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郑桂华语文阅读教学艺术探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郑桂华在长期的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凸显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在师生对话中生成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三方面突出的艺术特色。对郑桂华老师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探究可以加深我们对语文新课改的认识。
[关键词]郑桂华;人文精神;对话;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1-0002-04
[基金项目]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在高师中文专业课程中实施‘小先生’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3GB120)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杨欢欢(1990―),女,湖北荆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在读硕士;唐子江,男,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语文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郑桂华是新课改中成长起来的一位语文教育名师。有人这样评价郑桂华老师的语文课堂:朴素的语文,本真的课堂。笔者十分赞同这一说法。郑桂华老师曾经说过:“(我的)大部分教学实录中,能比较清晰地体现教学设计原则:许多课文的突破口和教学重点,都不是一般语文教材的教学提示或参考书中推荐的教学重点,而我认为这篇课文比较具有‘语文价值’的地方……这样的语文课具有语文味,课堂里学的是语文知识,锻炼的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理解力、判断力、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相应的思维能力,学生是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熏陶和价值的培养的。”[1]郑桂华老师在其长期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和改善着这一观点,现已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一教学风格对即将走上中学语文课堂的年轻教师应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凸显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来看,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将语文学习文本――课文,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凸显出来,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表达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而适当地弱化文本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比如科普教育价值、社会生活认识价值以及思想品德价值。一句话,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1]5这是郑桂华老师对自己语文课的要求,也是其课堂最为突出的特点。对于一篇语文课文而言,通常有很多个教学点,因此,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必须抓住文本中最突出的、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去设计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从一点出发带动全篇学习,才便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之奥妙,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郑老师的《安塞腰鼓》教学中,她侧重的教学点就是词语和句式的选择与内容、情感表达的一致性。郑老师这堂课以学生自由朗读贯穿整个课堂,引导学生自我感受文本的语言,体会作者语言运用的特点。可以说,整堂课擦亮了语文语言的特点。根据课文的特点,郑老师整堂课朗读的落脚点是“感觉”。“《安塞腰鼓》是一篇作者精心‘做’出来的散文,它有刻意的艺术追求,呈现出强烈的形式美感,是精雕细琢的语言艺术品。”[2]85郑老师显然充分认识到了文本的这一特点,因而摆脱俗套,既没有从全班齐读开始,也没有播放朗读的课件,而是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自我个体的“感觉”。所以,在郑老师的课堂上,直接摒弃了花哨的朗读技巧,呈现一种质朴的朗读方式:
初读课文――让学生个人自由朗读,初步认识课文;
再读课文――让学生自由读出文章中能凸显“传递感觉更加强烈的”片段,自己尝试着去寻找“感觉”的强烈之处;
三读课文――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读出本小组找出的文章中“词语、句式特征”的语段,并分析出特征;
示范朗读――学生和教师一起,热情奔放地大声读,从而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情与表达形式的关系,感悟文本语言本身的特点。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这样的朗读,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文本语言的特点,把握这堂课的核心价值所在。王荣生教授这样评价郑桂华老师本堂课的“教学效果”:“那就是对文本语句的感受,在文本语句的感受中开发学生的文学感官,让学生体验到文学感受细腻、丰厚的路径和方法。”[2]89郑桂华老师这堂成功的公开课,和学生一起擦亮了语文语言的特点,将文本的核心价值准确而深刻地凸显了出来。
郑老师认为,教师应该在精心研读课文之后确定教材的核心教学价值。语言学习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如何使语文教学回归到语言,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自己首先要重视语言,看到课文里的语言现象,把握住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
二、在对话中生成教学内容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话教学”受到普遍推崇,许多人理解的课堂对话往往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呈现,先引出讨论的话题,随后完成学习内容。但郑老师认为:“对话教学不仅仅是让师生都有说话的机会,不是表面上的‘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它还是一个多层面的学习与思维活动。……因此,对话的学习价值,不完全在于学习新知识,也在于借助信息的交流整合思维,还在于养成倾听、尊重、宽容他人的人文精神。”[1]43新课改以来,“学生主体性”越发受到重视。而这一点,在郑老师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在对话教学中倾听学生的见解,主要体现出两个方面的“尊重”:一是在对话中尊重学生的话语权;二是在对话中尊重学生的思考成果。
所谓话语权,简言之,就是说话权,即说话的权利。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永远是课堂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说话的权利。关于这一点,王荣生教授曾说:“听郑桂华老师的课,每每看到这样的景象,不管什么样的学生,在她的课堂都变得愿说、能说、会说……”[2]81的确,这样的评价毫不夸张,这也正是郑老师课堂的又一魅力。以《变形记》为例,整堂课郑老师都在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在对话中生成教学。本文总结的对话形式有三:一是直接问答;二是追问;三是讨论。直接问答和追问都是按照常理出牌,没有太大的独特性,而第三种形式――讨论,是较为新颖和独特的地方。郑老师的具体做法是:提出一个问题,若发现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学生不能较快地得出结论,甚至需要大家讨论,她则要求大家先独立思考两分钟左右,然后再带着思考成果在小组中互相讨论,这样就基本上照顾到了每个学生思考乃至说话的权利。如果说直接问答和追问这两种形式,是尊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话语权,那么这种讨论这种形式,就是尊重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话语权的最好体现。
