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调动情感因素 激活语文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语文学科是关于我们自己母语的学科,应该说学生学习语文有一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是现在我们很多语文老师所反映的语文课堂现状却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很大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去,对语文学习很麻木,有点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就像在看电影一样。这样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课讲完了,似乎学生的这一阶段的学习也就结束了。其实,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十分危险的课堂,究其原因很重要的还是不外乎我们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回忆我们曾经的教学总是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实际上老师还是自觉不自觉地用自己的讲解,包办代替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我们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重课文的分析,轻学生自己的感悟;重视学生知识应用,以期能获得考试高分,轻视学生的精神触动。有时候虽然说我们知道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很重要,也做一点尝试,但也只是少数学生的突出表现掩盖了一部分学生的惰性,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只是一个愿望而已。这样导致学生积极性减退,依赖性增强,整体能力下降。那么怎样真正地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自己乐学、善学的课堂呢?我想我们还是要从学生的内心情感来入手,充分调动好情感因素,以此来激活语文课堂。
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情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需要有五种,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要满足学生的归属、爱、尊重和自我表现的需要。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对自身、对社会的价值。让他们在日常的语文生活中认识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找到自己的成就感。老师可开展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找到价值和自信。如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弥补他们的缺陷,从而让他们在体验语文过程中收获成就与快乐。
二、课堂上教师要以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影响感染学生
教育学上说教师是示范者的角色,因此教师的精神状态能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对学生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一个有亲和力的教师走进课堂能很快地将学生拉到课堂上来。教师积极活跃的精神要素能能动地调动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教师要正确地利用好自己的表情语言、体态语言,语调高低、语速快慢等因素影响学生。如妙语生花能让人为之钦慕;含蓄幽默,能引人入胜;蕴含哲理,能发人深省;激情飞扬,能动人心魄;沉郁有力,能诱发思辨……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情境在通常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深受广大教师认同的,情境的充分利用能更好地感染、熏陶和启迪学生,很多成功的经验就是很好的说明。教师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课前利用多种视听手段让学生进入情境。如老师做讲授《沁园春・雪》时,首先用小电影播放北国冰天雪地的壮观的画面。还让学生猜猜这是什么地方,看了这画面有什么要说的。(这课是对南方的学生讲授的)良好的情境设置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动力。二是课堂上教学活动中的情境设计应该充分尊重个性特点,从原则上说应该是能让学生情感得以尽情的流淌,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的飞扬。学生想什么?学生想说什么?学生想做什么?教师要在遵循教育原则的情况下尊重主体,加以诱导,切实地让学生成为课堂所创设的情境中的主人。
四、挖掘语文课的精彩,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同样是一篇教材,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挖掘和采取不同的手段来教学其效果是远远不同的。无论采取怎样的手段,关键是要能以语文课中的精彩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一是可以从高效的问题入手。比如说人教版八年级有一有关环保话题的教学单元,我们就可以挖掘教材中的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这一问题,采取让学生首先搜集自己生活中的有关环境问题,并通过让学生写调查情况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环保问题的认识。比如九年级的《孟子二章》,分析课文的时候教师就提了这样的问题:有人说孟子要是带兵打仗一定是军事家,你们认同吗?为什么?这样问题的激发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分析和思考。二是课堂上有时候老师还要敏锐地看到学生内心的需要。比如学生想读的,我们就让他们痛快地读;想辩的,我们也要让他们痛快地辩;想演的,我们也要让学生过一把明星的瘾……
五、创新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我们老师都知道正面教育、积极鼓励的作用,但是如何才能让这样的作用发挥到更大的极限?这方面我们老师最好是能创新评价。首先是课堂上肯定性的评价要中肯有力。我讲七年级《羚羊木雕》时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代表国家向国际友人赠送一礼物,你觉得送什么最好?有一学生说送青花瓷。我给他的评价是:你太了不起了,因为从你的创意来看你能做中国驻外大使。因此创新评价要有时代性,要能紧跟学生情感需要。另外还要能让学生从老师对他的评价上看到自己的成长。那些记录要像档案一样记录学生的成长。让学生自己看到自己就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从而让学生能能动地向自己心中的目标发展。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梅县蔡山镇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