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作为商业符号的卡夫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作为商业符号的卡夫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前几乎默默无闻的卡夫卡,在他去世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征服了世界,他的影响遍及世界各地,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最后几乎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流行符号。“全世界都把‘卡夫卡’用作‘商标’,用来标识现代世界的恐惧和复杂性。”其实何止是标识现代世界的恐惧和复杂性,还标识现代世界里其他的一切,譬如悖谬、荒诞、空虚、恋情,甚至房子、家具、装饰等。“今天的任何一种文学语言都明白形容词‘卡夫卡式’或副词‘卡夫卡式地’是什么意思。”“卡夫卡主导着一切!”“卡夫卡之后,所有文学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了。”虽然不能说世界已经都变成卡夫卡式的,但卡夫卡式的已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说重要特征之一了。

在当今中国房地产的热浪下,卡夫卡竟然成为了北京某住宅区的名字,这一定是卡夫卡始料未及的,也使所有关注和研究卡夫卡的专家学者感到惊愕。我们知道,卡夫卡一辈子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他几乎一直住在父母家,只有过几次短暂的租房经历。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妻子、孩子,当然还包括房子,这在卡夫卡一生都只是一个梦想。卡夫卡虽然有过几次恋爱的经历,但他最终没有成家。而他有一次几乎马上就要和菲利斯结婚了,却因为他们原来租定的房子,房东又租给了别人,致使他们不得不又将婚期拖延下去。而这一拖延,卡夫卡便失去了结婚的信心和勇气。

卡夫卡因为没有房子而延误了结婚,如今北京朝阳区新建成一住宅区,取名卡夫卡公社。我想这个卡夫卡公社一定成就了不少新婚的夫妻吧。卡夫卡公社总占地16283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31038平方米。卡夫卡公社由3栋9层一14层板楼组成。卡夫卡公社北至朝阳北路,西至黄渠东路,南至代征绿地,东接3万平方米大型综合超市,是集公寓及配套商业、社区配套为一体的现代、个性化建筑。卡夫卡公社占据优越的区位、便捷的交通、日臻完善的生活配套等先天优势,并在建筑规划、套型设计、景观营造、工程施工、设备配备等多方面精心雕琢、细致考究,决心将它打造成一个现代感、高品质、全跃层的公寓社区。2010年,一个时尚的、炫酷的现代建筑矗立在这里。此地区为东部新的大型居住区,大环境发展前景看好,是CBD白领阶层的最佳居住地区。

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得有自己的家具。于是,苏州出现了一家家具厂,取名叫“苏州卡夫卡家具有限公司”。苏州卡夫卡家具有限公司是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家具企业,该公司主要生产床垫,追求高品味、高质量、沿袭传统工艺手段,风格纯正,用料考究,款式新颖。公司致力于产品质量,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己任,以市场为先导,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以优价求市场,以管理求效益,以诚信求信赖。卡夫卡家具凭卓越的品质和超然的韵味,尽情演绎欧式家具的尊贵、典雅。目前卡夫卡家具有限公司在全国众多大城市(上海、北京、天津、济南、南京、杭州、宁波、无锡、南通、扬州等)建立了销售网络,并批量出口美国、法国、日本及澳大利亚等国家,是国内著名的床垫企业之一。该公司倡导睡眠文化,“您想要健康的生存,需要注意科学的饮食;如果您想要成功的生活,那您就必须关注睡眠,因为睡比天大,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大脑、优良的心智都离不开优质的睡眠”。

床对于卡夫卡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个病人,卡夫卡有很多时候是在病床上度过的。但卡夫卡却一直没有很好的睡眠,他患有失眠症。提起失眠,他说:“在失眠背后,也许只隐藏着对死亡的巨大恐惧。我也许害怕,灵魂在睡眠时离开我就再也回不来了。也许失眠只是对罪恶的清醒意识,害怕迅速受审判的可能性。也许失眠本身就已经是罪过。也许,失眠是对自然的东西的反抗。”卡夫卡总愿意将身体的疾病赋予太多精神的内涵,并且总在寻找疾病的根源。由此看来,一个人睡眠的好坏其实跟床并没有必然的、直接的联系,而跟精神状态密切相关。就卡夫卡而言,情况的确如此。

如果没有自己的房子和家具,我们可以住公寓。于是,我们发现在厦门有一家客栈,取名“卡夫卡客栈”。该客栈坐落于福建省厦门市环岛南路曾厝坡社128号,又名“海边的卡夫卡”。该客栈提供舒适大床房:158元(平时价)[空调,电视,独卫,无线网络,限住2人,多住一人加30元。]景观大床房:168元(平时价)[空调,电视,独卫,无线网络,限住2人,多住一人加30元。]海景大床房:238元(平时价)[空调,电视,独卫,无线网络,限住2人,多住一人加30元。]海景家庭房:258元(平时价)……厦门的这家“海边的卡夫卡”显然与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有些联系,与布拉格的卡夫卡却相去甚远。

