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3年回顾性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应用于口腔修复3年回顾性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2009年7月~2011年8月制作的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共计1343单位进行定期观察,所有修复体自粘固之日起纳入观察随访。设定修复体戴入时为基准线,记录相关数据。完成检查后及时填写表格,各项检查结果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修复体平均观察时间为18个月。结果:观察的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出现了桥体折裂、崩瓷、脱落、基牙牙髓炎等情况,但未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国产;二氧化锆;全瓷;固定修复体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11-2033-03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口腔固定修复体提出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如何在满足修复体抗力和固位的基础上,将修复体的美学最大化是每一位修复医生需要重视的问题[1-2]。二氧化锆修复体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和较之金属合金修复体更好的美观性,随着CAD/CAM制作技术及国产氧化锆材料的飞速发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笔者对过去3年制作的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进行系统回访,对其制作、使用中发生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作为该类型修复体进一步的临床应用的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材料: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2009年7月~2011年8月制作的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爱尔创,沈阳,中国)共计1343单位,修复形式包括单冠(基牙为自然牙或种植体)、联冠、桥等。纳入本研究的患者人数为457例,其中男221例,平均年龄(54.5±12.3)岁;女236例,平均年龄(51.5±9.3)岁。所有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制作程序与烤瓷修复体类似,由5位高年资医师完成。除种植修复体外,基牙的制备满足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标准(牙合面制备厚度1.5~2mm,360°边缘终止线,斜面型边缘,宽度至少为0.8mm,基牙聚合角6~8°)。所有修复体的内表面均经过氧化铝颗粒(110μm,2.0bar)喷砂粗糙处理,调牙合后均仔细抛光、上釉,清洁消毒后使用3M玻璃离子水门汀(3MEspe, Seefeld,德国)粘固。

1.2 研究方法:所有修复体自粘固之日起纳入观察随访,每次复诊由专人负责。设定修复体戴入时为基准线,记录相关项目数据。在戴入及复诊时,每个牙位进行6个位置的牙周袋深度探诊、确认咬合接触是否合适、患者和医生使用数值评分量表评估修复体的美观性(例如修复体的形态、色泽等),数值评分量表评分范围为 0~10分(0表示非常的不逼真、10表示如同自然牙)。复诊时,特别检查冠边缘是否存在继发龋和其他失败的情况。完成检查后及时填写表格,修复体平均观察时间为18个月。各项检查结果使用SPSS软件(SPSS公司,美国)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修复体戴入时与复诊时各项指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经过3年观察周期,患者平均复诊次数为1.32次,每单位修复体最少复诊观察周期为12个月。复查中所发现的主要问题详细叙述如下。

2.1 修复体的折断:共计5例全瓷桥(22单位)在观察期内出现了折断,均为后牙区修复体,跨度平均为(38±5.7)mm,断裂部位均位于桥体与基牙的连接体部位,折裂面呈现不规则椭圆形,连接区横截面积平均为(7.5±1.2)mm2。折裂时间戴入3~15个月,平均7.6个月。经过折裂后对修复体的分析,采取增加连接体横截面积、加宽基牙边缘终止线宽度至1.0mm、适当调整对合牙牙尖、与技师沟通要求上瓷时保证二氧化锆基底的厚度的改进措施后,重新修复的全瓷桥未发现折断。

2.2 崩瓷:在观察期内,发现12例(14单位)崩瓷修复体,其中单冠9例、种植冠2例、全瓷桥1例,崩瓷发生平均时间为戴入后(12±3.5)个月,检查发现崩瓷区域均位于非功能尖区域,特别是下颌后磨牙的舌侧尖(8例),对于崩瓷区域较小的、无咬合接触的情况抛光后继续使用(10例),未再发现崩瓷区域扩大的情况,2例修复体拆除后改用无饰瓷内染色二氧化锆冠修复。

