美术馆作为教育基地,有的还直接在这里上起了美术临摹课。“让我们的藏品成为艺术教育的公开资源,这是我最愿意看到的。”王薇表示。

王薇将龙美术馆看作自己多年孕育的“孩子”,为了它的健康成长,她像天下所有的“母亲”那样,遍邀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请他们提出宝贵意见。“我对他们说,你们有什么看法尽管提出来,我立马改进!”

以龙美术馆为平台,王薇最大程度地挥洒着自己对艺术的激情,也以这样的激情感染着身边的人。美术馆的员工都叫她“王姐”,她则称呼那些年轻同事为“小朋友”。“他们很多都毕业于美术学院,对艺术充满了热爱,所以愿意和我一起推动美术馆的发展。”

王薇始终相信,艺术是最需要激情的事业;而她梦想中的艺术王国,一定能汇聚最志同道合的人。

“别有天地”的全职太太

王薇曾经是朋友眼中无比羡慕的对象:她三十出头就辞去拍卖行经理工作,安心回家相夫教子。随着丈夫在资本领域干得风生水起,家庭的实力渐渐丰厚起来。“我曾经一个人拥有六辆车。”王薇笑言,“那时候的生活就是逛逛街,买买衣服,感觉安逸平静。”

然而对艺术的热情一直涌动在王薇心底:最初是爱好,后来变成了收藏。“当一个人有了钱,把钱花在艺术上会比花在奢侈品上更有价值。”她这样说道。

从正式涉足收藏界起,在朋友眼里,王薇就开始变得很“神秘”:“一年里总有两个月,他们不知道我在哪里。”实际上,彼时的她正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拍卖场,看展览、竞拍,不亦乐乎。

从家庭这个小圈子里走出来,在艺术品的海洋中发掘心爱的珍品,这给了王薇从未有过的自信。“我先生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而且十分相信我的判断力。我认为女性最重要的是加强学习,如果我只是一名生活悠闲的阔太太,可能他什么都不会听我的。”

后来,王薇的丈夫索性把生意上的洽谈地放到了龙美术馆,他认为这里深厚的艺术氛围和个人品位非常有助于他的事业开拓,这一点让王薇倍感自豪。“其实我之前忙于美术馆的筹备,与先生之间有过摩擦。现在我们有了更多的共同话题,他也肯定了我努力的成果,这让我非常欣慰。”

艺术将王薇的人生扩展到一片新的天地,她在这里发现了生活和自我的更多可能。她会自己设计手机壳,用丰子恺的画作装饰;她也会亲自动手,改造和布置女儿的婚房。“我是一个不一样的全职太太。”她多次这样强调。

在某种程度上,王薇将艺术与生活交融在一起。她对于自己的三个孩子都各有期待,但从不强迫他们,而“艺术”则成为母亲和孩子之间重要的纽带:“老大功课一般,我建议她学习素描,后来她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老二学习很棒,在国外留学期间常常会去逛各个美术馆,然后和我交流心得;老三画画很好,我们决定将来让他接手美术馆。”

如今的王薇,在艺术的世界里阅尽繁华与精彩,她的美术馆事业也正在迈入新的阶段。回顾多年的收藏生涯,别人总是惊叹于她精准的眼光,而她只是简单地说:“可能是因为我太爱艺术,所以艺术也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