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吴清忠的中医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吴清忠的中医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一名机电工程师改行做财务管理,台湾人吴清忠成功地转型成为一名商人,最忙的时候他曾身兼十多家公司的总经理和咨询顾问。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又使他毅然辞职,专门从事中医研究。

今年,一本叫做《人体使用手册》的养生书使吴清忠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在这本书里,吴清忠告诉读者该如何通过中医治疗疾病。上市不到一年,这本名字很有IT味道的书已售出40万册。如果你去搜索引擎查一下就会发现,它在网上同样火得厉害。

“你会在两年内掉光所有牙齿”

说起过去忙碌的生活,吴清忠列举了一些数字:一年365天,坐飞机的次数大约是100多趟,相当于平均三天一次,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

1990年,吴开始在大陆工作,大多数时间住在上海,主要在跨国顾问公司和投资公司担任管理职务。繁忙的工作,使他开始受到健康问题的困扰。首先是牙周病,牙齿经常疼痛,大多数的牙齿都可以摇动。他去看牙医,牙医警告他说,两年之内,他的满口牙齿可能都会掉光。

由于工作压力大,他的睡眠也很糟糕,经常失眠。他曾经找过几次西医,几乎所有医生都建议服用安眠药。但是他非常排斥安眠药,希望能尝试其他方法。

有一天吴清忠的太太帮他安排了一位中医推拿师陈玉琴,这是吴清忠接触中医的开始。在《人体使用手册》这本书中,吴清忠曾提到过她,书中的很多基本观念也都来自这位耐心的推拿大夫。

陈玉琴每周到吴清忠家治疗一次,每次的推拿过程中都会很详细地用中医的医理解释他的病情,再三告诫他必须规律地生活。

在推拿师的提醒下,吴清忠开始认识到,牙齿和睡眠的问题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健康隐患伺机爆发。可是由于工作繁忙,压力无法卸除,睡眠的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最严重时他曾一星期都无法入睡。他甚至一度产生恐慌,对健康完全失去信心。

最终,吴清忠接受了陈玉琴的建议,辞去了工作。压力一卸除,睡眠慢慢回复正常,除了每周一次的按摩之外,没有服用任何药物。六个月之后,吴清忠整个人的气色完全改观,从原来的苍白变成略带血色的红润,而且大部分牙齿都恢复了稳固。

研究活人比解剖死人难得多

这次的经历,使吴清忠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休养的6个月中,他特意买了许多有关病理和药理的书来阅读,并慢慢地了解了整个中医的逻辑,同时也认识了几位习医多年的气功师,常向他们请教医书中不明白的道理。

尽管不是读医科出身,但因为先前从事过机器人的研究工作,对人体的身体构造有所理解,长期的科学训练让他很容易就融会贯通。

于是,他和推拿师陈玉琴合作成立了一个工作室,有机会观察到更多的案例。在工作室工作期间,吴清忠的母亲患了皮肤癌,一度严重到出现了腹水。吴将她从台湾接到上海,经推拿师三年多的调理和生活作息上的改变,吴母的病变逐渐掉落,头上的白发也渐渐转黑。已经八十多岁的她,看起来七十不到,身体非常健旺。

吴清忠总结说,他和母亲的中医经历,以及在工作室中的众多病历,是他学习中医最重要的过程。大多数的案例,都是一方面利用推拿调理,另一方面则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协助患者处理康复过程中的每一个身体变化,慢慢把疾病去除。在这个过程中,吴验证了中医的许多理论,也慢慢建立了他自己的思想体系。

后来经朋友的介绍,他认识了复旦大学长期从事中医物质基础研究的费伦教授,对中医在科研层次上产生了更深入的理解。

经过长期以来对中医的研究了解,吴清忠将中西医作了对比。他认为,西医的研究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所有现象都能在解剖中找到答案。但是西医解剖的是死人,中医研究的是活体。许多经络的现象,在尸体上是不能看到的。例如,针灸穴位深度的认定,必须在活体上,凭着医生手感上的粘针感来决定。在死体上扎针,就不会有这种感觉。经络中体液流动的研究,在人死了之后体液立刻不流动,在尸体上根本无法观察。研究活人本来就比研究死人困难得多。

