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3D电影《疯狂原始人》的当代文化寓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疯狂原始人》讲述的是一个好莱坞电影中常见的老套故事,一个原始人家庭在地震来临后寻找新家园的历险旅程,但其简单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哲理内涵。从个体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对话关系两个层面,探讨如何形象化地展示了当代人类所渴望的理想生活状态,即在和谐的现实生活中,充分实现个人的情感需求和生存价值。
《疯狂原始人》是一部采用原始人故事表现当代人类精神价值取向的优秀影片。影片通过克鲁家族从洞穴人向现代人的蜕变,展示了两个基本主题:首先,人必须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才能实现个体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其次,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之间,只有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才能构筑新的和谐家园,共同追求人类的理想和希望。
一、个体自我意识的遮蔽和敞开
个体自我意识是一种高级的人类意识,指通过独立的思考能力、判断力和创造力来实现个体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疯狂原始人》告诉我们:现代人和洞穴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拥有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现代人的个体自我意识是敞开的,他们能够通过发挥个体的这些潜力来充分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而洞穴人的个体自我意识是被遮蔽的,因此生活只局限于获取食物和躲避危险的群体活动,无法体现作为人的意义。影片中的“地震”是一个隐喻,暗指克鲁一家的个体自我意识从遮蔽走向敞开的过程。他们经过艰难的历险后打开了被遮蔽的个体自我意识,开始依靠自己的智力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克鲁一家到达新家园后,伊本幸福地说“我们改变了过去黑暗的规则,每个人都可以改变世界”。所以,现代人是一个性质意义上的概念,而非时间意义上的概念。
在影片中,有一组对立鲜明的比喻:“黑暗”和“光明”。“黑暗”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在字面意义上指洞穴中的黑暗;二是指重复、单调的洞穴生活是黑暗的;三是指洞穴人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这种状态是黑暗的。“光明”也包含了相应的三层意思:一是字面意义上的火种和太阳;二是对新奇生活的渴望;三是人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爸爸瓜哥和长女伊本之间微妙的紧张关系正是“黑暗”和“光明”的冲突,由此导致父女之间互不理解的爱。瓜哥出于保护的责任要求伊遵守规则,而无法理解伊本的内心追求。伊本认为所谓“规则”就是年复一年、永不改变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犹如山洞里的黑暗使伊本找不到自我,更看不到生活的意义和方向。影片中的人物可以分为三种:首先,伊本和盖代表了那些兴趣、爱好、个性要求被压制或束缚的人;其次乌噶、老奶奶葛兰、珊迪、坦克代表了没有自我、依赖他人判断的人;最后,瓜哥代表了那些奉行规则、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的人。经过“地震”的精神历险之后,他们都学会并找到了如何实现自我的空间。
盖的英文原名是Guy。在英语中,guy是家伙、伙计的意思。影片中的盖泛指任何一个能够独立思考并追寻生活意义的现代人。盖和坦克同时在岩石上“照相”后,他指着自己的“相片”说:“这是大脑,我想的很多点子都来自这里。”坦克看了自己的后,惊呼:“爸爸,我没有大脑”。盖不仅可以运用智慧的“大脑”挑战食人鸟而且内心充满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可以说,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实现自我的个体价值是作为一个现代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伊本是一个勇于探索新事物的女孩。她不满现状,试图挣脱旧生活的枷锁。克鲁一家在瓜哥的带领和保护下过着躲避猛兽、简单而反复的生活。伊本在洞穴家园中表现得格格不入,既不听爸爸讲故事也不和家人抱团睡觉,她希望抓住日落前的最后一道光线,还会勇敢地爬上高山去寻找悠远的号声。瓜哥认为住在充满“黑暗、单调、恐怖”的洞穴中也是快乐的。但在伊本看来,这种枯燥无味的重复生活“不叫活着,这只是没有死去。”她不断地追问生活的意义在哪里,“我们为什么在这儿?”。盖和火种的出现使伊本真正迈出了探索的第一步。影片中的“火”有特殊的文化内涵:“火”能照亮,即打开人被遮蔽的自由和思维能力。这也是伊本发自内心地愿意和盖在一起的原因——他们拥有共同的探索精神。
