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美国人选院士,还没中国公开透明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美国人选院士,还没中国公开透明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清华教授施一公之前没有落选中科院院士,那么他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消息,可能只会出现在传统纸媒的某个“教育”或“科学”版块里。

而现在,有关“中美两国院士选举体制差异”的讨论正在发酵。为此,中科院也专门出来澄清回应:中科院和美国科学院是两个独立学术组织,院士增选按照各自程序和标准进行,没有必然关联。

你知道问题是什么吗?问题在于,我们查阅中美两国科学院官网以及对相关院士采访的新闻后发现,中科院说的一点儿都没错虽然中美两国选院士都采取投票方式,但具体怎么提名、怎么评审、怎么投票,真可谓一个在太平洋西岸,一个在太平洋东岸的区别。 美国科学院是一个民间组织

中美两国科学院最大的不同在于,中科院是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学术机构,而美国国家科学院,虽有“国家”两字,但它,没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间组织。

更准确的说法是,美国科学院是一个民间非营利的、科学家荣誉性自治组织。

再来看看两国选院士的具体不同。首先,美国院士候选人只能由院士提名,而在中国,除去院士提名,所谓的“机构”,比如国务院各部委、部委所辖国家局、四总部,也可以推荐候选人。

“当机构参与推荐候选人时,就有利益关系在里面,想法就不一样了。各单位都希望自己人选上,就会像竞选一样,为候选人运动、造势、拉票等。”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院(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何毓琦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采访时说。 截至2013年5月11日,当选国外院士却非国内院士的科学家,除了施一公,还有2007年的李爱珍,这也是我国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女科学家。以下为部分当选美国院士的中国籍科学家。 美国选院士全程对公众保密

众所周知,中国的院士选举,全程都有机构和公众的参与。从提名候选人到每一轮选举结果,都会在媒体上公开。

可能让你失望了,美国选举院士的情况完全相反。是的,美国选院士全程对公众保密。不仅如此,他们认为,就连候选人也不应该知道自己被提名。

“学术水平只有真正的同行才能评价,这是我们内部的事,我们不追求公众的意见和监督;我们对外界没有要求,也不需要得到公众利益或公众认可,除非对方自动给予。”何毓琦说。

至于为什么候选当事人也不应该知道,何解释说这是为了避免候选人落选的难堪以及个人麻烦。

美国版提名完毕,则进入审议阶段。候选人首先要经过所在学部院士的投票,但这一阶段不会对候选人进行排名和淘汰,只是评议候选人的科学成就。

也就是说,这一轮投票不作数,所有候选人都顺利进入下一关:评审。

而在中国,“学部根据(第一轮)院士投票结果,就对候选人进行排序和淘汰,这是一种非常机械化的淘汰制,可能会导致非常有价值的候选人被不公正地淘汰,没有解释也无权追索。”何毓琦对《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说。 美国不鼓励匿名投票

从字面上看,中美两国对选院士的投票,都采取不记名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上明文规定选举院士的方式为,差额无记名投票。而美国国家科学院官网有关“选举院士”的介绍里,则使用了“ballot”一词,这个“投票”单词本身也含有“不记名”之意。

不过,美国科学院其实不鼓励匿名投票。“他们会告诉你,假如你不记名投票,你的意见在同行评审中将不会被看重或考虑。”何毓琦说。

院士大会的最终投票完毕后,新晋美国院士们可以开香槟了,中国的院士们还得再等等:各学部常委会还需对结果做审查确认,经学部主席团批准后,呈报国务院备案;另外,当选院士还需签署承诺书。

至于成为中科院院士后,享有官方副部级待遇,永不退休,这都是后话。 图表资料来源:财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