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被洞悉错觉的研究综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被洞悉错觉的研究综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被洞悉错觉是由于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是一种人际认知偏差。其对个体适应环境,进行有效的人际交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量的实验证明了被洞悉错觉广泛存在的事实,其研究内容也扩展到探究被洞悉错觉的基本机制、特征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此外,被洞悉错觉的跨文化研究也正在兴起。

【关键词】被洞悉错觉;人际认知偏差;自我知觉

1被洞悉错觉的性质

1.1被洞悉错觉的提出

被洞悉错觉的概念最早是由Gilovich等人于上世纪末年提出的。Gilovich及其合作者在实验后发现:尽管每个人都会避免自己的隐私泄露于外人,也会尽可能客观地去推测他人探查自己内心活动的程度,然而他们仍然倾向认为自己语言的掩饰、表情的伪装和负罪感的逃避能被人看穿,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个推测过程中,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看透”的错误知觉就是被洞悉错觉。由于被洞悉错觉涉及到个体耐于沟通意图的清晰性的认知,因此,研究者们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分别考察“表演者”与“观众”的推测水平的差异,并以此作为被洞悉错觉的强度大小的指标。

1.2被洞悉错觉的理论来源

理论来源一:社会知觉与自我知觉的不对称性。

一般来说,社会知觉可分为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和自我知觉等几种。这些知觉并不总是真实和客观的,而是常常会出现知觉偏差。被洞悉错觉这种受知觉主客体以及情境变量的影响而产生的知觉偏差,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不对称性的研究。从Cooley的“镜像自我”的报告,到Jonesh和Nisbett有关表演者与观察者在判断上的系统偏差的研究,再到Krueger和GiLbert对“偏向知觉”及其“相应偏向”的研究,及90年代末期心理学家们对个体对自己和个体对他人这两种偏向知觉的差异性研究,研究者们逐渐深化了知觉主体信息沟通的差异性。而被洞悉错觉的研究不仅是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不对称思想的进一步深化,而且还对这种不对称的本质属性进行了更为动态的描述。

理论来源二:心理理论与元认知的研究。

由于被洞悉错觉产生的过程涉及了三种认知成分:一、对自己认知体验的认知;二、对他人心理活动、内容及情绪体验的认知;三、对他人与自己认知间差异的认知。由此而言,产生被洞悉错觉的心理过程既包含了对自己心理资源使用的情况,又包含了对他人心理资源的理解,因此,其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理论来源要追溯到心理理论与元认知的研究。心理理论关注一个人对他人的心理资源的理解,是一种可以预测他人行为的系统。而元认知主要关注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资源使用情况,不但涉及个体对自身思考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涉及到自我深思熟虑的能力及情绪调节系统等心理能力。

1.3被洞悉错觉的功能

从被洞悉错觉的本质――自我知觉和社会知觉的不对称性上来看,其功能具有适应性与非适应性两个方面。进化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们对自己或对他人的很多偏见并不一定都是坏事,这种偏见的产生总会倾向有利于他们适应的价值,是适应环境的结果,具有进化的根源。而现代错误管理理论也认为,在不确定条件下,由于“错误肯定”和“错误否定”的不对称性,决策者不可能同时使两类误差同时最小化,一类误差概率的减少必然会导致另一类误差概率的增加,这就会促使决策者选择成本较少的一方,由此,适度高估被洞悉水平具有出一定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在人际互动中表现为,可以防止把不想为人知的信息泄露给其他人,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非议,此外,这种自我中心式的推测的适应意义在于可以使个体降低社会焦虑的风险。而另一方面,严重的被洞悉错觉可能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导致自我泄露感的产生,成为抑郁、社会焦虑、妄想等精神疾患的病理机制,从而产生一系列负性情绪体验,如羞愧、不快、后悔、焦虑等[5]。

2被洞悉错觉存在的证据

对被洞悉错觉的实证研究是Gilovich和Savitsky于1998年开始的。在这项经典研究中,研究者用相互独立的实验证明了被洞悉错觉的存在。在其所设置的“谎言识别”程序中,要求被试回答诸如“你访问过的国家的名字”等问题,提示被试实话实说或说谎,被试的任务是识破别人的谎言同时自己也是一名不动声色的说谎者。结果发现,撒谎者估计有48.8%的观察者会正确地指认出他们为撒谎者,而实际上,能正确地观察出他们为撒谎者的观察者只占全部参加者的25.6%,其准确性并没有高出几率水平;自1998年Gilovich及其合作者建立被洞悉错觉研究范式之后,被洞悉错觉在非常广泛的领域被证实。在简单智力测验中,人们会明显夸大自己人格信息的流露程;在谈判过程中,被试过高估计了自己想法的透露程度; 在演讲过程中,被试也会夸大自己紧张感受的泄露程度。在亲密关系的研究中也发现,被洞悉错觉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表现的更加强烈了。研究者解释这是因为他们都坚信对方非常了解自己,在长久的亲密关系中已“心有灵犀”,认为对方可以深刻地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因此被洞悉错觉的程度得到加深。除此之外,Brown等(2007)的研究以社会焦虑个体为被试,发现相比于低社会评估条件高评估条件下的被试更有可能呈现自我相关信息,因而导致自我清晰度的高估。Vorauer和Cameron于2002年研究了文化自我观念和交往时间对被洞悉错觉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交往时间的长短,倾向相互依存的个体都比倾向相互独立的个体产生了更为强烈的被洞悉错觉。Tabata在2006年的研究发现,自我关注程度和观点采择技能是影响被洞悉错觉强度的两个重要的因素,过度的自我关注会强化个体的被洞悉错觉,而高度发展的观点采择技能则会削弱被洞悉错觉。除此之外,我国学者胡金生、杨丽珠于2009年研究了高低自我监控者在不同互动情境中的被洞悉错觉,发现自我监控水平对被洞悉错觉有明显的影响,在直接和间接两种互动情境中,低自我监控者的被洞悉错觉都比高自我监控者强烈。