无独有偶,台中市有家旅馆也取名“山上的卡夫卡”。据创意者说,当初设计这个名字纯粹只是同村上春树开个玩笑,而起了这个念头,没想到后来真的取了这个名字。其实多多少少也是觉得好玩,如果没有办法好玩地去做,或者是为了好玩去做,也就觉得无趣更没有必要去做。所以他们是为了好玩而做,并且秉持着要做就做得与众不同的信念去做。他们精心设计的室内的装置艺术,不假他手的布置摆设,其目的是提供令人不停玩味的空间与每个人分享。在这里,好玩与有趣成为了当下卡夫卡精神的最重要特征。

至于卡夫卡书店,国内曾有过数家,随着大型书市的出现,网络书店铺天盖地地发展,小型书店纷纷倒闭或改行,另图发展。大约在十几年前,成都一条僻静小街(仁厚街41号附2号)上,开了家“卡夫卡书店”。四川作家何大草饶有兴趣地回忆了这家书店的开张和关闭。“老板是个年轻、漂亮女诗人,因为爱书而卖书,橱窗里供着卡夫卡的脸部素描,书架上盛满了曲高和寡的书籍,还贴了名家的照片、手稿以及手稿的复印件。店堂往里走,还有一屋,有沙发、茶水,可以小聚,摆龙门阵。开张的时候,老板送了每人一本罗伯・格里耶的《重现的镜子》……”书店老板是女诗人唐丹鸿。有人问老板为什么给书店取名卡夫卡?她说,这个名字看起来很对称,而念起来口感很安逸。这样解释卡夫卡真是又轻松、又有趣,只是离卡夫卡的精神似乎很远。“卡夫卡书店”曾经兴旺过一阵子,但后来去“卡夫卡”买书的人日渐少了,后来终于在冷清中关了门。听说,“卡夫卡书店”的女老板改行去拍电视,还获了几个奖。再后来她远嫁以色列,在那里过着平静的相夫教女的生活。看来,偶尔关注卡夫卡容易,长久地、一辈子关注卡夫卡绝非易事。

近日,一个名为“卡夫卡诗歌书店”的网络书店在网上红火一时,当然,这个书店与当年诗人唐丹鸿开的那家书店没有什么关系。卡夫卡诗歌书店于2006年6月4日正式开业。这是一家诗歌书店,是一家网络化的诗歌书店。走进卡夫卡诗歌书店,你看见的必是和诗歌相关刊物和书籍。卡夫卡诗歌书店采用标准电子商务流程, 所有步骤,一键敲定,免去你到书店或者在其他非专业网络书店淘书的诸多冗杂和琐碎。然而,我们知道,卡夫卡其实很少写诗,几乎从来没有发表过诗歌作品。这家书店为何选取这个店名,大概是看中了卡夫卡所代表的创新意义、弱者意义、少数文学的意义,当然也不缺乏商业的意义,

在云南昆明,还有一家卡夫卡书屋。在昆明城的酒吧一条街文林街上。紧挨着,隔了一堵围墙,是云南大学会泽院。要进到大树森森的大学校园,得顺一斜坡下去100米。这样一个幽僻安静的尽头,便是“卡夫卡书屋”的所在地。书架上、地台上码放着各类图书,装饰成各种造型。临窗及门外长廊上,白布伞下,沙发木椅横陈。书屋除了卖书兼经营咖啡、红酒、西点等。老板是位70后的女性,名叫张颖。她说就想弄个好玩的地方,歇歇心。这想法与lO多年前诗人唐丹鸿开“卡夫卡书店”颇为相似,只是年轻的书屋主人似乎不太了解成都那家卡夫卡书店的兴衰往事。在这个人际关系孤独而陌生、竞争激化、感情淡化、人与人难以沟通的时代,无论是卡夫卡书店,还是卡夫卡书屋,都在引领我们一点点远离卡夫卡笔下的那个世界,享受一片内心的宁静与闲适。这里的卡夫卡离卡夫卡的时代很远,与我们现代生活却很近。

将卡夫卡及其作品改编成戏剧,自然并非纯粹的商业行为,这里具有更多的艺术探索和实验的意义。20lO年9月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在北京方家胡同46号黑方剧场上演了由香港导演陈恒辉执导的《卡夫卡的七个箱子》。话说卡夫卡临终前要求他的朋友布罗德,烧毁他留下来的七个箱子。这七个箱子,装满了卡夫卡的著作,是他留下来的文学遗产。面对七箱手稿,布罗德如何选择?究竟是选择与卡夫卡做朋友,还是与文学做朋友?该剧将卡夫卡的作品分类为七个箱子――父子之箱、审判之箱、动物之箱、爱情之箱、寓言与格言之箱、迷宫之箱、梦与死亡之箱,分别以卡夫卡的小说《判决》、《在流放地》、《变形记》、《给密伦娜的情书》、《小寓言》、《马戏团顶层楼座》和《饥饿艺术家》为基础进行舞台演绎。该剧运用戏剧形式,配合多媒体录像、破格的实验音乐、强烈的舞台意象及独特的演出风格,把卡夫卡的作品意念,化为一个“舞台形象”。当然,舞台上的卡夫卡及其作品其实是戏剧艺术家心中的卡夫卡。编导希望观众走出剧院后再去用心读读卡夫卡的作品。

