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机体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是寄生于红细胞表面、血浆及骨髓中的一群微生物。该病主要以发热、贫血和黄疸为其主要特征。为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在今后实际医疗工作中,对发热的鉴别诊断须重视此病。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病;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55?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29-03

Research progress of Eperythrozoonosis

Wang Kedi,Wang Zhangyun

(Faculty of Clinical Medicine,Medical School of Xiangya,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13,Hunan,China)

Abstract:Eperythrozoonosis is an epidemic caused by eperythrozoon which attacks both human and animal,Eperythrozoon is a kind of parasitic microorganisms that target the surface of cell,plasma and marrow .The main feature of eperythrozoonosis fever,anemia and icterus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eperythrozoonosis,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everish diseases,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athogen,epidemiology,clinical symptoms,laboratory diagnosis,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eperythrozoonosis.

Key words:Eperythrozoon;Eperythrozoonosis;Research progress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sis)又称嗜血支原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和各种脊椎动物的红细胞表面、骨髓及血浆的一种单细胞型原核生物,以发热、黄疸、贫血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并有慢性迁延、条件致病、隐感染性、急性发病时死亡率高的特征的一种传染性较强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随着人附红细胞体病临床病例的不断增加,家禽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爆发流行,引起了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学者的关注。现就本病综述如下。

一、病原学

1.形态特点。扫描电镜下可见附红细胞体,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多为圆形、环形、球形,少数呈半月状、顿号形、短杆状、逗点形等。在高倍电镜下可观察到附红细胞体内有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颗粒。

2.附红细胞体的基因组。附红细胞体的基因大小为745kb。支原体在进化过程中逐渐缺失了其细胞壁以及其他许多生化合成系统。这些最为简单的原核生物只保留了其生活必需的基因。它们的双链DNA基因组提供了其蛋白质合成以及基因组复制转录方面相关的信息。这些微生物也含有同样核糖体,为了维持其寄生的生活方式,相当部分支原体基因用于入侵宿主免疫系统以及用于编码粘附的多种表面抗原。不同于其他的支原体,附红细胞体依靠宿主细胞提供各种脂肪酸、氨基酸、类固醇以及维生素等。

3.理化特性。附红细胞体在柠檬酸钠抗凝的血液中置4℃可保存15天,有报道说保存30天仍具有感染力。在0.05%石碳酸中,37℃3小时可以被杀死,在冰冻凝固的血液中能存活31天,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70℃,能保持感染力80天。而在脱纤血中,-30℃保持83天仍有感染力。

4.致病性。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附红细胞体感染率上升,甚至发病。当摘除动物脾后感染率非常高,而且死亡率也很高。附红细胞体的发病机制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目前尚不清楚,推测既有繁殖侵袭性的,也有免疫遗传的,还有毒素代谢性的、自身免疫性的及免疫缺陷的原因。

二、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①流行季节:夏秋季是各种吸血昆虫活动繁殖的高峰期,也是本病的高发季节。②流行地区:附红细胞体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并已在多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以及人中发现。我国于1981年在畜、禽中发现,1991年内蒙古发现首例人附红细胞体病,1992年以后,我国又陆续报道了一些人附红细胞体病的个案病例和家庭聚集性人附红细胞体病暴发的病例报告。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许多地区都有附红细胞体病流行。在牲畜中猪和牛的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高,有些地区高达50%~90%;羊和驴感染较低,家禽中也有附红细胞体感染。在人群中有些地区的感染率高达40%,青少年中甚至可达70%以上,一些献血员的感染率也相当高。

三、临床表现与治疗

1.人附红细胞体病临床表现:潜伏期2~45天。多数病人在感染后不会出现临床症状。人得了附红细胞体病可有多种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易出汗、体温升高、嗜睡等症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慢性疲劳综合症,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肌痛或关节痛、神经功能异常和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可见有高热,体温39℃~40℃,肝、脾肿大、黄疸、进行性贫血,不同部位的淋巴结肿大等。由于本病在临床上常与感冒、黑热病、疟疾等疾病的症状相似,故容易混淆,因而易造成漏诊和误诊。小儿患病后有尿色加深,不同患儿可出现不同临床表现。可表现发热、多汗、烦渴、哭闹、腹泻、常被误诊为感染性腹泻。

