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钢铁”的结局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钢铁”的结局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我有,我不愿

童晓军有个特别聪明的脑袋,虽说离天才还有很大差距,但比一般的人才却胜出几分,胜出的地方就在于他根本不须付出多少努力就能取得超好的成绩,并且触类旁通,给人做什么都“一看就会,一学就精”的印象,不知最初是谁的评价,称他聪明得“连眼睫毛都是空心的”。

生活中大凡聪明过人的人总是或多或少有这么点或那么点怪僻,使得他要么招人忌要么招人嫌,童晓军偏又颇多优点:乐观、友善、大方、诚恳,所以,是个难得的有好人缘的聪明人。然而,谈起童晓军时人们最后总难免抱以惋惜的口气:没毅力、不刻苦是其短板呀,所以,虽然其工作出色却未能有大的成就,否则,以他的天分,完全可以走得更远,升得更高。

诚然,童晓军也曾在朋友的劝谏和督促下参加团体训练,听励志演讲等等,每每也热血沸腾地订计划,表决心,但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一切复原,像投石水中激起涟漪后又渐渐平静的水面,最后,童晓军自己都丧失了信心,自嘲地表示:“据说命运总是给你点什么又拿走点什么,我想拿走的就是我的毅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恨铁不成钢”,对童晓军这样的人,我们便抱着这种态度,并且这态度还比较持久,总是让人们一边“恨”着一边又盼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令童晓军得到极大的鞭策和激励,从而变得有毅力,努力向上直至事业有成。

期望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

可是,假设有人送你一块牛皮做皮鞋,牛皮的材料够做一双44码的鞋,而你的脚是42码的,怎么办?你是要物尽其用做双44码的鞋呢?还是想让鞋合脚,宁愿只做42码的鞋,为此舍弃余下的材料?

的确,那块牛皮能做一双44码的鞋,可关键是,你愿意做吗?做出来你愿意穿吗?如果你的答案是“不”,可见,物尽其用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

那么,人尽其才呢?

人们总是爱说:人是感情动物,可是,从小到大,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绩效时,参照的往往只是他的能力,却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他的情感。

以他的能力能做到的事,他就一定愿意去做吗?

他有天籁的嗓音,可也许,他并不爱唱歌,却宁愿画画;她天生丽质,是个美女,可也许,她并不喜欢演艺界,而宁愿在实验室做实验。

但也有时,他们分明是愿意做某件事的,就像童晓军也是愿意听从朋友的劝诫,愿意“更上一层楼”,却由于某些性格上的“缺点”使自己举步维艰。我们难道不应该帮助他们克服缺点,鼓励他们取得更大的成功吗?

有时,“钢铁”也许就是这样炼成的。但是,我们是否也同样理解并接受“钢铁”就是这样“炼”不成的呢?甚至:“钢铁”被炼成了“橡胶”?

这样也可以?!

是的,当然——陶渊明如是说。因为他就是把钢铁炼成橡胶的人。

把钢铁炼成橡胶

40岁时陶渊明任彭泽县的县令,一日,他的上级要来“莅临指导”,下属提醒衣冠不整的陶渊明应换正装迎接,结果,陶喟叹了一句:“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竟自辞官而去。

后人在称赞他的气节时,可曾知:在陶渊明说这句话的八十一天前,这个彭泽县令可是他自己走后门托关系去求来的,难道换正装见上级比走后门求官更伤自尊吗?

而且,陶渊明并非只做了这一次官而是四度为官,分别在他29岁、36岁、39岁和40岁。如此,难道我们没有疑问吗?既然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却又怎么会“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呢?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揭晓了个中曲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原意即是指“自己”,本我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获得满足,个体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故而,自我是社会化的本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是由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即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人格结构中的三个层次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各行其责,分别代表着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按快乐原则行事,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本能冲动能够得到满足,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超我追求完美,代表着人类自我完善的精神追求,是“道德的人”。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三个“我”,陶渊明自然也不例外。