2.3 修复体脱落:在观察期内,有11例(11单位)修复体脱落,其中种植冠3例、后牙单冠8例,脱落发生平均时间为戴入后(14±2.7)个月。检查冠边缘均密合,未发现继发龋及牙周问题后,使用树脂水门汀重新粘固,后续观察未发现再次脱落。

2.4 牙周袋探诊深度和继发龋:修复体戴入时牙周袋最大探诊深度平均(3.43±0.78)mm,复诊时为(3.5±0.8)mm,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387

2.5 修复体基牙牙髓炎症:患者使用数值评分量表对修复体基牙的牙髓敏感度进行评估,在戴入时为平均为0.95±1.89;复查为0.51±1.31,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407

2.6 修复体美观性评估:患者使用数值评分量表对修复体美观性进行评估,在戴入时为9.1±0.9 (96.5%≥8分);复查为9.1 ±0.5(96.3%≥8 分),统计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367

2.7成功率:在3年观察期内,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总体成功率为95.5%(修复体保存在口内、未发生并发症)。

3 讨论

本研究对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在临床使用的情况进行了为期3年的临床的观察,修复效果满意,同时也出现了上述的一些问题。现在将对研究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下列讨论。

3.1 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失败的主要原因:近期对固定修复体临床回顾研究[3-4]均显示:基牙的牙髓炎症和修复体固位不佳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发现上述原因一共造成了41例单位的修复体失败,占所有失败修复体的75.92%,与其研究结果相一致。一项对金属基底固定修复体10年的回顾性研究[4]显示:修复体折裂破损率为3.2%;与之对应,本研究中对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3年的观察显示,修复体折裂破损率仅为2.6%,可见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具备金属基底固定修复体相似的强度和可靠性,其修复体折裂破损率极低、能够满足修复的临床要求。当然,更长时间的临床效果需要进一步的观察确认。

3.2 国产二氧化锆固定桥体折断的原因与分析:本研究中,共计有5例二氧化锆固定桥(22单位)出现了折断,断裂部位均位于桥体与基牙的连接体部位。对折裂面的分析发现断裂的桥体连接区横截面积平均为(7.5±1.2)mm2。国外相关研究[5]认为连接区横截面积为9mm2是最优方案,认为不仅可以提高桥体的美观效果还对基牙的牙周健康有利。亦有研究认为9mm2是大跨度二氧化锆修复体连接体横截面积的最低值[6]。某些对大跨度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的研究显示减少连接体的直径可能不会影响其2年的成功率[7]。但本研究中发现折断的连接体直径均小于9mm2,且折断的平均时间仅为7.6个月。从断裂面不规则的椭圆形可以判断,技师在上饰瓷以前对连接体进行了打磨修改。有研究认为,由于加工环节的瑕疵导致的修复体的严重破损中,全瓷修复体所受的影响远大于金属基底修复体[5]。所以在二氧化锆修复体上饰瓷之前,技师应使用显微镜检查基底是否有损伤、使用测量软件检查连接体横截面积是否符合最低要求。医生在二氧化锆固定桥的基牙制备中,也需要灵活采用加宽基牙边缘终止线宽度、适当调整对牙合牙牙尖、采用连接体无饰瓷等手段,以确保桥体连接区的横截面积符合修复体的抗力要求。医技之间良好的沟通配合是制作精良修复体的必要条件。但是不同品牌的二氧化锆材料之间连接区面积是否存在差异,仍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3.3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对牙周的影响:已有的研究认为固定修复体是导致基牙缺失和加剧牙龈萎缩进展的主要因素[7]。因为这个因素,在本研究中将基牙牙周袋探诊深度进行了详细记录,不仅可以观察戴牙以后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对牙周的影响,还可以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对比。在本研究中,未发现牙周探诊深度的平均值发生显著性的改变,这与Tinschert 等[8]的研究相同。

