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卫生类高职太极文化建设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卫生类高职太极文化建设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我校在体育教学内容改革中,把普及二十四式大极拳作为大学生的必修内容,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校作为卫生高职院校普及太极拳的必要性作了分析,并对太极拳的价值和意义等作了阐述,提出我院塑造太极文化的措施。关键词:太极拳;太极文化;卫生;高职

一、引言

太极拳是以动作舒展大方,缓慢柔和,外柔内刚,绵里藏针,享誉中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健康的需求,不仅要体现在身体上,更要体现在精神上,社会适应方面,这和太极拳习得过程中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相吻合的。2006年,我院根据卫生院校的专业特点对大一新生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课,主要以太极拳为主,身体素质练习相辅的体育教学模式。在学生中普及推广太极拳,让每位学生都参加太极拳学习,做到人人学会太极拳,人人都能传授太极拳。通过问卷调查,有60%的学生对体育教学内容普及太极拳持肯定态度,有70%的学生将选择太极拳作为今后健身手段,有68%的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了一定层次的理解,有88%的学生了解了太极文化并有近一步的学习需求。

二、我院太极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太极文化是以健身文化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在健身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修心养性的健心文化、人际交往的交流文化、品德培养的道德文化于一体的文化。我校是护理专业为主的卫生类职业技术学院,“厚人文,明医理,强技能,高素质”是我校培养人才的方针,女生人数达到了90%,其中护理专业学生比例达到了50%以上,体育课程的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我院学生是否被社会接受,能否服务社区,服务社会,也直接决定的医学类人才的全面性。我院普及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已经有几年的历史了,学生通过太极拳学习,不仅掌握了太极拳的基本知识和正确认识太极,掌握科学的练功方法。而且能够应用实践走进社区进行太极拳推广,服务病人,服务社会。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和医疗手段,根据病人的不同情况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动作,配合药物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培养全面的高素质卫生类人才的需要

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大部分是和病人打交道,这就决定了医学类学生不仅仅具有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还要具备一些民间简单易行医疗文化知识与技能。太极拳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理念。古人云:“修炼之为教。”就是说,修炼是一种教育。练太极拳不仅是要强身健体。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修身养性。通过太极拳本身内涵或外在的美育特点,加强练拳者美的教育,增强其个性、品德、教养的精神美,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让学生对中国武术文化所蕴藏的丰富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机构的需要。

(二)太极拳的健身健心性与卫生类高职院校育人目标一致

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文化,不仅仅重视人身体的健康发展,同样也很重视人的心理健康。让人们在运动中得到身体锻炼,在感悟中得到修身与养心情感陶冶。这是因为练习太极拳不仅仅需要全身各个关节、肌肉群活动,更要配合均匀的呼吸与横膈运动,并且强调人们在练习太极拳时尽量做到“自然放松”与“心静”,这样就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了良好的影响,从而给其他系统与器官机能的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人们对此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太极拳对人体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消化以及免疫系统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其次,练习太极讲究的是“身心合一”,通过太极拳动作的练习,不仅可以使运动关节、肌肉、呼吸、神经系统在等得到锻炼,而且可以调节人们的心理,使参加者心理更加健康。因此通过太极形式的运动,可以起到修心、养性、悟道、怡情等功效。我院培养医学类人才,在习练太极之后可以将此类健身保健方式传授给病人,这就更契合我校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类卫生类人才相吻合。

(三)有利于深化医学类人才的人文精神

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进一步加剧,高校培养人才越来越功利化,高职更是如此,具体而言就是:重技能培养,轻人文塑造,这已不仅仅是理工类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多高职院校因其特殊的人才培养特点这类缺陷更是严重,我校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基本上都是与病人打交道,这要求医务工作者具备高尚职业素养,学院一直重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塑造,从学院连续开展的人文讲坛到学院的“爱心天使”生命关怀队动人事迹,以及一些相关学院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医院,偏远学校进行公益卫生活动,但这些活动都由于种种原因人数和规模都受到了局限,太极拳依靠其特有的文化特点,恰好弥补了上述局限,同时,太极拳也是我院精品课程,是学生当中最为普及的体育项目,学生通过学习对自身身心的塑造,对提高我院整体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很大的益处。