瓜哥,首先是一个充满责任心的好爸爸、好丈夫、好女婿,努力用强壮的身躯保护克鲁家族,但同时也非常顽固地命令大家遵守他的规则(不能有好奇心,不能黑夜出去,紧跟他的信号)。他和盖形成了鲜明的形象对比:瓜哥的身躯最强壮却是最后一个开启智慧的人;盖最瘦弱却新点子很多。“世界末日”的到来促使瓜哥完成了从洞穴人向现代人的蜕变。这一艰难而坎坷的蜕变经过三个步骤才完成。第一步,走进迷宫图——瓜哥沦为唯一的失败者。盖说每个人选一条路是走出迷宫最快最好的方式,这也是对克鲁一家的思维能力的考验。当其他人都努力思考并顺利走出迷宫路后,只有瓜哥仍然徘徊不前、四处碰壁,最后很无奈地吹响了求救号角。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依然坚守洞穴生活的思维模式,没有勇气迈开探索的第一步。第二步,陷入黑胶流——自我意识的觉醒。瓜哥非常痛恨盖的出现,在追打时双双掉进了涌动的黑胶流而无法脱身。盖想了法子,二人相互配合才靠鹦鹉虎脱离了黑胶流。此时的瓜哥终于认识到盖的“大脑”的重要性。第三步,乘着“太阳”和家人汇合——把创造力付诸了实践。瓜哥通过两次表现充分实现了自我的个体价值。表现之一:太阳近在眼前,地震却再次阻断了他们前进的路。其他人都很无助时,瓜哥坚定地说一定要到达太阳的彼岸。此时,昔日看他不顺眼的葛兰也对他刮目相看。瓜哥甩开强健的双臂成功地把他们都抛到了对岸。表现之二:强烈的地震再次来临,瓜哥单独留在“旧世界”。他第一次做到了用燧石取火,不再逃避猛兽、寻找山洞躲藏,而是运用智慧和鹦鹉虎一起飞向彼岸。在飞越的途中,他救了坦克的宠物道格拉斯,还有以前和他抢夺鸵鸟蛋的连尾熊。有网友说,这一段如果采用瓜哥在之前发明的跷跷板飞跃到对岸更会相互照应。其实,导演如此设计更能展示瓜哥的智慧和创造力。盖说此时的瓜哥“抓住了阳光。”
“火”和“太阳”含有照亮、启蒙的意思,即照亮洞穴人的“黑暗”,打开自我遮蔽的理智,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个体自我意识。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一文中曾说:
启蒙就是人类脱离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指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的座右铭。(“技术理性”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指行动只以功利性的效果为目的,忽视人的情感需求和精神价值。)
康德所说的“启蒙”并非指由某些圣人来启迪蒙昧的大众,“启蒙”的本质是揭开自我遮蔽的蒙昧,敞开每个人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盖说“我有一个梦想,一个任务,一个活着的理由。”他是从个体自我的角度探索生活的方向和意义。对于历险后的克鲁家族来说,伊本最终找到了实现个性需求的空间,瓜哥能够独立思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而带有依赖心理的乌噶、葛兰、坦克和珊迪也都有了自主的判断能力。由此可见,如果一个人没有个体独立的自我意识,那么他最终会被快速发展的社会(犹如影片中地震的来临)所淘汰。当今世界是一个现代化进程日益加速发展的全球化社会。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也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很多发展中国家)主要按照技术理性的原则来实现社会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在以技术理性①为主导的当代社会,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物质财富,但它是把人作为标准统一的“类”来看待,从而压制了人的个性需求和情感价值。在影片中,伊本所表现出的鲜明的独立个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后来每个人都拥有了追求理想的自由,呼应了人们渴望实现个性要求和自我价值的心声。
二、主体对话的和谐关系