3被洞悉错觉的基本机制

Tversky和Kahneman对被洞悉错觉给出了锚定点的确定及其调整这一理论解释:人们在做出判断时,会先设定解释相关信息的基准(锚定点),在此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判断而得到最后的结论,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判断者的调整并不充分,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会和自己的观点非常接近。事实上,被洞悉错觉主要受个体“自身现象学”的影响,即人们在推测他人对自己内心状态的了解程度时,倾向于认为别人不可能像自己一样能够了解与体会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他们考虑到别人的立场与观点时就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往往并不充分,就使得人们在推测他人洞悉水平时做出与自我感受水平相接近的判断与推测,从而感觉到自己内部心理状态的“泄露”。

4被洞悉错觉的影响因素

通过广泛的深入和探索,学者们对被洞悉错觉影响因素的研究获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总体来讲,这些因素可以归为个体差异因素和情景性因素。在个体差异方面,与自我认识有关的特质,如自我意识水平、观点采择能力、自我监控水平、及自尊水平等常常影响被洞悉错觉的强弱程度。而在情景因素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文化观、交往时间、亲密关系及自我呈现水平怎样影响被洞悉错觉的大小。

5研究展望

被洞悉错觉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基于以往的研究中所显现出来的问题,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提出以下展望:①方法问题。从实验任务上,除了使用“饫料识别”任务外,可以结合具体研究需要,探索设计更多新颖有效的实验任务,从测查方式上,可以结合“一名被试对多名观察者”同“一名被试对一名观察者”这两种方式全面考察被洞悉错觉,使其更接近生活场景,增加其生态效度。②研究对象问题。研究主体可由朋友、同学、恋人等水平关系转为研究亲子、师生、领导和下属等垂直关系。同时,研究对象需要从非临床人群扩展到临床人群,例如探讨癌症病人、或抑郁症患者等特殊群体的被洞悉错觉,这对于增加被洞悉错觉的临床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③动态性研究问题。目前被洞悉错觉的研究主要着眼于人际互动中短暂的横切面,而先前产生的人际错觉在后续交往中很有可能被修整,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再持续的互动过程中更加动态地评估被洞悉错觉的功能和趋势。

参考文献:

[1]Haselton,M.G.&Buss D M. Errormanagement theory:A new Perspective on bias in cross-sex mind read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0. 78: 81-91

[2]挛宏,郑全全.(2002).错误管理理论:一种新的认知偏差理论[J].心理科学进展.lO(l).78-82

[3]Kudo,E (2007).Metaperceptionalbiases in close relationships: An examination of a social norm explanation for 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be-tween friends[Jl.The Japa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6(1), 63-77

[4]Fay,N. ,Page,A.C. ,Serfaty,C ,Tai,V.,&Winkler, C. (2008) .Speaker overestirnation of communlcation effectiveness and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 Being realistic is unrealistic[J] . Psychonomic Bulletin and Review, 15(6), 1160 1165

[5]Sasak,i.J&T. .Y.(2003).The structure of situations that elicit the feeling of self-leakage[J].Japan Society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 11(2) . 99-109

[6] Gilovich, T. , Savitsky, K&Medvec, V.H . (1998).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Biased Assessments of Others'Ability to Read One's Emotional stat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5(2),332346.

[7]Vorauer, J.D . &Ross,M. (1999).Self-Awareness and Feeling Transparent : Failing to Suppress One I s self [J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5,415440

[8]Vorauer, J .D. , &Claude.S. -D. (1998) .Perceived versus actual transparency of goals in negotiation[J].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4,371- 385

[9]Savitskya, K. , &Gilovich , T. (2003).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and the alleviation of speech anxiety[J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39, 618-625

[10] Brown,M.A . , &Stopa, L.(2007).The spotlight effect and the illusion of transparency in social anxiety [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1, 804-819

[11]Vorauer,J.D . ,&Cameron.J.J.(2002) . So close,and yet so far:Does collectivism foster transparency overestimat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 1344-1352

[12]Tabata, N.(2006) .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nsity of a sense of transparency:A study of attention to self and other Derspective taking[Jl.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ocial Psychology, 22(1) , 1932

[13]Tversky, A. , &Kahneman, D _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v : Heuristics and biases.Science, NewSeries, 1974, 185 : 1124-1131

[14]Chapman, G .B _ &Johnson, E . J . (2002) . Incorporating the irrelevant:Anchors in judgments of belief and value . In T.Gilovich, D .Griffin , &D. Kahneman(Eds.) , Heuristics and biases : The psychology of intuitive judgment.120-138

[15]Epley, N. , Keysar, B. , Van.Boven,L. , &Gilovich,T.Perspective taking as egocentric anchoring and adjustment.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4 , 87(3) : 327339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