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学教师师德修养和建设的对策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学教师师德修养和建设的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中学教师师德修养对学生发展的意义,并深入探讨了目前我国中学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学教师师德建设的对策:一是强化师德修养价值意识;二是建设良好的师风;三是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

关键词:师德修养 存在问题 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4.048

众所周知,学校要为国家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一方面体现了教师本身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也严重的影响了社会道德素质水平。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强大,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熏陶下,其思想观念与思维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变化,甚至颠覆了我国的传统思想文化,社会道德水平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中学教师品德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也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中学教师队伍不能很好与社会新形势融合以至于出现影响教学的情况,因此开展师德建设的对策和研究很有必要。

1 师德修养的意义

1.1 加强素质教育的前提

教师是我国加强素质教育的主要力量,也是第一线力量,是教育改革的实施人员。也就是说,教师本身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知识界面的延伸,教育质量的加强,职业道德的提高,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教师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事业,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才为己任,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提升品德修养。这是我国素质教育进一步提升的关键与前提。

1.2 建设素质教师的需要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仅表现在教师的学历与职称上,也是其本身道德素养的表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由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决定的,而教师的核心素质也就是其师德。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由每一个教师构成,而每一个教师的核心素质就是师德。但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质量日益提高的今天,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思想也不断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出现降低的趋势,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我国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师师德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就是每一个教师师德的修养能否提升。

1.3 改善教育氛围的需要

学生的学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其老师影响。若是教师对教学质量不关心,对学生学习不关心,对教学内容不关心,必然会不断的加大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必然会影响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学生素质的下降。我国各个学校素质教育的进步,都要求教师师德的提高,同时,教师本身思想素质也是判断其是否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

2 师德修养的缺乏

2.1 教师价值观念的丢失

在新道德、新观念的冲击下,某些教师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社会,无法合理的解决功利与奉献、竞争与谦让等工作中的问题,传统观念正被严重的挑战。中学教师本身价值观念的失衡,导致其本身对自己是否需要遵守师德感到困惑。某些教师由于价值观扭曲,功利思想膨胀,最终导致了其行为上的不规范,影响了其教学质量、育人质量;某些教师在物质利益的诱惑下,其本身的功利心增加,用金钱来衡量其社会价值,最终因为金钱而丧失其应有的师德。

2.2 教师育人意识不足

古今中外,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存在某些教师只在乎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没有将学生的思想政治与道德品质放在心上,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做人才是每个孩子需要首先学习的。教师本身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是决定其能否很好开展工作的关键因素,换而言之,提高教师师德是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直接影响学生为人处事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无形中的影响,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

2.3 教师敬业精神的缺失

目前,社会上存在某些中学教师因为经济的影响,开展副业且将主要精力都投放在副业的经营管理上,放松了对自身敬业精神的要求。最终的结果就是其对待本职工作时,缺少耐心,不具责任心,严重的影响学生成绩。

3 师德建设的解决措施探讨

3.1 加强教师师德的价值意识

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教师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师师德的重要性,以至于没有自觉提高师德修养的意识。自古以来,教师这一职业存在的本质就是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根本意义。教书育人的意义就是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要提升学生思想观念等整体素质。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对教师师德教育与市场经济认识不足,认为这是两种不能共存的事物。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只将目光投放在教学与科研产品中,缺乏对教师师德的培养;另外,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教师师德修养的方法。只有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从教师自身的师德意识出发,来培养教师对师德意识的自觉性。

3.2 建设教师优良的师风

教师师风指的是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职业行为习惯。它是经过长期实践累积而形成的一种惯性处理事物的方式,在这一种职业中稳定的存在,这就是该种职业的行为习惯。教师行为习惯是其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学校要将优良教师队伍的建设当成是师德修养的最终目的。学校要将教师师德建设形成一种制度来进行,将教师师德的建设与教师业务水平的提升放在同样的高度。有计划、有内容、规范化的进行考核、审查。

3.3 建立教师师德规章制度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需要严格的规章制度来推进。学校结合其实际发展状况,结合《教师法》,目的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制定出符合学校发展,帮助学生成长的规章制度。比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责任制》、《教师综合考评制度》等。从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等方面对教师提出具体的要求,促进教师建立培养师德的自觉行为,利用考核审查等方式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4 结论

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的关键之一就是学校师资队伍师德修养的提高。目前,我国各个学校中都存在教师师德低下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出发,为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提出一系列措施。只有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才能从本质上开展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谢琳.师德修养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2]张运霞.如何推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社会主义研究,2003,(3).

作者简介:徐顺求,湖南省邵东县教师进修学校,湖南邵东 42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