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特征与转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特征与转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近年我国城市化的迅猛推进,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社会公民的政治心理发生了一些显而易见的变化。而过渡型社区,这类既包含城市社区空间形态的特点,又延续着一定农村社区属性的特殊社区中,居民的政治心理在朝着成熟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迷茫,怀疑,失衡等心态,如何把握居民的政治心理,针对性地引导居民的政治行为,对于现实社会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转型社会;过渡型社区;政治心理;居民

当下,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之中。关于社会转型,主要是指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社会结构的转型,即从农业的、乡土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社会,向工业的、城市化的、开放的现代社会转变。主要表现为社会利益结构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整个利益格局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此时,新旧矛盾同在,政治的不稳定的可能性加大。而城市化则是转型时期的重要表现。作为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苏州市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将市区周边大量农村集体土地收归国有划为工业园区以振兴工业,于此同时大量安置失地农民的动迁居民社区随之应运而生,形成独具特色的过渡型社区。

“过渡型社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介于城市成熟型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的社区,这类社区既不同于现代城市社区也不同于传统农村社区,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类正在演变中的社区。而过渡型社区居民,这类由农民转换为“城市居民”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虽然在地域范围上搬迁至城市,但在心理角色上,却没能及时做好范式转换。他们既不同于那些一直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又不同于那些目前仍生活在农村的农民,他们的政治心理有其特殊之处。如果上述处于城市化进程中的群体无法得到良好的安置,那么在贫富悬殊、社会矛盾频发的今天,一旦发生,他们很可能会成为引爆冲突的炸药。正是基于对过渡型社区居民心理的独特特性,以及过渡型社区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对于居民安居和经济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和理解,笔者选择了苏州市工业园区较为典型的三个过渡型社区(金益新村,莲花新村和淞泽家园)的社区居民作为调研对象,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探究这类特殊人群的政治心理特征

一、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特征

(一)参与意识逐步提升,权利意识日益增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往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居民那种单纯依靠权威的依附心理发生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居民选择自主表达利益诉求,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使居民获得了强烈参与意识与权利意识。在以往农民时期对公共事务缺乏敏感度,而如今入住小区,随着公共物品多样化,小区事务复杂化,居民开始关注这些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公共事务,例如在小区公共空间的使用上,小区健身设施的布点、小区道路的维护,垃圾的处理,小区治安等问题收到居民的关注,同时,居民的主体意识增强,受访的居民大都表示对于乱丢垃圾、在草坪种植蔬菜、在公共空间养殖家禽、折断栅栏当进出口、公共空间堆放杂物、树上拉绳索晾晒衣物以及车库出租或住人等行为的反对。居委会也成了居民表达意见的重要场所。特别是如今网络时代的到来,新一代过渡型社区居民开始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到小区以及城市的公共事务中。这种参与意识是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正是通过这种意识的培养,促进公民对国家社会事务的关心,从而实现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这也正是我们在民主化进程中希望看到的。

(二)信任感与归属感相对缺乏

当下社会情境中,社会信任的缺失显得格外突出,特别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过渡型社区也不例外。在访谈中我们发现,随着由以往的左邻右舍相互熟悉的农村过渡到如今楼上楼下相互陌生的社区的转变,居民的信任感也随之下降,邻里间的交往淡漠。特别是外来人口的流入,更强化了居民的防备心理。在深层次交往上,邻里之间相对而言缺乏信任和安全感。通过调查可知,受访者中接近49%的居民表示很少或者从不到邻居家里串门,超过72%的受调查社区居民在长时间外出时不会委托邻居照看房屋,由此可见社区生活中普遍缺乏深层次的信任和交往过程中的安全感。关于社区的归属和认同方面,社区居民只是表现出一般程度上的认同和归属感,而没有凝结成比较强烈的共识。调查中发现,参与问卷调查的社区居民中表示对所在社区发生的事情较为感兴趣的人数比例仅为38%,超过43%的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持无所谓态度,接近19%参与调查者表示完全不关心。只有一半的受调查者表示会有“小区是我家”的感觉。

(三)对传统的怀旧情结依然存在

由于之前在农村的社会网络建立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之上,使得居民内心有着保守、封闭的一面,主要表现在对同乡同族的人的和善和对外界陌生环境和人的排斥与警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民在成为过渡型社区居民后,失去了土地,缺乏相应的就业能力,生活相对贫困,突然“被”城市化的农民虽然生活在城市的社会空间之中却依然保持着农村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征,例如可以看到部分居民仍会选择在树上拉绳索晾晒衣物,在公共绿地上种菜养家禽,这些都是对以往农村生活的怀旧体现。同时,部分老年居民仍然有很浓厚的迷信思想,这种思想难以适应相应的制度变迁,而这些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引起其他居民的反感,影响了公共空间的使用,也对过渡型社区的管理带来一定困难。