联系他以前所研究的机械、电子科学,吴清忠认为中医在科学化上做得很差,但又必须科学化。医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疾病,尤其是对慢性病的研究,在这么多慢性病都找不到痊愈技术的今天,中医仍是最有机会解决慢性病的理论之一。中医的科学化有机会提高慢性病的痊愈技术,当然必须发展。

在他看来,中医的科学化,又必须从诊断仪器的开发做起。传统的望闻问切难以确切地诊断病症,而通过仪器则可以明确。例如,中医的理论中,认为经络阻塞时,该经络会堆积较多垃圾。医生只能通过望诊,从望形来看出一个人的疾病倾向。但是在目前影像分析技术发达,完全可以利用三维摄影,加上人工智能,进行人体各条经络的垃圾堆积分析,这就比传统的望形要准确得多。

长期以来,大陆和台湾在诊断仪器上投入了很多力量进行研究,但是多数都是在经络的检测方面,在血气能量的检测方面明显缺乏。他告诉《望东方周刊》记者,必须同时具备血气和经络的检测,才能使中医诊断仪器形成系统。

同时他又认为,中医科学化的工作,不是中医界自身能够解决的。中医的养成过程,光是医术的学习和研究,通常就要花掉一个医生十年以上的时间。他们根本没有工夫从事科学的研究。

“中医的科学化,实际上是人体系统甚至是生物系统的研究,和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有大量的工作需要物理、化学、数学和系统学等各种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参与。”吴清忠说。

《人体使用手册》的问世

让更多人认识吴清忠的,应该是他的畅销书《人体使用手册》。

有读者这样评价他的书20年前如果你买了一部电视机,你会先打开说明书仔细查看注意事项,生怕把这个宝贝东西搞坏,今天你买了一部宝马跑车,肯定也会仔细查看说明,记得在多少公里做保养,多少公里换什么零件,生怕出错。可是,对于全世界最精密的仪器一自己的身体,你是否在很好地保养它呢?你的身体,也需要一本正确的人体使用手册。

在整个中医的学习过程,吴清忠一直在不断地记录自己的心得,并且在朋友有健康方面的问题时把心得寄给他们,这些文章愈积愈多,干脆将之集结成书,就成了《人体使用手册》。

这本书本来并没有出版的计划,一直在网上流传。如今,即使已经付梓,吴清忠仍然把这本书的电子版放在网上供人免费下载。

谈到现在的生活,他用“回归平淡”来概括。不用上固定的班,只做一些公司的咨询顾问,做中医的人体研究、写作,每天用―个小时回复网民在他博客上提出的问题。吴清忠说,现在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健康知识的传播者。

他认为,客观上讲,中西医各有优势,而且都在不成熟的阶段,如果西医真的成熟了,能够解决所有的疾病,中医不需要废,也会被市场自然淘汰。人为废除中医,是违反市场运行机制的做法。

“在所有慢性病都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的今天,在没有完全证实成功或失败之前,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决定中医的去留。多一种理论,就多一种解决的可能性。”吴清忠对《望东方周刊》记者说。

吴清忠找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医生朋友,在上海开设了一家针灸推拿诊所,同时也在筹资建立―个大型的慢性病调养中心,他希望把调养中心建成―个休息和学习正确生活习惯的场所。

他说他理想中的医院更像一个休闲旅馆,没有药味,没有穿白大褂的医护人员,有的是指导正确生活方式的健康顾问及义工,没有手术室,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教室和休闲设施;医生的处方除了经络的物理调理之外,还有“观念处方”,提供患者适当的生活建议,并帮助患者改正生活习惯。

他在他的书中写道“每一个人学会了正确使用自己身体的方法之后,未来的医疗费用应该极为低廉,希望有一天漫性病医疗服务不再是一种商业行为,而是社会最基本的公共设施,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和权利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