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保护性耕作实施意义及关键技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护性耕作实施意义及关键技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中的基础产业,农业经济对国民经济效益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农业种植生产技术的改良更新更为关注,保护性耕作则是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技术,将其用于农作物种植中意义重大。本文以周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运用为案例,分析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与重点技术。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 意义 关键技术 周至县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升级,农业机械化生产种植成为新趋势,保护性耕作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得到广泛运用,其利用少耕、免耕的种植方式,耕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种子顺利发芽,且结合农药对病害防治处理。陕西省周至县引进保护性耕作已有一段时间,以该县耕作情况为“试验点”对象分析保护性耕作技术具有可研究性。

一、案例介绍

陕西省周至县保护性耕作项目核心区设立在九峰乡、尚村镇两个乡镇的15个行政村,同时已辐射到周围三个乡镇的16个村组,共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3万亩。今年共举办项目技术培训班6次,机具演示会4场,印发培训教材、宣传材料2.3万份。为了搞好项目区的播种和管理,“三秋”前,成立保护性耕作技术指导小组,由县农机推广站、农技站和植保站的技术骨干组成,技术人员实行包村驻点。主要工作负责秸秆粉碎覆盖、免耕播种、防治病虫杂草、机具使用情况、数据监测及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技术指导工作,为农业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保护性耕作实施的意义

根据陕西省周至县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运行情况看,其对于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改进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新型的农业种植模式为该县农业经济效益增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陕西省周至县目前农业发展状况看,保护性耕作实施后呈现出现的意义体现在:

1.减少劳动,节省时间。陕西省周至县保护性耕作仅需一次性作业则能实现播种,这与传统的多次播种相比,在劳动、时间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如:试验结果显示,陕西省周至县500英亩的土地耕作中,每年可节约30-40d的作业时间。不仅降低了农民的耕作劳动强度,也节约了作业时间。

2.优化土壤,根系生长。保护性耕作借助于先进的农机设备,在耕作时对土壤实现了均匀化处理,让土壤微粒的聚合效果更加理想,使土壤内部的营养成分充足丰富。如: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土壤中碳元素的释放,维持了土壤中足够的有机物质,让根系生长有更好的环境[2]。

3.抵抗腐蚀,保护耕作。新型的耕作模式中,作物残茬覆盖在土壤表面能有效控制土壤风蚀、水蚀等问题的发生。陕西省周至县农业技术人员对两块试验地对比分析,保护性耕作的试验田的残茬覆盖能让90%的土壤避免侵蚀。此外,该技术对于种植病害的预防处理效果也十分显著。

4.提升水质,维持肥料。水分的正常供应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条件,保护性耕作模式下土壤水分得到了合理调配。作物残茬可以让土壤的肥料、杀虫剂持续保存,避免肥料因雨水的冲刷而进入到地表。此外,对于土壤中存有的微生物,可通过农机化耕作分解处理,作为作物生长的肥料[2]。

5.降低成本,保护环境。早期由于农业耕作效果不理想,使得作物在生长期间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肥料促进生长,给土壤及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保护性耕作技术运用后,既能充分利用土壤资源,也防止了环境受到破坏。陕西省周至县引进该模式后,每年农业种植成本降低15%左右。

三、保护性耕作的关键技术

从陕西省周至县保护性耕作的实际情况看,农机管理站对此项耕作模式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在农业耕作组织上,或者耕作技术的培训更新上,陕西省周至县的农机化管理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笔者从陕西省周至县保护性耕作技术运用中总结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关键技术,对其它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性。

1.疏松土壤技术。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必备要素,为了防止土壤结构出现问题,则要对土壤采取疏松处理。该技术的核心是当土壤含水量达12%-20%后进行深松,深度控制在20-30 cm,每年5次左右。深松技术常用于小麦种植地的耕作,可预防土壤板结、处理犁底层,让自然雨水很快进入到土壤内部,有效降低了翻耕后土壤水分的蒸发量。

2.免耕播种技术。陕西省周至县的免耕播种技术运用在玉米、小麦两种农作物上。主要流程:联合收割机收获小麦垂爪式麦秸粉碎机进行麦秸粉碎同时铺撒秸秆免耕播种机播种玉米同时施肥化学除草防虫玉米生育期间浇水追肥[3]。这种耕作流程不仅彻底清理了之前作物剩余的残茬,且可以保持土壤里足够的水分、营养。

3.秸秆覆盖技术。秸秆覆盖技术要求了保护性耕作达到相应的标准,一般播种后秸秆覆盖率在35%以上,且保持一次性作业。该技术包括两部分:首先,小麦秸秆粉碎,农业机械一边收割小麦,一边把秸秆粉碎处理后抛撒田间;其次,玉米秸秆粉碎,其处理方式与小麦相同。喷撒是要保证田间的覆盖面积,通常覆盖率要控制在80%-90%。

4.地面灌水技术。地面灌水技术是服务于农田灌溉的新技术,在保护性耕作时要充分考虑灌溉作业的需要。把传统的灌溉渠道调整为小水沟内渗灌,陕西省周至县利用这一技术每100亩地节水率超过25%[4]。并且,对于农田的湿度也有很好的改良效果,增强了作物的抗虫害能力,在农业生长期间保护了农田环境。

四、结论

总之,保护性耕作是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新模式,在运用这一模式时需要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及营养成分的充足性。通过对陕西省周至县保护性耕作模式的运用情况,我们可以吸收到更多的耕作经营。

参考文献:

[1]付国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17(10):67-69.

[2]魏伟民.旱地玉米免耕系统土壤养分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9,21(8):13-15.

[3]郭书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0,25(13):30-32.

[4]刘平治.保护性耕作技术及其机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农机化研究,2010,31(14):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