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流动性过剩的再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流动性过剩的再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近三年来,我国对于“流动性过剩”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从银行业渐渐扩大到了全社会,但笔者认为对“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理解上的混淆使得各方在探讨问题时着眼点不同,不易达成共识。笔者试图从“流动性过剩”基本概念的理解上入手,对中国目前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流动性过剩 再思考

目前,经济金融界都在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但是,什么是“流动性过剩”?讨论中各方的定义不统一,蕴涵的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使得有些讨论不能深入。本文试图从概念的辨析入手,探讨“流动性过剩”问题。

一、“流动性过剩”提法科学性的商榷及其判断依据

1、“流动性过剩”概念的提出

“流动性过剩”的概念是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首先提出的。“……流动性相对过剩和经营结构调整,利率风险和流动性过剩已日渐显现……”,此概念提出后,一直被不断地引用,首先在银行界达成了共识,成为对银行巨额储蓄压力的一种替代说法。2006年以来,这一概念的外延被进一步扩大,成为整个经济界的口头禅,但要仔细追究“流动性”这个基础金融概念的本意,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概念并不是在所有的场合都适用的。笔者将在此对有些场合下这个提法的科学性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商榷。

2、流动性过剩还是资金过剩

(1)流动性过剩与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近来,经济学界纷纷出招,希望通过某些市场渠道来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但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明确一个概念,即:经济学界所说的“流动性过剩”到底指什么。笔者认为,经济学界引用“流动性过剩”其实是为了反映社会资金供给过剩的局面。而社会资金过剩的实质是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即产能过剩。理解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知道经济学界引用“流动性过剩”是不科学的,其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资金过剩”。

(2)“流动性”概念的专业性。流动性作为一个经济术语,属于金融术语的范畴。更准确地讲,它是一个银行术语,是一个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概念,它与“效益性”、“安全性”共同构成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三性”原则。流动性问题,其本意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方面的要求。对于全社会来讲,并不存在流动性这个概念。中国社会目前“钱多”的现象应该用资金过剩来定义更为合理。对于“流动性过剩”这个提法比较准确的措辞应该是“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3、商业银行流动性是否真的过剩

(1)商业银行为何关注“流动性过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存款增长速度过快,自从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以来,越来越注重经营的效益,这改变了以往对“存款立行”的单纯强调。这意味着中国的商业银行正经历着传统粗放式经营到集约式经营的机制转变。实际上,巨额存款成为“笼中之虎”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已开始成为困绕商业银行的一大问题,2004年以后这个问题尤其突出。“流动性过剩”这一新词汇代替了巨额储蓄“笼中之虎”的说法。

(2)“流动性过剩”的考量。目前,不少专家都提出了自己对于“流动性过剩”的判断标准。“流动性过剩”虽然体现在银行,但它却是由实体经济带来的,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存差”来度量。笔者比较认同中金公司的分析: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试图量化流动性概念的相关指标,包括中国货币供应量M1(现金和活期存款)、M2(M1加上定期存款)及新增存款与股市流通市值之间的比率。他将三个比率与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的比率相比较,得到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结论。其中,中国M1/流通市值为5(周边最高韩国为0.5),M2/流通市值为13.5,新增存款/流通市值为0.75(周边最高泰国为0.08)。中金公司主要用这三个指标来刻画中国的市场货币供应量与可供购买的股票之间的关系。其潜在的含义在于,经济中存在的可用于投资的货币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投资。而过剩的资金体现在银行体系则形成“流动性过剩”。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1、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体现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国民经济的基本运行体现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大环节。我国目前生产环节的深层次矛盾为粗放型经营的现状与集约性经营目标的矛盾,粗放型经营的一个标志性的现象就是重复建设。分配环节的深层次矛盾是投资与消费的矛盾,投资率高而消费率低。交换环节的深层次矛盾体现为供需结构不合理,我国目前供大于求的商品达到了70%到80%。而消费环节的深层次矛盾为国内购买力不足。不仅如此,供应商的产品供给结构和居民商品需求结合也存在严重的不匹配问题:一方面低附加值产品充斥市场,而居民对这类商品处于充分消费状态;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不足。国民经济的深层次矛盾导致社会资金过剩,而在国民经济运行中过剩的资金最终体现为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

2、金融改革不到位

金融改革滞后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错配,资产运用渠道单一。一边是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国内银行,存款一路攀升;一边是房贷、车贷、甚至企业大户贷款滑坡,有钱贷不出去。而我国目前分业经营的金融模式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渠道非常有限。2005年以来,“钱多得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怪病造成的“流动性过剩”之痛正在折磨着国内银行。“流动性过剩”还一度造成了货币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倒挂。

3、居民储蓄率过高

(1)收入差距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高达40%以上,甚至超过印度。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而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比较低,因而富人的存款倾向会更高。

(2)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中国目前的特点是,不仅富人储蓄率高,普通居民的储蓄率也很高。这是中国体制改革的特殊时期的特定结果,一方面旧有的福利体制被打破,住房的商品化、教育的产业化以及公费医疗成为过去式,都使居民把大量的收入存入银行作为养老金、医疗费用及子女的教育费用。

4、巨额顺差与货币超发也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当前比较普遍的观点是,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贸易顺差贡献尤多)是流动性过剩的重要成因。2007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试图遏制顺差过度增长,但外汇储备激增不减。这就意味着,由于央行需要发行基础货币结汇,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将在今年随外汇储备的增加而继续增长。这些增加的货币供给自然也首先会体现为商业银行的存款。巨额顺差导致了经常账户的巨大盈余,进而导致了过剩的储蓄,以及由过剩流动性带来的资产价格泡沫化。