2.临床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病原治疗。附红细胞体对多种抗生素敏感,青霉素、链霉素效果不佳。用药后3天体温明显下降,一般疗程7~14天。可从下列推荐方案中选择一种药物:

四环素,0.5g/次,6~12小时1次,连服14天(儿童、孕妇及肾脏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强力霉素:0.1g/次,12小时1次,连服3周(8岁以下儿童不宜)。

庆大霉素:成人8万单位/次,肌肉注射,12小时1次;或16万单位,1次/日,连用7天。

丁胺卡那霉素:成人0.2g/次,肌肉注射,8小时1次。

左旋氧氟沙星:0.2g/次,静脉点滴,12小时1次。

甲烯土霉素:每天0.4g,1天2次服,连服14天。

青蒿素(又名黄蒿素):口服第1次1g,6~8小时后再服0.5g,第2、3天各服0.5g,3天为一疗程,总量为2.5g。小儿口服15㎎/㎏,按上述方法服3天。

四、实验室诊断

1.血清学诊断方法:血清学检查方法,不仅可以诊断附红细胞体病,还可做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目前,国内外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荧光抗体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IH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因为附红细胞体的抗体水平变化起伏较大,免疫血清或抗体多数含有交叉反应,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稳定,这些方法多数只是实验室尝试性的方法,而且这些血清学方法不为国内外公认,仅可作为定性依据,不能作为确诊标准。国内2004年张守发等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Dot-ELISA方法,平均抗体滴度达到1:1012。ELISA试剂盒具有快速、敏感、简便、特异性强等优点,最适于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ELISA试剂盒的研制开发应用必将为我国附红细胞体病的快速诊断做出贡献。

2.分子生物学诊断:①PCR技术:PCR方法用于附红细胞体的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国内吴志明等相继报道了以PCR为基础的猪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②DNA杂交技术:1990年Oberst RD等用xgtll构建了猪附红细胞体DNA基因库,克隆出的KSU-2作为探针来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隐性感染。1993年Oberst RD等以KSU-2为探针,对脾未切除和脾切除的试验感染猪进行杂交检测。与其他常用的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进行比较,该方法检测具有快速、结果可靠等优点,并可区分不同地理区域性的感染病猪。③原位杂交技术:1993年Gwaltney S.M等将KSU-2重组探针用于DNA的原位杂交试验,并结合电镜观察,结合免疫金标技术来诊断猪附红细胞体病,获得了猪附红细胞体各种生活时期的动态化模式。2005年Hask等以非放射性地高辛标记DNA作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到杂交信号,对猪的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危害日益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目前有关人、畜感染的报道也日渐增多,且多为混合感染,已严重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还不深入,国内大部分研究仅仅限于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以及治疗。有关病原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不多,而且该病的隐性传染率很高,潜在危害性很大,随着国内外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附红细胞体病感染动物模型的逐步建立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附红细胞体病的疫苗的研制和开发将会有新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更加有效地控制住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文献:

[1]Oberst RD et al,Recombinant DNA probe detecting Eperythrozoon suis in swine Blood[J].Am J vet Res,1990,51:1760-1764.

[2]Oberst RDet al.experimental infections and naturel outbreaks of eperythrozoonosis in pigs identified by PCR-DNA hybrizations[J].J Vet Diagn Invest,1993,5(3):351-355.

[3]Gwalney S.M,Willard LH,Oberst RD.in suis hybridization of Eperythrozoon suis Visualized by electromicroscopy[J].Vet Microbiol,1993,36(1-2):199.

[4]Hask,Tung K,Choi C,et al,development of in situ hybridization for the detection ofMycoplasma hoemos (Eperythrozoon suis)in formalin-fixed,pardiffin w ax tissaes from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splenecto pigs[J].Jcomp pathol,2005,133(4):294-297.

作者简介:王柯棣(1990-),男,湖南慈利县人,湘雅医学院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王章云(1962-),男,湖南慈利县人,副主任检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