在《疯狂原始人》中,地震的降临不仅使克鲁一家敞开了被遮蔽的个体自我意识,而且调整了人与人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紧张关系,找回了彼此之间的爱,在主体之间形成了新的和谐关系。在这里,所谓“主体”是指“不完整主体”(“不完整主体”是国内学者刘建军先生根据传统“人是主体”的弊端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传统理论中的“人是主体”有两个弊端:一是把人作为世界的中心,意味着人支配一切;二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无法说明谁是“主体”,人被看作抽象意义上的主体。“不完整主体”对“人是主体”做了重新阐释,任何需要他者的主体都是“不完整主体”。例如,“女”只相对于“男”才能确立其主体性。),即“任何有生命的‘主体’,都是需要他者的主体,既然需要他者,也就决定着任何个体意义上的主体都是不完整的主体。”[2]所以,“主体对话”是一个“不完整主体”和另一个“不完整主体”之间平等、互补的对话,形成了一种和谐关系。《疯狂原始人》形象地展示了这一关系的形成过程。
首先,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在洞穴生活中,瓜哥处于男性和家长的双重权力中心,所有人都必须听从他的规则和指挥。此时的家庭成员之间处于一种微妙的紧张关系:丈母娘葛兰看不起瓜哥;妻子乌噶虽然有时也提出不同的意见但都会被瓜哥驳回;严守洞穴规则的瓜哥和富有个性的伊本之间的冲突更会不断升级。瓜哥更不喜欢充满智慧的盖。地震的来临打破了克鲁一家的紧张气氛。历险的路途给家庭关系的重新调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实际上,这一关系调整是建立在个体自我意识的觉醒基础之上的。每个人都找到发挥个体潜能的空间后,同时也能尊重别人的个体价值。相互尊重的结果是原来的紧张关系变成了爱意浓浓的融洽关系。瓜哥和伊本找回了父女之间的爱,葛兰重新认识了转变后的瓜哥,瓜哥也开始欣赏盖的智慧并肯定了伊本和盖的爱情。在新家园的和谐关系中,每个人都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改变世界”的潜力。
其次,从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看。在影片开始,克鲁家族和外界处于对峙的状态:躲避猛兽的袭击,与抢夺食物的连尾熊等大战。或许有人会说,他们为了生活必须这样做。但导演设计洞穴生活的艺术目的并非要还原原始人的本真生活,而是为了和新家园的生活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新家园,壮大的克鲁家族阵容中,不仅加入了盖还加入了裤带猴、道格拉斯、连尾熊等。他们一起组成了友爱共存的大“家庭”。
在影片的最后是克鲁家族携手奔向太阳的感人一幕,构成了一幅充满阳光和希望的幸福图景。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一美好的图景象征了当代社会人们所渴望拥有的和谐环境。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人类在科学技术、医疗水平、教育观念,物质生活水平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层出不穷:未知病毒、经济纷争、战争冲突、生态环境破坏等时时刻刻冲击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人们渴望实现个体价值的同时也渴望生活在一个和平、稳定的和谐社会环境中。
“希望”是《疯狂原始人》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克鲁一家的新生活不再仅仅停留于为生计奔波的层面,他们的生活之“新”更体现在不断地追求美好的理想和希望。盖讲的一个故事形象地表明了人类对希望的憧憬:一只美丽的老虎(暗指伊本)和家人住在洞穴里,她跑到了悬崖上“听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走到悬崖边后飞了起来,乘着太阳飞向明天。“明天”既是一个目的地,也是一种希望。当人们想到“明天”时,内心会不断涌出希望的信念。“明天”会成为“今天”,但“明天”也总使人们在“今天”产生对新的希望的期待。从几部表现“末日-冒险-新大陆”主题的影片看,《冰河世纪》突显了动物们精彩的冒险瞬间;《2012》表现了人在面临地球毁灭时的恐惧之情;《疯狂原始人》则更多地传达了一种勇敢的探索精神,一种积极的正能量:追逐光明,追逐理想,永不放弃。
最后,《疯狂原始人》作为一部动画影片,在教育观念上也给予中国观众一些启示:首先,应该尊重并重视孩子的自主探索能力。其次,家长、老师乃至社会应该和孩子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另外,当出现矛盾时,如果只以家长们的价值观为中心却不考虑孩子的想法,会扼杀孩子的个性和生命力;相反,如果只以孩子的想法为中心却不考虑家长们的职责,会导致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双方应该站在平等的地位相互对话、相互尊重,既能保证孩子按照个性要求健康地成长又可以建立融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詹姆斯施密特编,徐向东等译:《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1)。
[2]刘建军:《人的本质和“不完整主体”理论及其运用》(J),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