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太极起势定乾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太极起势定乾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偈曰:举手抬脚随意动,不知太极道无穷。

端身恭立无一物,百骸皆静万念空。

无极尔后生太极,身形未运意念动。

两手化运显阴阳,气血一走任督通。

一、起势之定位

多数人行拳走架时往往忽视太极拳起势,很多人对此草草而行、轻率而过,不去细心体悟。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自古就有万事开头难的说法,太极拳当然也不例外。太极拳起势看似简单实不简单,起势如何直接影响到整个套路的演练质量。

太极拳起势经历了从无极而生太极、从太极而生阴阳两仪的过程,进而引发出动静、刚柔、吐纳、虚实、开合等各种对立统一的太极大道。起势能做到虚实转关灵活、快慢韵律有致,整个套路的速度也能快而不乱、慢而不滞:起势架子能做到高低恰当、量力而行,也就为整个套路定下了基调:起势从容镇定、舒展大方,整个套路就会通达流畅;起势能凝神静气、全神贯注,身一站便呈现无极乃至太极的景象,整个套路就会内劲饱满、精气神兼备。练好太极拳,首先要开好头,起势是练好太极拳套路的关键。

二、起势之要领

多年来在陈正雷大师的指导下,我们潜心研究陈鑫大师的《太极拳图说》及经络运行方面的大量书籍,并从中吸收养分,不断体会,有一些真切的感受与收获。现辑如下,请批评指正。

形体运动(1)

全身端然恭立,头端正上悬,唇齿微合,舌轻抵上腭,二目平视,身体中正,两脚并齐,两臂下垂于大腿两侧,头与脚分别向天地形成对拉之势。

心意运动(1)

抛开所有烦恼,放下一切杂念,一物无所住,一念无所思,心中展现出浑然一片大混沌无极景象。

气血运动(1)

任督二脉的运动:丹田呼吸,细匀深长,在意念的导引下气血沿任督二脉循环运行(俗称“小周天”),会阴收缩。气血过长强穴,顺任脉上升至百会,沿面门过鼻梁至人中,然后通过口腔中的龈交下降至丹田再至会阴。

十二经脉的运动:气血可以沿足三阴经和足三阳经与任督两脉组成的“大周天”运行。在做下一动之前,合目息气。

形体运动(2)

接上势,上身保持原有姿势,屈膝松胯,放松下沉,重心移至右腿,提左脚向上向前走弧线,向左横开半步,比肩略宽,脚尖先着地然后慢慢踏实,重心移至两腿之间,圆裆开胯。脚尖略外摆,脚趾、脚掌外沿、脚后跟皆要抓地,涌泉要虚。头与脚分别向上下形成天地对拉之势。

心意运动(2)

先一心专注于右胯而后至右膝,意念引导右腿屈膝松胯下沉,重心完全移至右腿后意念引导左脚后跟提起,再专注于左脚尖离地向左横开步,然后专注于左脚尖至左脚跟依次着地。脚踏实后,身体呈太极之象。太极生于无极,犹如入土之种子,胚胎已动而芽未发,其生机将动而未动皆因动机未足。此时全身端然恭正,手足外形虽未有动,但阴阳开合之意、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凝神专注,洗心涤虑,平心静气,静静酝酿,择机而动。

气血运动(2)

任督二脉运动:提左脚横跨时吸气,胸膈膜上提,气血由会阴、长强沿督脉上升,冲玉枕过百会到人中。左脚尖缓缓着地后向外呼气,气沉丹田,降于涌泉。

十二经脉运动:内部气血在丹田吸气的导引之下沿足阴肝经由大脚趾大敦穴开始,沿小腿内侧蠡沟至,进入到腹部,达胁肋部而至期门穴,呼气下沉时气血向相反方向运行,正好往返运行一周。

形体运动(3)

接上势,两手先从身体两侧向下微微伸展,再转至大腿前方,以手腕领劲,两手伸直缓缓向前向上平举。手心向下,沉肘松肩,两手上升的同时身体徐徐下降,屈膝松胯,两脚平实踏地,两目平视前方。手腕与尾吕、长强形成对拉之劲。

心意运动(3)

意念引导由两肩而至两肘再至两手微微下沉,上提前先关注两手腕,手一前举即刻转而关注命门,在意念的导引下手向前平举,同时上身由肩而至胸、由胸而至背、由背而至肋腹松弛下沉。

气血运动(3)

任督二脉运动:两肩两手下沉时呼气,气血沉于丹田,再顺降于涌泉。两手开始上举时缓缓吸气,气血沿督脉上升,一部分绕风池、过百会、达人中。

十二经脉运动:另一部分气走太阴肺经,沿上臂内侧穿肘内沿下臂内侧过寸口至大拇指末端的少商穴,内行始于中焦胃部,过膈肌,属肺脏。

形体运动(4)

接上势,身体继续下沉,松胯屈膝,两臂自肩至肘再至腕,两手下按前腕稍稍上领手向内捋然后坐腕,随身体的下沉按至腹前。上身中正,百会上领,胯部虚灵松活。手与头形成对拉之劲。

心意运动(4)

意念先从肩再到肘、到腕、到指尖,然后到身、到胯、到涌泉,引导身体下沉,有顶天入地之感。

气血运动(4)

任督二脉运动:两手下按身体下沉的同时徐徐向外呼气,由人中顺任脉下行,归于丹田,降于涌泉。

十二经脉运动:此动有两次经脉运行。一次是走阳明大肠经。两手下按之前,沉肩坠肘双手向内捋时,采用顺逆缠丝由手大拇指的少商穴移至食指末端的商阳穴,过手掌合谷穴,沿手臂上侧过肩峰,顺颈部至脸部,交汇于人中穴。当开始坐腕下按时,走阳明胃经,这是第二次经脉运行。由头部进人中,顺颈动脉过缺盆,向胸部下行至,过脐边下胯关节,顺大腿前侧中心线到膝膑中,直至脚背到脚趾末端厉兑穴。

三、起势之修习

人在行拳走架时无非三种活动。一种是有形的肢体活动,即外界所能见的形体运动。在形体运动中如能练到上下相随、开合协调、劲路正确,做到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便做到了外合,亦即外三合。第二种是思想与精神的活动,是外界无法见到的藏于心中的心意运动,这种活动起着统帅与主宰形体运动的作用。第三种是气与血在身体内部经络中的流动,即把形体与心意运动联系起来的气血运动。经过反复经常的练习与体悟,以心导意、以意导气、以气贯行,把三种运动紧密结合,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形合,浑然一体即为内三合。三种运动互为条件,互为贯通,融为一体无法分隔。

做到外三合与内三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的感悟是先从一两个外形变化较小、体形难度不大的动作开始,反复练习、细心揣摩、寻找感觉,有所体悟、有所突破之后再去举一反三,追求整体套路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做到内外三合。

练习太极起势时,在完成上述动作后,两手轻轻放下、身体缓缓站直,恢复至太极状态[即形体运动(2)的状态];然后反复练习,寻找感觉,数月后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