(四)有利于丰富卫生类高职体育健身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体育项目越来越多的走进校园,但更多的昙花一现,学生真正作为锻炼手段的少之又少,浙江省每年的大学生体质逐年下降也有此方面的原因,作为卫生类高职院校,女生比例占到了90%,很少女生喜欢篮球,排球,足球这类的集体项目,太极拳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种局面,这是因为,太极拳场地要求低,没有器材徒手也可以练习,动作难度不大,太极的运动形式决定了运动强度不会太大,适合不同体质同学的要求,不像篮球、足球、排球运动项目技术相对复杂、运动强度较大,一般同学很难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容易造成体育运动效能感降低,不利于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五)太极文化有利于构建校园和谐人际关系

太极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天地与我同元”,以阴阳对立统一为核心,从而达到太极运动中的刚柔并济,开合相随、动静相宜、内外兼练的效果,使个体达到精神和物质、意识和形体的完美统一,揭示了人的一种生命状态,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和谐统一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应建立一种友好亲善、和平共处、互帮互助的平等关系。教师和学生是“和谐校园”的主体,因为“和谐校园”是靠师生共同去创造、去实现的。同时,师生是“和谐校园”的客体,更是师生也是“和谐校园”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逐渐认知太极文化中阴阳的和谐相处是我们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的普遍规律,太极拳中主张弱胜强的理论,只有“弱”才能变为“强大”,只有“弱”,才需要发展。

三、我院塑造太极文化对策

(一)制订我校太极拳发展规划

发展太极拳,弘扬太极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我校可成立太极拳发展规划领导小组,结合我校卫生类高职自身特点,内容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各部门职责,目标要符合学校实际情况。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搞突击、搞一阵风。

(二)加大校园太极文化的服务意识

太极拳作为古老的传统文化遗产,如果能与校园文化相融合,铸造新型大学太极校园文化将会相得益彰。我校结合卫生类职业特点把太极拳作为院级精品课程,通过每次校运会以表演项目形式参加各种大型活动的开幕式对校园太极文化进行广泛宣传。但是校内举办各种太极拳比赛还是比较少,虽然我们曾经拿到了省太极拳比赛第二名的好成绩,但是太极拳在服务社区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

(三)构建我校太极拳学研体系

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本校体育教师数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太极拳教学,所以每学年外聘很多外校教师,而对太极拳的研究仍是“人自身的主观体验”+“摸索”,这种研究模式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没有将现代化的科学手段运用到太极拳研究中。导致现在太极拳人才的培养时间漫长,且成材率低。我校应该系统地研究太极文化,进行太极拳学术研究、开展学术交流、培养各流派太极拳骨干力量。

(四)加强太极拳师资力量培训,制定适合卫生类高职学生的教材

师资是学好太极拳的首要因素,要想练好太极拳,必须有一批技术精湛、理论精通、教学有方的名师。学院由于师资有限,每学期都聘请了其他高校的教师共同参与普及太极拳,由于专业不同,拳术有别,限制了太极拳在我校的发展,对从事太极拳教学的教师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太极拳师资的整体水平。此外,太极拳在我校的开展仍处于不断探索阶段,现有的太极拳教科书对所要求达到的阶段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施和定向教学过程的控制等方面涉及很少,不利于太极拳研习者进行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太极拳师资培训和制定适合卫生类高职学生的太极拳教材。

(五)充实高校太极拳教学内容,不断革新教学模式

目前我校太极教学内容主要以套路教学、动作学习为主。使学生对太极产生了一种肤浅的认识,觉得太极拳只是一种普通的武术拳法,更适合老年人练习,这是学生对太极拳学习兴趣减弱的重要原因。这种教学模式只注重了动作的学习,练习的过程,忽略了对太极文化的铸造和弘扬。因此,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引入太极文化,对学生进行太极拳教学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太极拳所蕴含的古朴的哲学思想、深邃的审美意境和卓越的健身功效。可结合太极拳的自身特点,打破原有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采用如多媒体教学法、音乐情境教学法、动作反向教学法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达到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的目地。

四、小结

我院作为卫生类高职院校,虽然在普及太极拳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校园太极文化还不是很浓,有关太极拳长期发展计划几乎没有,在服务社区方面还做的不够,另外学校在太极拳的科研体系方面才刚刚起步,在塑造太极文化方面,要不断的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争取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全面的卫生类人才。

参考文献:

[1]舒键智,陈明清.试论太极拳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素质的作用[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2)。

[2]朱继华,程梅玲.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赵珍.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情绪紧张度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