(四)对外界的排斥与怀疑心理不容忽视

由于过渡型社区距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出租转让成本较低等特点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入住聚居,从而使社区在一定意义上成为由失地农民和外来流动人口共同组成的“移民社区”。这些流动人口在融入过渡型社区的过程中,大多是与当地居民形成了一种“房东—租客”的关系,外来人口在获得安身之地的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一定的额外收入,这似乎是一种双赢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其中也产生了一系列矛盾:失地农民的就业机会由于外来人口的流入而受到一定的挤压,在公共空间共享、公共资源的利用、社区治安等方面也与当地居民形成了一定的利益冲突,这使得当地居民对外来人口有着普遍的排斥感,在社区发生治安问题时也会首先怀疑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也对当地居民有所抱怨。而随着时间推移,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的碰撞交流,使社区居民的排斥心理逐渐凸显。失地农民恒居于此不得不面临转型之痛,流动人口客居于此同样感受到生存压力。

二、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的转变困境

(一)传统乡土意识根深蒂固阻滞市民意识形成

乡土情结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物,与土地和宗族观念紧密联系。在中国这样的千年文化古国的历史条件下,加之几千年来皇权社会强有力的政治社会化机制,传统的乡土意识世代延续。在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社会层面流动加剧,乡土情结也会不断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其相对稳定性,乡土意识的淡化总是滞后于社会改革与制度变迁的步伐。乡土意识体现为居民心中尚存的宗族意识、小农意识、伦理观念和传统生活习惯等的影响,加上重人治而轻法治的观念以及受以往熟人社会影响而形成的封闭保守的观念,都一定程度上阻碍过渡型社区居民意识向现代市民意识的转变。

(二)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造成居民“相对被剥夺感”增加

由于失地农民缺乏相应的谋生能力,收入相对较低,经济基础较薄弱,因此制约了居民政治心理的转变。在如今社会整体生活水平有显著提高的背景下,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导致了不同利益主体收入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基于经济分化带来的社会分化也越发严重。居民的社会地位下降,心理不平衡加剧,产生了严重的相对剥夺感。所谓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evition),是指“当个人把他的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相比较时产生的消极情绪,表现为生气、怨恨或不满。”过渡型社区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贫富差距较大,在生活水平、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也有较大悬殊,表现出仇富,嫉妒等不满情绪,这些由于自身经济能力薄弱带来的消极政治心理不利于居民心理向良性方向的转变。

(三)城乡二元分化的户籍制度阻碍社区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二元分化的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别纳入两种不同的管理体系,这种二元制度将市民与农民截然分割,制度背后所附着的是各种地位、机会和福利待遇等的不同。大部分外来流动人口属于农村户口,与属于城镇户口的过渡型社区居民相比,他们在劳动、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与本地居民相比都有着严重的失衡,由此造成了公民身份的不平等,并且延缓了城市化进程以及加大了人口管理难度,严重影响了过渡型社区居民群体中的外来人口的社区融入,阻碍其形成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对户籍制度进行渐进改革,消除这种制度带来的社会分割与身份歧视不容推迟。

(四)社区管理体制的“行政化”阻碍社区自治精神的成长

过渡型社区管理体制作为社区和谐发展的制度保证,关乎到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社会稳定。目前过渡型社区管理体制的一个很严重的缺点就是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居委会虽然在名义上是自治组织,但在本质上一直是作为政府的基层办事机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由此形成了“权力在上,责任在下”的不合理局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以往的“全能政府”向现代“服务性政府”的转型,以及社区民众的自治意愿、自治资源与自治能力的不断增强,这种管理体制所带来的弊端也愈发明显,严重阻碍了社区自治精神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在社区中通过不断的竞争、博弈形成多元主体合作共同治理的社区管理体制,促进社区自治机制日益完善。