他在《感世不遇赋》中抒发了他“大济于苍生”的抱负。这是陶渊明的“超我”和“自我”在表态。无疑,这时候是这两个“我”掌控着话语权。当“超我”和“自我”占优势时,陶渊明满怀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于是,做官成为必然的选择。问题是,在他为官的日子里,他“性本爱丘山”的“本我”是那么的不快乐,以至于,渐渐地,做官成了一种束缚,甚至是折磨。当“本我”难以承受为官之重时,陶渊明便又选择弃官或离任,回归田园。随着三个“我”的此消彼长,陶渊明时而仕时而隐,如此这般反复折腾了四次,终于热爱田园生活的“本我”稳稳地掌握了领导权,再没有动摇。此后23年,虽生活困窘多难,也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有意思的是,陶渊明弃彭泽令而去的那一年刚巧是40岁,仿佛是为了印证“四十不惑”这句古话。

三个“我”如影随形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本我、自我、超我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块流的情形下炼成的。如果三个“我”朝三个方向“拔河”,彼此又势均力敌,你便一会东一会西一会南,表现得“朝秦暮楚”,那只怕除了“力气”你啥也没炼出来。

但是,若其中一个“我”的力量强大,足以牵制住另两个“我”,那么,就算你炼不成钢铁,也可能“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炼出了别的什么成果,正如陶渊明,虽然他未能实现年少时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却成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以他优美的诗文而名垂青史。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实,三个“我”的身影随处可见。你不会斜躺在办公室的沙发上,无论那沙发多么舒服。那时的你就是“自我”,希望自己举止得体,恪守现实原则。同样,除非待客,你也不可能西装革履、正襟危坐在自己家的沙发上,因为那时的你是“本我”,在乎的是舒服、安适,遵循快乐原则。

三个“我”也体现在我们的三“观”里。超我体现在我们的道德观和世界观里;自我体现在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里;而本我则体现在我们的生活态度里。用德育培养超我,用教育养成自我,而本我的觉察和调节,需要的则是心理学的专业技能。

只是,德育和教育都适合在个体青少年时期完成,因为人格一旦成熟定型就有其稳定性,对外来的信息会根据自己的三观有选择地吸收,逆耳的“忠言”可能直接就进入了回收站。

需要注意的是,三个“我”是自行其责的,所以,我们介入的方法也要有针对性,如果用德育去调整自我,或者用教育去调整本我,无论出发点是多么良好,言辞是多么正确,效果也将微乎其微。比如:当一位女子穿着晚礼服去参加宴会时,穿高跟鞋有损女性健康的劝诫是不会促使她换上平底鞋的。

所以,有时旁人随意的一句话会令我们醍醐灌顶,也有时,专家的长篇累牍却让我们感觉听起来很美,做起来很受罪。

当我们了解以上这一切时,再来看童晓军的案例。童晓军是个社会适应良好且生活快乐的人,除了因欠缺做大事的毅力令他不安,他并没有表现过更多更大的困扰。那么,在我们竭力想要强化他的毅力前,童晓军需要对自己有个清晰的自我觉察和自我认识——是他的价值观告诉他,他应该做番大事,还是他的生活观告诉他,只有做成了大事才能令他快乐?或者两者是一致的,又或者,两者相反。而他的生活态度是:小事中才有真趣味。

分清超我、本我、自我各自的目标和差异后,可借鉴心理学的评分法来厘清三股力量的强弱。如,当“自我”认为应该做番大事时,以一点都不想作为0,以愿意全身心去实现为100,评估你自己的愿意为多少分;

如果“本我”认为做小事时的自己最快乐,以做小事完全不快乐为0分,非常快乐为100分,评估自己的快乐指数为多少分。

以此类推,给引起你内心冲突的几股力量一一评分,而分数最高的显然就是你内心的最强音。

选择最强音并不意味着冲突消失,也不意味着最强音不会变弱,任何选择都只是基于当下的一种选择,所以,当以后你想改变自己的选择时也不意味着这时的选择是错误的,而只是说明,你离“不惑”还有那么一段距离。

人生的路没有对错,无论做大事还是做小事,给你最小烦恼最多快乐的选择就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