卡夫卡与如今风行的网络文学也有了许多联系,虽说这不是纯粹的商业符号,但与商业广告不无关系。早在2006年就有某位自称“黛秦”的年轻女子在天涯真我版上发了一篇名为《中国的卡夫卡――性感与残酷》的帖子,她号称自己就是“中国的卡夫卡”,而且以大胆“露臀”积聚人气,并迅速走红。黛秦在帖中写道:“卡夫卡被大家深爱,只是因为他写了人们不可能写的文字,他用了人们从不曾用过的思考方式。只因为他的独一无二,还有文字里深刻的痛苦。我相信我足够称得上‘中国卡夫卡’。我理解得太深。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生命中的伤痕和伤痛。可能偌大的中国除我敢称‘中国卡夫卡’,没有人再这么说。没有人会想到自己与卡夫卡有什么相同。因为很多人都是肤浅的。很多人只理解表面的,不理解深层的。或者只愿意接受肤浅的,不愿意面对现实。”这位黛秦认为她与卡夫卡之间竟然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有生之年只想写一些很纯粹的文字,只想描绘一下心中渴望已久的自由和快乐。没有什么能阻拦我们义无反顾地去爱,没有什么能阻挡自由的天地自由的脚步”。

想来这位黛秦并不知道残雪,并不知道残雪对卡夫卡的钟爱,并不知道残雪与卡夫卡有许多相似之处,并不知道残雪对卡夫卡的阅读和评论,并不知道其实有很多人已经称她为“中国的卡夫卡”了。在香港也听说有位年轻的女作家叫韩丽珠,她被誉为“香港最优秀年轻作家”。从外表上看,像个细弱的少女,而她的文字,已被评论者用以与卡夫卡相较。因此,有人索性称她为“香港的卡夫卡”。这个“香港的卡夫卡”或许与布拉格的卡夫卡还有更多的相似之处。

卡夫卡从来都不愿意袒露自己的身体,他在众人进行浴的地方往往是唯一穿衣服的人;当然,他袒露自己的精神和灵魂,所以人们称他为精神的者。事实上,他正是害怕成为身体的者,而情愿成为精神的者。卡夫卡的确写了一些纯粹的文字,但是他并不描绘心中渴望已久的自由和快乐,他更多地是呈现这个世界的悖谬和痛苦,他从来就没有义无反顾地去爱,也从来没有放开自己自由的脚步。那些义无反顾地去爱,放开脚步走自己的路的人,可以是任何其他的人,一定不是卡夫卡。在卡夫卡面前,最好不要认为自己深刻而别人肤浅,宁可认为自己肤浅别人深刻,或许在卡夫卡那里,深刻原本就不存在。生活的真实,其实无所谓“深”或者“浅”。

卡夫卡的商业价值自然远不止以上这些。有份知名杂志竟然将中国作者的作品当做卡夫卡的小说推荐发表,并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在广州天河区天河北侨怡一街7号有人开了一家“南北东西卡夫卡咖啡屋”,据说生意不错。台北市有家咖啡店名为“海边的卡夫卡”,新竹市则有一家“卡夫卡咖啡店”。今天的布拉格,卡夫卡已经成了这所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来这里进行一次“卡夫卡旅行”。他们可以漫游卡夫卡曾经居住和工作过的地方,可以循着他昔日的足迹走遍布拉格的各个角落。他们可以走进卡夫卡快餐馆,和卡夫卡共进午餐,甚至可以吃到印着他的脸的巧克力。他们可以在街头随意买到印有卡夫卡头像的体恤衫,可以买到带有他形象的磁盘、木雕,以及各种各样与卡夫卡有关的印刷作品。在柏林甚至有一家“致菲莉斯情书”的咖啡馆,原因是那里曾经是菲莉斯接受卡夫卡情书的地方。但据说卡夫卡从未到过这座公寓,因此对这幢屋子充满了强烈的想象。卡夫卡的形象已经完全被市场化、商业化、旅游化了。美国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杰姆逊说:“在文化领域中后现代性的典型特征就是伴随形象产生,吸收所有高雅或低俗的艺术形式,抛弃一切外在于商业文化的东西。在今天,形象就是商品。”(杰姆逊《文化转向》,第130―13l页)对于卡夫卡形象而言,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的,不是作为作家的卡夫卡,也不是作为画家的卡夫卡、作为保险公司职员的卡夫卡、作为犹太人的卡夫卡,而是作为商业符号的卡夫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