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我国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存在诸多问题:农村产业投资的高成本与高风险迫使金融机构收缩农村地区金融业务;农村资金供求双方惜贷惜借;农村金融创新机制缺乏;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可通过转型业务方向,升级营销模式,创新担保方式及优化业务流程实现。同时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突显农村金融服务特色,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平台并做好精准扶贫。

[关键词] 农村金融;地方经济;创新

[中图分类号] F830.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29-02

现代农业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各种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而且有些农村地区农业生产主要还是延续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模式,无力抵御市场竞争带来的巨大风险;农业生产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趋同,市场交易成本趋高,缺乏市场竞争优势,“三农”利益大量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严重滞后。纵观国内外现代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所以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越来越少,农业银行收缩了农村经营网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去农化倾向明显,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管理半径长、经营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不愿意到农村地区设立网点,导致大部分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我国有不少农村地区,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较少、金融服务方式过时且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需求不匹配的题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农村产业投资的高成本与高风险

由于农业投资的高风险性、额度相对小、贷款回收难等原因,很多金融机构在改革的进程中收缩农村地区金融业务,减少了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放力度,这正是资本的逐利性使然。农村和农业的性质决定了农村地区金融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高的利息收益才能覆盖其经营成本,以保障农村地区金融机构运营的可持续性。因此,各金融机构都不愿意涉足农村地区。

(二)农村资金供求双方惜贷惜借

首先是金融机构基于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为提高信贷资金效率、规避运营风险,严格控制交易成本、投入产出达不到平均收益率的农村贷款。另外,农村地区信用环境较差,金融机构投放的信用贷款,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不良率较高,导致金融机构出现“惧贷”情节。其次,大部分农户金融知识匮乏,抵押物、担保物不足,不愿意跟银行借贷。

(三)农村金融创新机制缺乏

首先,金融业审批手续繁杂,信贷审批机制不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需要层层审批,漫长的考察评审过程,导致农村金融服务产品缺乏个性化和高效率。其次,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与推广普及难度较大。农村金融产品创新的激励机制不完善,产品认同度不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金融机构评价考核机制,影响金融机构员工参与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金融机构产品创新动力不足。农村信贷活动中,金融机构所需的抵押品缺乏,且抵押品价值不易评估、风险较高,导致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数量总体偏少。

(四)农业保险法律制度不够完善

现阶段,我国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缺乏政府职责、组织形式、经办主体、资金运作、保险费率厘定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农业保险经营存在随意性,农业保险制度缺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农业保险产品营销力度不够,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些险种的损失难以量化,赔付率很低,很难实际解决农民的受灾损失问题。

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

(一)业务方向转型

重点由支持传统的单一粮食种植向支持畜牧业、农业仓储物流服务、农产品加工服务、农产品经纪购销服务等方向转型。由以往服务零散农户的小家种植向批量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种养殖上转变。重点围绕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实际控制人、社员以及仓储专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专业大户、农产品经纪购销专业大户开展授信支持。

(二)升级营销模式

一是改变以往以信贷员展业为主的营销方式,实现通过顶层营销展业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集中批量获取优质客户,实现客户的名单制管理。二是对五大合作平台的搭建和平台展业放款建立健全分支行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考核机制,持续推进营销模式升级。三是建设“信用村”,利用信用村发展区域进行集中营销,有效宣传信贷产品和服务,并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客户信息采集、业务受理及授信等相关工作。

(三)创新担保方式

一是积极开展市场调研,搭建银政合作平台。积极走访当地农委、林业局、畜牧局、发改委、财政、再就业局、市妇联、市团委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了解农业改革推进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相关产业和行业政策,确定各地方政府重点扶持的落地农业产业项目和财政补贴政策,力争取得政府担保基金扶持。二是积极走访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了解其与产业链上中下游客户的订单关系与资金往来关系,积极争取核心企业设立担保金为其上中下游客户提供担保。三是积极引入担保机构,如政策性涉农担保公司、保险公司保证保险等,搭建银保、银担合作平台。在客户担保方式上扫清障碍,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我行业务风险敞口。四是积极推进当地土地经营权抵押、登记与流转、农机具抵押、林权抵押、奶牛活体抵押、应收帐款质押等工作开展,在三农信贷非规范性抵质押方式上实现创新。

(四)优化业务流程

充分发挥小额贷款“简便、快捷”的优势,在制度框架内与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持续优化小额贷款业务流程。着力解决业务流程繁琐的问题,积极争取上级行支持,合理优化流程和手续,真正体现新客户与老客户、高风险客户与低风险客户、零散客户与批量开发客户的差异。

三、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突显农村金融服务特色

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信贷产品的客户群实施结构调整,将有限的额度资源合理配置,争取获取最大的效益。银行将不断缩小客户群管理幅度,做精、做专、做强某一领域某一行业。通过建立“信用村”,降低小额老产品信用风险,提高经济收益。同时,为进一步服务地方经济,可以为每名客户制作“信用证”,凡信用村客户办理相关业务均可享受VIP待遇。同时,还可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信用村客户提供各类增值服务,并不断完善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能力。

四、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平台搭建

要加强银企对接力度。一是持续加强与扶贫办、妇联等政府、企业的合作力度,利用信贷资金与财政资金捆绑,发挥撬动作用。二是结合各地区信贷资源禀赋与特点,认真调研并形成围绕服务周边配套区域的信贷政策。三是深度挖掘存量客户关联市场、周边专业市场、各类特色优质市场信贷资源,打造专业特色化金融服务方案,把更多的优势产业和项目纳入支持范围,提升信贷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协同效应。

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做好精准扶贫

(一)积极与同级扶贫部门进行对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强信息共享,梳理精准扶贫项目金融服务需求,为精准支持脱贫攻坚奠定基础。同时与当地扶贫办加强沟通合作,实现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信息共享,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名单制管理。对扶贫部门确定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基本生产、生活信息和金融服务需求信息,建立精准服务档案,实行“一户一档”,切实做好“六个精准”。

(二)要因地制宜提供不同的扶持模式,提升金融扶贫的精准度。主要包括直接资金支持模式、“智力+资金”支持模式、项目扶贫模式、“能人”带动扶持模式和教育扶持模式,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动,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支持能帮助贫困户建立稳定增收的脱贫项目,增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

(三)要抓住脱贫攻坚点的机遇,借力地方党政力量,充分组织好村支晌、驻村扶贫干部、当地有威望的能人和致富带头人,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评定与创建。选择特色优势产业集中、信用环境良好、产业优势突出、人口居住集中、存量客户较多、资金需求旺盛、政府扶持明显、沟通协调较好的贫困村开展信用村建设。推进“批量调查、批量授信”、“额度授信,循环支用”,提升业务办理效率,提高客户体验。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利率优惠”的政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免抵押、免担保。并做好一般地区与贫困地区信用村的差异化管理。

[参 考 文 献]

[1]黄睿.县域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呈现五大特点[J].甘肃金融,2015(5)

[2]李子武.对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建议[J].甘肃金融,2016(9)

[3]陈华.我国农村商业性金融发展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