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引领 常教常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引领 常教常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因此,数学教学应重视有效的教学过程、手段和方法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小学数学问题中,体悟并提炼出新方法,发展和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一、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引导新发现

数学公式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一个探索并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如果处理得过于简单粗略,就会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新知的形成和公式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教学中应思考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采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使其掌握数学公式的推导方法。其中“操作——发现”的实践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但能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和数量关系,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操作活动能促进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很好地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让学生从做中学”,所以数学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操作感知,拓展视角,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来发现数学的本质和规律。

案例一: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首先让学生回忆圆面积公式推导时所用的“化圆为方”的方法,然后引导联想并通过类比,引出将圆柱切拼,转化为近似长方体的方法,紧接着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从圆柱体到长方体的转化操作,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全班交流时,学生提出了以下几种想法:(1)V=πr2×h;(2)V=πrh×r;(3)V=rh×πr。显而易见,这几种方法都是将圆柱体转化为长方体,再由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来推导出圆柱体体积的,而计算方法(1)是教材中唯一计算圆柱体体积的公式,此时我没有立刻进行总结,而是组织学生就三种情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三种方法解答的合理性,都是以摆放时与课桌接触的面作为底面积,乘垂直于课桌面的高,得出了同一公式的三种不同表达方式,明确第一种是常规情形的通用求解公式,而第二种和第三种是针对个别特殊情形的简易求解公式,这有利于学生在今后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简捷解答,对后两个公式我给予充分肯定,并请相关学生用教具演示,口述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出示“一个圆柱侧面积是37.68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求这个圆柱的体积”,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学生中有的用常规思路(根据侧面积和半径求高,再代入公式(1)V=πr2×h正确求解,还有学生利用公式(2)V=πrh×r解答,37.68÷2×3=56.52(立方分米),其中πrh即侧面积的一半。我再次组织学生操作演示并发现: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作为拼好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乘高——半径。课至此,全班同学将成功的快乐挂在了脸上。

二、在问题解决的反思中产生新收获

数学问题的解决总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应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对数学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康托尔说:“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教师要不断地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和思维挑战,使学生拥有足够的学习主动权,将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案例2:大正方形边长10厘米,小正方形长8厘米,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如图1)。

本题的常规解法无非是做些基本图形的加减拼合,即先计算梯形ABCE的面积:(8+10)×10÷2=90(平方厘米),再求出三角形CDE的面积:8×8÷2=32(平方厘米),接着求出三角形ABD的面积:(8+10)×10÷2=90(平方厘米),最后把梯形ABCD的面积和三角形ABD的面积合成四边形ABDE的面积,再减去三角形ABD的面积:90+32-90=32(平方厘米),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2平方厘米,或者先求出梯形ABCE的面积:(8+10)×10÷2=90(平方厘米),再求出直角三角形ABD的面积:(8+10)×10÷2=90(平方厘米),可以看出这两个面积中含有公共部分梯形ABCF的面积:由此得出SAFE=SCDF; S阴=SAFE+SEFD=SCDF+SEFD=SCDE=8×8÷2=32平方厘米,采用的是等积变换策略。而一般的教学过程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启发交流,讲评总结。至此问题虽然已经解决,教师仍需指导学生继续思考:解决问题的结果与图形中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数学本质究竟是什么?就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分别设疑、质疑、释疑。

首先,我将题中条件进行简化,即只在图中标出小正方形边长为8厘米,大正方形边长未知,仍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一时难以下手,一个个紧锁眉头,面露难色,纷纷议论,都认为题目缺少一个条件,无法解答。此时,我要求全班同学各自采用赋值法进行尝试解答,即任意设定大正方形的边长,然后用常规思路解答,并进行相互比较。很快,学生都计算出了相同的结果,大家表现出极大的惊奇:不管大正方形的边长怎么变化,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32平方厘米,正好是小正方形面积的一半。

一位学生提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一个多余条件。”多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我适时进行引导,出示了直观示意图(图2),即在同一幅图上画出好几个形状各异的阴影三角形,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问:“你能判断这样的阴影三角形有多少个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发现:这些阴影三角形都有一条边是固定的,那就是小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而阴影三角形的有一个顶点在一条方向固定的直线上,随着大正方形边长的变化在此直线上移动,而这条直线实际上就是变化后大正方形的对角线。学生明白了:“因为大正方形和小正方形相应的两条对角线是互相平行的,因此构成的所有不同形状的阴影三角形,它们都是同底(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等高(两条平等线之间的垂直线段都相等),所以它们的面积都相等。”有的学生还发现:如果把阴影三角形中那个不确定的点移动到C,那就是极端情形,此时阴影三角形的面积恰好是小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因此其他任何位置的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也都是小正方形面积的一半,即S阴三角形=S小正方形÷2=8×8÷2=32平方厘米。认真的思考,热烈的讨论,教室里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掌声,从掌声中可以感受到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思维能力提升的快乐。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