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刺推拿治疗小儿遗尿40例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刺推拿治疗小儿遗尿40例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探寻小儿遗尿临床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将40例小儿遗尿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和针刺治疗组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果:综合治疗组痊愈10例,有效8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0.0%。针刺治疗组痊愈8例,有效3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5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疗效好。

关键词 小儿遗尿 针刺治疗 针刺推拿治疗

资料与方法

2002~2007年收治小儿遗尿患者40例,年龄3~12岁,3~7岁27例,8~12岁13例;病程1个月~8年。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20例,男11例,女9例;针刺治疗组20例,男12例,女8例。肾气虚弱、下元虚寒17例,脾肺气虚型11例,肝经湿热12例。重度14例,中度17例,轻度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

临床表现与辨证分型:睡中经常遗尿,甚者一夜数次,尿清而长,熟睡不易唤醒,醒后方觉,神疲乏力,面肢冷,腰膝酸软,记忆力减退或智力较差,舌淡,苔少,脉细者为肾气虚型;睡中遗尿,常自汗出,面色苍黄,少气懒言,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者为脾肺气虚型。睡中遗尿,尿量不多,气味腥臊,尿色较黄,平时心情急噪,或夜间梦语齿,唇红,舌红,苔黄,脉弦细者为肝经郁热型[1]。

诊断标准:①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②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甚则一夜数次。③尿常规及尿培养均无异常发现。④经体格检查,排除隐性骶裂、脊柱裂、女性输尿管开口异常等器质性病变。

针刺治疗组:主穴取百会、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者,配肾俞、气海、关元;脾肺气虚,膀胱失约者,配气海、足三里、合谷;肝经湿热,火热内迫者,配行间、大陵。操作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取仰卧位,穴位常规消毒,百会穴沿皮向后刺,针刺得气后行捻转补法。中极穴向下斜刺,施捻转提插补法,针感可放射至整个小腹及外生殖器,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配合针刺其他穴位,手法为平补平泻,得气后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40分钟,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综合治疗组:在针刺治疗组基础上,再给予推拿治疗。主穴取丹田、三阴交、百会、肾经、小肠、肾俞、命门、足三里等。操作方法:揉丹田30~50次,按揉百会和三阴交各100次;肾气虚型加补肾经200次,揉肾俞、命门各50次,擦腰骶部,以热为度;脾肺气虚型加补脾土400次,补肺经400次,推三关300次,运板门50次,按揉足三里50次,擦腰骶部,以热为度;肝经湿热者,兼泻肝清热,加清肾经100次,清肝经100次。症状兼有两型者,综合两种方法行之。针刺留针40分钟,推拿20分钟,每天1次,10天1疗程。

治疗的同时进行控尿行为的指导。要求患儿白天尽量多饮水,增加尿量和尿次,达到增加膀胱容量,提高患儿对小便的自控能力。注意营养和休息,避免惊吓和过度疲劳;临睡前2小时最好不饮水,少吃或不吃流质;晚上按时睡觉,定时唤醒患儿让其自已起床小便。

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在运用针刺、推拿的治疗过程中,停止一切内服、外用中西药物。

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儿的平均遗尿次数和临床症状。

疗效评定标准:经治1~2个疗程进行评定。①治愈:经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无再遗尿。②好转: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偶有遗尿,症状基本消失,睡眠中能唤醒排尿。③无效:遗尿无变化,症状部分消失或无任何变化。

结 果

治疗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讨 论

小儿遗尿是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主要发生于3~12岁小儿,常在睡眠中遗尿,轻者数日1次,重者每夜必遗或一夜数次。长期不愈会增加小儿精神负担,影响身心健康,智力和体格发育受到影响。所以,小儿患遗尿要及早治疗。

中医理论认为,尿液的正常排泄,有赖于膀胱和三焦的气化功能的健全,《类证治裁遗溺》云:“夫膀胱仅主藏溺,主出溺者,三焦之气化耳。”而三焦之气化,又与肺、脾、肾等脏器有关。上焦以肺为主,肺主一身之气,为水之上源,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能;中焦以脾为主,脾主运化,属土制水,脾肺功能正常方能维持机体水液的正常输布和排泄;下焦以肾为主,肾主闭藏,司二便,与膀胱相表里,肾气充则膀胱气化正常。而脾肺肾与膀胱虚寒为遗尿主要原因。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功能未臻成熟,易受各种因素影响而致肺脾肾功能失常,所以小儿遗尿多数由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或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所致。

治疗原则以温肾固涩、补肺健脾、疏肝清热为主。针刺百会可温阳升提;中极为膀胱募穴,与膀胱俞为俞募配穴,可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揉丹田具有培肾固本,温补下元,分清别浊的功效;补肾经具有补肾益脑,温养下元的作用;擦腰骶部、揉肾俞及揉命门可温补肾气,壮命门之火;补脾土、补肺经、推三关、运板门及按揉足三里,可益肺脾之气;按揉百会有安神镇惊,升阳举陷的作用;按揉三阴交有通血脉,活经络,疏下焦,利湿热,健脾胃,助运化,通调水道之功效。诸法结合,功在温补,治在肺、脾及肾三脏,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辨病辨证取穴治疗,可以避免患儿打针、吃药之痛苦而且不会带来内服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特别易被小儿接受,是一种寓治疗于娱乐、寓保健于游戏之中的一种绿色自然疗法。

参考文献

1 王萍芬.中医儿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