三、过渡型社区居民社会心理转型的路径思考

(一)优化社区参与机制,提高居民政治参与效能感

提高居民的政治参与效能感,意味着让居民切实感觉到自己的参与是有意义的和有影响的。而这需要建立完善的参与机制与相关规则,将居民的政治参与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在居民与社区居委会间建立政治输入域输出的反馈机制,及时对居民的意见表达做出回应,调动居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加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社区居委会应该落实并健全例如社区事务协调制度,社区事务公开制度以及重大事项听证制度等,保障居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监督权。其次,将社区工作深入到每家每户统一也至关重要,居委会成员应该积极走入居民中间,了解民情民意,听取居民的建议和批评,并对相关不足之处及时改正,在居民对社区事务有误解时还应该做好相关宣传教育工作,以免引起误会与矛盾。最后,在不断完善现有政治参与形式的同时,新的政治参与渠道和参与平台的构建也不容忽视,利用好网络等最新平台,例如网上征求建议和议案、手机短信互动交流、电子信箱等,加强居民间以及居民与居委会间的交流沟通,建立有序政治参与机制,推动积极的政治参与互动,逐步提高居民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二)加强对民间社区组织的引导,促进居民自治

民间组织的发展对于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着重要意义,它是一个国家民主的深化与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指标。在过渡型社区发展民间组织,有助于为居民提供利益诉求与意见表达的渠道,加强本地居民与外来居住者间的相互沟通了解,提高社区整体的凝聚力。同时,民间组织还可以培养居民间的信任互惠,相互理解,关爱的品质,通过参与公共事务,增强居民维权意识与法律意识,提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居民的理性精神,从而逐步形成和强化积极的健康的政治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区居民情感、信仰等方面的需求。在操作层面上,可以引导成立例如业主委员会,社区志愿者组织,文化体育音乐类社团等,丰富居民业余生活,促进居民积极参与和自身利益切实相关的小区事务,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可见,在过渡型社区中,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密切居民与社区的利益关联是推进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有效手段。

(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平与正义

过渡型社区居民作为社会上一个相对弱势的群体,老年人口比重较大,相应的社会保障政策呈现城乡二元化。因此,有必要建立针对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及时将居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之中,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居民政治心理现代化提供公正的社会环境,避免转型期因财富悬殊太大而造成居民的心态失衡,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其次,过渡型社区居民从以往的农民过渡到如今的市民,文化水平与技术能力相对薄弱,就业能力欠缺,加之当下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失地农民再就业有相当的难度。因此,提高居民再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寻找新的谋生之路至关重要。在具体措施上,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就业培训,将他们纳入城镇就业统筹规划,针对居民的爱好与能力进行培训匹配;对于农民的传统产业,需要继承与发扬,通过对传统产业的创新,推向市场。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公平与正义。

(四)加强社区治安,推动社会资本的积累

过渡型社区的突出特点是居住人口组成多样,外来人口复杂,时有发生的诸如盗窃类的治安事件会加重居民的怀疑心理,加剧本地居民与外地居民间的心理隔阂。因此,一方面应加强社区治安的整治,严厉打击以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体扰乱社区治安的行为,对于进入小区的人员做好相应的登记工作,规范流动人口的日常行为习惯,从而消除本地社区居民安全感缺乏的政治心理,降低社区居民对外来流动人口排斥和防范心理;另一方面,应加强社区居委会以及其相关人员的存在观念和存在意识,通过社区事务的管理,社区活动的组织以及其他集体行为来增强其自身影响,扮演好社区居民之间“粘合剂”的角色,从而加强居民之间彼此了解和信任,在构建多元社会网络的同时推动社会资本的积累,进而走向以公民自我治理为主的“良治”。

四、结语

在当下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笔者通过“过渡型社区”这个也具有“转型”特征的角度,以亲身调查走访为基础,探究了几个典型过渡型社区居民的社会心理。在当下中国公民社会心理转型阶段,如何促进公民社会化,引导公民社会心理良性发展,是关于当下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期发展的重要议题,在目前相关学者对这个方面的关注度还不高的现状下,希望本文能为学术界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让更多的人关注过渡型社区,以及其居民的社会心理状况。

参考文献

[1] 陆学艺,景灭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1994:78.

[2] 胡琼.现阶段中国城市居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3] 王生坤,薛婷婷.“过渡型社区”的概念生成因素与存在的困境[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王亚亚.乡土情结的嬗变与农民工市民化的身份认同[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5] 亚当·库珀,杰西卡·库珀.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642.

[6] 杨华.从行政控制走向共同治理: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7.

基金项目:2012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782);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09CZZ007)——“城市化进程中‘过渡型社区’治理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訾凌寒(1991- ),男,安徽宁国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通讯作者:何华玲(1979- ),湖南永州人,苏州大学-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地方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