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付秀莹《爱情到处流传》中的儿童视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付秀莹《爱情到处流传》中的儿童视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爱情到处流传》以特定的儿童视角敏锐的扑捉细节,用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语言展现成人的世界,透过儿童的心灵世界让诗性的记忆和历史的细节栩栩如生地重现在我们的面前。

关键词:儿童视角;直觉把握;游戏的姿态;人物性格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027-01

《爱情到处流传》是付秀莹的短篇小说,一篇成人以五岁儿童的视角讲述父亲、母亲以及四婶子之间的爱情纠葛。小说选择一个小女孩“我”作为叙述者,发挥了独特的叙事作用。

所谓儿童视角,是指“小说借助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故事的呈现过程具有鲜明的儿童思维的特征,小说的叙述调子、姿态、结构及心理意识因素都受制于作者所选定的儿童叙事角度”。①作者体悟到了儿童视角的独特魅力,用别样的手法揭示主题。

一、世俗生活的直觉把握

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觉的,没有理念的束缚,缺乏抽象判断推理的浓重理性。叶圣陶也曾述说“儿童的心里似乎无不是纯任直觉的。”② 由于儿童的初历人世和稚嫩的思维能力,是他们游离在了束缚着成人的概念、理智、真理之外,以感性的态度去感知和了解世界,真正“直觉地感受这个世界”,“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声音和寂静”。③

文中大多是儿童的感觉、印象和直觉。在小说中,“我”是一个五岁的女孩童,呈现出了“我”对生活的直觉和感性解读,表达了“我”对生活现象的直觉把握和表层感受。如文中写道“我”识破了父亲和四婶子的秘密时,这样描写到“我躲在麦秸垛里,一动不动。心头忽然涌上一种莫名的忧伤,还有迷茫……然而,在那一天,苍茫的暮色中,她却生平第一次,识破了一桩秘密。这是真的。父亲和四婶子,几乎是沉默的,可即便是片言只语,也能够使一些隐秘一泻千里。这是多么奇怪的事情。那一年,我只是个孩子,五岁。那一年,我什么都不懂。”父亲和四婶子的“”在“我”的感觉里留下的只是忧伤和迷茫。确实,“出轨”或是“”对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太过复杂了,她不可能了解“”的真正意义和内涵,在小女孩的天真视角里,父亲和四婶子的“秘密”与奇怪是并置的,这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二、以游戏的姿态对待生活

儿童是以游戏的姿态对待生活的,他们全部的生活内容和任务都是游戏。“我蹲在树下,入迷地盯着蚂蚁阵,这些小东西,它们来来回回,忙忙碌碌。它们的世界里,都有些什么?我把一片树叶挡在一只蚂蚁面前,它们立刻乱了阵脚。这小小的树叶,我想,在它们眼里,一定无异于一座高山。那么,我的一口口水,在它们,简直就是一条汹涌的河流了吧。看着它们惊慌失措的样子,我格格地笑出了声”。

小说中的“我”是贪玩的,也正是通过游戏,发现了父亲与四婶子之间的“私情”。“有一回,是个傍晚吧,我们几个孩子捉迷藏,绕来绕去,我看见一个麦秸垛……我躲在麦秸垛里,一颗心怦怦直跳,紧张,不安,还有模模糊糊的兴奋,我的心简直要蹦出来了。忽然,我听见一阵脚步声,很轻,但是很急。在麦秸垛前面,停住了。我的心跳得更厉害了。一定是三三,他识破我了。可是,却迟迟没有动静。许久,一个女人说,天,黑了。是四婶子。这个时候,四婶子是来抽麦秸吧。可不是,天都黑了。父亲!竟然是父亲!”儿童总是睁着一双游戏的眼睛打量着成人的世界。好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生活内容,而这种“标志着活动的自由和生命力的畅通”④的游戏精神,正是被现实的生活所束缚与异化的成年人所缺的。

作者对这种游戏的体认和书写,实质上也是对已经远离的快乐自由的游戏精神的重新拾得和努力靠近,以获得心灵的自由。

三、以儿童视角的敏锐捕捉细节,展现人物性格

小说中的“我”虽然不谙世事,但具有女孩儿天生的敏感细腻、对美的憧憬和对人事的好奇,所以“我”能很容易地看到和感受到大人们忽略了的细节。

出于女孩子敏感细腻,我发现“一向不擅修饰的母亲,竟也渐渐开始了打扮”,“对父亲,她只有比从前更好,温存,体贴,甚至卑屈,甚至谄媚”。后来,“我”终于知道,母亲她一直隐忍,沉默,她希望用自己的包容,唤回父亲的心。这里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对爱执着和追求的女性形象。

父亲和四婶子是有情的。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四婶子,几乎再也不来我家串门了。不是万不得已,总是绕开我家的门口,宁愿多走一段冤枉路”,父亲看待母亲的眼神总是透露出愧疚。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二人的性格都是压抑和无奈的,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原因,他们选择服从社会的秩序,父亲留在了母亲的身边,而四婶子一辈子没有再嫁和生养。

小说以一个对世事似懂非懂的小女孩儿眼光,捕捉到很多成人忽略掉的细节,丰富了作品的内容,使父亲、母亲和四婶子这三个人的人物形象在平淡的生活中,在日常的琐事中越来越有立体感,让阅读者感受到更加的真实,呈现出自然、朴拙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吴晓东.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J].中国现代小说丛刊.

[2]叶圣陶.文艺谈・十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