郑桂华的课堂还有一个明显与众不同的地方――“做笔记”三个字会频繁地出现。在一般教师的课堂上,教师给出的某个问题的答案,是学生需要做笔记的,教师也会做出强调,因为这很可能就是课堂的重点知识。但学生的答案通常不会成为学生们做笔记的对象。而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答案不仅是学生的课堂笔记,更是教师板书的内容。可以说,郑老师这样的举动,无疑是对学生答案最充分的尊重。这份难能可贵的尊重有三个表现:一是郑老师用板书的形式来记录每一个学生的答案中的关键词,这是一个很令人钦佩的做法,也是一般教师不敢用的做法。因为对于语文课而言,板书设计是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历来被诸多讲课大赛、说课大赛等教师上课类比赛视为重要的得分点或是扣分点的一个部分。因此,绝大部分的教师都会在板书设计上花费一番心思,力争做到清晰、完整、精致、美观。而郑桂华老师的板书是不可能“设计”的,因为那完全是在对话教学中“生成”的――学生说什么,她就写什么;学生说多少,她就写多少。很多教师显然不敢这么“随意”,因为这样的板书会容易乱,不容易操控。郑老师的“板书”达到这样的效果是有前提的,她会非常认真仔细地聆听每一位同学的答案,用她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信息的捕捉能力,去记下学生答案中的关键词,慢慢会看到一个条理性很强的脉络,自然不致凌乱。二是郑老师在自己记录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醒学生,要记录下每位学生精彩的答案。但是,郑老师这个要求并不是要把学生的记录变成完全照抄教师的板书,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学会聆听,然后学会抓住精彩答案中的关键词。在这一方面,郑老师自己就是他们最好的榜样。三是当某个学生的回答非常精彩的时候,郑老师会请另一个学生来提炼他的观点,尝试着总结他答案中的要点。如果说“追问”是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那么提炼答案中的要点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学习。这样,就能及时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督促学生用心听讲,并在学习教师的方法的过程中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学会学习。
语文课堂内的师生对话有明显的两重性,既有文化层面的沟通,又有教育层面的沟通,既有互相尊重的要求,又有教师引导学生的需要。在郑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能说出来的,教师会尽量不说,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让“对话”承担其多种功能,从而也收获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三、渗透思维训练
“这就是我们语言思维的一个轨迹。这个轨迹就是我们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语言,修正自己的表达,改善自己的思维的一个过程。”这是郑桂华老师在《想北平》的教学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话,看得出来,这两句话并不是事先安排好的,也不是郑老师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由学生的思维激发出来的:在这堂课上,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其答案的变化让郑老师有感而发,进一步做出这样的总结。其实,在笔者看来,郑桂华的课堂,一直就是一个开满思维之花的课堂。百花齐放,却从不显杂乱,在郑老师的引导下井然有序。相信在这样的课堂,学生能把握住自己思维的轨迹,也能把握教师思维的轨迹,更能把握学习的轨迹。
郑桂华的课堂很少以学生齐读文章开始,总是不拘泥于俗套,与众不同。一般情况下,她会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或是浏览课文,并让学生圈出一些内容,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具体内容根据文本内容而定)。这是让学生思考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尽量让学生多发言,无论对错,郑桂华都会在黑板上记录下来。这是郑桂华独特的一步,也是对学生自主思考最大的尊重和鼓励的一步。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主动回答教师的问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而通常情况下,教师的板书是学生需要记录的笔记,是一种“权威”,所以,当教师将学生的答案直接变为板书的时候,对这个学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对其他的学生是更大的鼓励。如果说第二步已经让人叹为观止,第三步更是让人拍案叫绝。郑桂华在记录学生的答案之后,如果敏锐地发现该生的答案有一个调整空间,她一定会及时做出正确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再得出一个更加适合的答案,但这并不会抹杀她的第一个答案。这样,教师在学生的整个思维的过程中,只是充当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学生才是这场思维之旅的主角,这样的思维训练,除了训练学生的思维推理能力,还能带给学生意料之外的自信。这个过程是郑桂华最重视的。例如在《想北平》的教学过程中,从“参观一样”到“参观”,又由“景点”调整到“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再到“名胜古迹”,这就是一个语言思维的轨迹。而这个过程,郑桂华都会忠实地记录在板书上,同时她也会要求学生作忠实的记录。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做的笔记中极少是由教师直接说出的答案,而是学生自己慢慢思维的过程。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又能让他们很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实在是一举两得。思维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要懂得开发它的人才能真正地把握思维的轨迹。在笔者看来,作为一名教师,在将来的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之前,首先要在现在努力训练好自己的思维。
郑桂华老师的阅读课堂,总是能牢牢地抓住每个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用对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把握课堂教学节奏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语文课时刻都充满着浓浓的“语文味”。王荣生教授曾说,郑桂华的课堂给人一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看似没什么特点,却是处处透着智慧的光芒。这样艺术的课堂教学模式易看不易学。然而,把握其精神实质,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实践,我们也可以体验到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的真味。
参考文献:
[1]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5,8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