5、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下降

银行超额准备金率2002年初为7.9%,其后逐步下降,2006年底下降到4.78%,该年9月份甚至还降至2.52%。引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几乎直线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商业银行两次不良资产的剥离,资产质量大幅提高。2006年底,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四大国有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大幅降至7.51%。相对于原来的资产质量,现在资产流动性明显增强。二是金融市场的深化、央行票据的大量发行,商业银行积累了大量变现能力强的非信贷资产(包括债券资产),又进一步提高了其资产的流动性。2003年~2006年末,全国商业银行托管的各类债券占当年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别为8.82%、10.81%、13.74%和14.98%。三是这些年央行大额支付体系开始运转,各银行内部的资金清算效率明显提高,为满足清算需求需保持的最低流动性规模明显下降。四是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上市后,对赢利性要求增强,各商业银行纷纷实现内部资金的集中使用,资产运用效率大幅提高,对所持超额存款准备金比例的要求在逐渐下降。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危害

过度的流动性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它既可能表现为高通货膨胀率,也可能表现为资产价格泡沫。

1、资产泡沫带来的金融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货币供应量(M2)比2005年增长了16%,同期CPI指数只上涨了1.5%。2006年多余的钱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而是大量进入了资产市场,导致资产(包括债券、股票、地产等)价格的上扬,并进一步形成泡沫。尽管泡沫在破灭以前是无法判定的,但房地产价格连番上涨,以及各种资金大量涌入股市进而引发“全民炒股”热潮,已经足够引起中央政府的密切关注甚至不安。各部门的一系列政策,因此也被称为“挤泡沫”,以避免泡沫愈演愈烈,甚至危害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乃至社会安定。

2、“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

“流动性过剩”首先带来的是资产价格的上涨。但是我们也要明确,资产价格膨胀也会导致通货膨胀。仅看到物价指数的稳定而不注意金融资产和不动产价格的上涨,很可能会导致货币政策过松,以致不能及时制止泡沫经济。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股票价格和不动产价格急剧上升,但物价指数却相当平稳,因而没有提高利息率、紧缩银根,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目前中国存在大量超发、但暂时沉积为居民储蓄存款的货币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过度发展(也可以是房地产市场的过度发展)很可能激活处于冬眠状态的沉积货币,暂时退出流通的货币将重返流通领域去追逐商品,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的复活。这一过程在我国已经显现,去年资产价格猛涨,而CPI稳定,进入2007年后,尤其是进入下半年,基本副食品价格开始上涨,通货膨胀已见雏形。所以,流动性过剩是通货膨胀的前兆,从流动性过剩到通货膨胀只是个时间的问题。

3、“流动性过剩”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一般认为,商业银行经营中“流动性”原则是为了抵御“挤兑”风险。而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症结之一就是资金不足,因此以往理解的“流动性风险”是流动性不足的风险。但目前来看,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的不是流动性不足的流动性风险,而是流动性过剩的流动性风险。过多的资金无处投放,货币市场上甚至利差倒挂,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这是2004年以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不曾想过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巨大的存差,反映为“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现状,这就产生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而利率风险是因流动性风险而派生出的风险。

4、“流动性过剩”导致的货币政策被动性

在金融市场充分发展以前,过多的流动性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引发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问题。为此,在经济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扭转,我国金融市场弹性还不够充分的情况下,需要回收流动性以防止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央行通过大量的对冲操作,为外部失衡条件下的经济创造一个相对较为平稳的国内货币环境,为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赢得时间,这是可取的策略。但必须看到,通过央行发行票据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对冲因巨额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增长,是不可长期持续下去的,应有一定限度。

四、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途径探讨

我们可以从宏观、微观等多角度、多渠道、多方面来缓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因为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因素来自多方,所以解决该问题不能仅局限于银行业,政府及社会其他部门应共同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

1、应改变信贷投向结构,大力开发中小企业和个人信贷市场

通过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规范金融生态秩序,强化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以保护债权为中心的规范有序的社会法律和信用环境,消化中国持续增长的国民储蓄。

2、商业银行应积极推行动态的流动性管理机制

综合考虑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经营部门应切实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经营模式;而管理部门应改变简单的指标分解的任务下达方式,积极进行动态的流动性管理,可以参考的方法有期限匹配法、资产组合法、综合法等。

3、鼓励、支持银行业的产品创新,调整金融产品结构,疏导流动性

要拓展商业银行的运作空间;发展货币市场基金,发展包括资产证券化,以债券为基础的衍生工具以及多种组合的利率、汇率产品和债券品种系列等新产品,发展公司和私人理财增值服务。发展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外的理财托管产品,逐渐改变商业银行的生存方式。

4、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调整金融市场结构

鼓励合规资金进入股票等资本市场,鼓励和扩大企业通过发债方式筹措资金,培养机构投资者,使之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建立统一的全国债券市场、多元化的市场风险配置机制,有效配置金融资源。

除了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和金融体系的改革,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更应有长远的眼光。中国的高储蓄率是“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长期的根本原因,而要改变目前过高的居民储蓄率,不仅要靠扩大居民的内需,更要增加居民可选择的投资途径。中国居民应该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和进口;但是减少储蓄就要求中国的改革更多地指向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医疗以及养老金体系。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储蓄率的下降绝非一蹴而就。

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在更深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均衡,只有从制度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结构性不均衡。

【参考文献】

[1] 黄达:金融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杨等:应对流动性过剩的两个基本战略[J].中国金融,2007(3)。

[3] 王自力、叶贸:流动性过剩难题及破解[J].中国金融,2007(4)。

[4] 张力群:资金流动性过剩、资本市场发展与宏观经济的稳定[J].中国金融,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