3.4 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对基牙继发龋的影响:在本研究中未发现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基牙出现继发龋。Sailer等[9]相似的研究发现在固定修复体戴入5年后约20%的冠边缘发现了继发龋。出现这种差别的可能原因主要是由于制作工艺的进步。本研究所使用的二氧化锆修复体主要采用CAD-CAM技术制作,相对于以传统的铸造技术为主制作的固定修复体,在边缘密合性上存在较明显优势,但这是否是唯一的因素还需要更多临床研究证实。

3.5 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出现崩瓷的原因:在本研究中,仅发现12例(14单位)崩瓷修复体,与以往对金瓷修复体的研究相比[10-12],崩瓷的几率降低了很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下面几种原因[10]:①制作工艺的改进,CAD-CAM技术可使加工的修复体的饰瓷厚度均一,有效避免了瓷层薄弱区域的崩裂;②饰瓷的热膨胀系数与氧化锆材料非常接近;③在后牙区,使用了大量的无饰瓷的全锆冠。同时,本研究观察的时间只有3年,相关的数据需要在进一步的观察中完善。

3.6 国产二氧化锆固定修复体的美学效果:二氧化锆修复体在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之外,兼具了美学的优势。正因为这两点,临床上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二氧化锆修复体。在本项针对国产氧化锆修复体的研究中,笔者发现患者对修复体的美学评估保持了一致的高度认可,这也证实了Sailer等[9]对氧化锆修复体的美学效果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见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的美学性能能够满足临床患者的要求。

4 结论

通过对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为期3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认为国产二氧化锆修复体在美学、功能和结构可靠性上能够很好的满足临床的要求;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需要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

[参考文献]

[1]Conrad HJ,Seong WJ,Pesun IJ.Current ceramic materials and systems with clinical recommend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J].J Prosthet Dent,2007,98:389-404.

[2]Molin MK,Karlsson SL.Five-year clinical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zirconia-based Denzir 3-unit FPDs[J].Int J Prosthodont,2008,21:223-227.

[3]Pjetursson BE,Tan K,Lang NP,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 rates of fixed partial dentures (FPDs) after an observation period of at least 5 years[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4,15:667-676.

[4]Tan K,Pjetursson BE,Lang NP,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urvival and complication rates of fixed partial dentures (FPDs) after an observation period of at least 5 years[J].Clin Oral Implants Res,2004,15:654-666.

[5]Zhang Y,Lawn BR.Fatigue sensitivity of Y-TZP to microscale sharp-contact flaws[J].J Biomed Mater Res B Appl Biomater,2005,72:388-392.

[6]Strub JR,Belser UC.Periodontal conditions in patients with crowns and bridgework[J].SSO Schweiz Monatsschr Zahnheilkd,1978,88:569-581.

[7]Koke U,Sander C,Heinecke A,et al.A possible influence of gingival dimensions on attachment loss and gingival recession following placement of artificial crowns[J].Int J Periodontics Restorative Dent,2003,23:439-445.

[8]Tinschert J,Schulze KA,Natt G,et al.Clinical behavior of zirconia-based fixed partial dentures made of DC-Zirkon: 3-year results[J].Int J Prosthodont,2008,21:217-222.

[9]Sailer I,Feher A,Filser F,et al.Five-year clinical results of zirconia frameworks for posterior fixed partial dentures[J].Int J Prosthodont,2007,20:383-388.

[10]Taskonak B,Yan J,Mecholsky JJ Jr,et al. Fractographic analyses of zirconia-based fixed partial dentures[J].Dent Mater,2008,24:1077-1082.

[11]Vult von Steyern P,Carlson P,Nilner K.All-ceramic fixed partial denture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DC-Zirkon technique. A 2-year clinical study[J].J Oral Rehabil,2005,32:180-187.

[12]Sailer I,Feher A,Filser F,et al.P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of zirconia posterior fixed partial dentures: 3-year follow-up[J].Quintessence Int,2006,37:685-693.

[收稿日期]2012-09-20 [修回日期]2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