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农资贴息新框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农资贴息新框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每年的“双抢”一过,农资销售逐渐进入淡季,步入冬储阶段。一些农资生产厂家即着手开展来年的农资生产估价,为下阶段的生产与销售作一些打算与营销,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期货般的“预售”;而一些农资经销商则担当起过去一段时期地方政府和农户的责任,进行农资冬储,即“预存”。

由于农资“预售”与“预存”在农资的生产计划、资金运作、市场份额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关联性,所以,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经销商,都对这些非常看重。包括地方政府,对来年农业生产的农资储备与产业计划的政策性指导,也不得不介入农资流通渠道。其介入的方式,就是财政贴息。

对农资财政贴息的理解

有一个农业区域,财政贴息是通过农资经销主管部门——农村供销合作联社来实施的,并以此来实现对农资市场的调控。财政按照5%的标准,拿出资金200万元给予贴息。200万,实际上就是在宏观上把握了4000万的农资市场。农资经销本身是微利行业,5%的利润率再加上厂家在规定期限内的预售让利点数,对经销商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

财政贴息农资冬储,本质上是行政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结合,贴息的目的,是公权机构在所辖的区域内,立足于保护地方产业或者引导产业发展,通过特定的机构或部门,采取对某一产品市场补贴利息的办法,对特定的企业(如供销社)和群体给予支持的一种措施。通过贴息,可以达到维护本地农资市场稳定,增强本地企业市场竞争力或者扶持本地困难企业的目的。同时,也是地方财政对当地农资市场投入的一种形式。

农资财政贴息的积极意义

农资贴息,从地方角度出发,具有以下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保护了本地农资流通企业。在农资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很多农资经销或流通企业处于举步维艰的局面,难以应对市场变化。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农资经销和流通企业,受体制、人员、经营模式以及企业负担、资金压力等方面的制约,更是缺乏活力,有的甚至成为一种社会负担。在此情况下,财政给予这些困难企业一些贴息,可以起到一定的拉动和稳定作用,也是保护和支持本地农资流通的具体措施;二是增强本地农资储备能力。目前,一些传统企业仍然还是农资经销和流通的主渠道,这个情况不容否定。财政贴息,无论其出发点如何,也正是以这些企业为平台,对贴息的产品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确定性。而这些企业在财政贴息的情况下,为了保证后期的运作,必然与财政的意图一致,为实现财政贴息的目的而努力,这样,必然以增强农资的储备量来保证;三是保证了本地农资的质量安全。财政在对农资贴息的同时,必然要对其进货渠道和生产环节进行监管,掌握贴息资金的流向。在此前提下,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势必取到一定的遏制作用,政府绝不会允许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本地市场,这样,对本地农资的质量安全加起了一道防护线,让优质的品牌农资投入市场,必定减少假冒伪劣农资的渗透途径;四是巩固了本地农资经销市场和经销商群体。人们的趋利性是客观存在的,在财政贴息的情况下,势必对农资经销带来了一定的吸引力。在这个吸引力的作用下,农资市场得到了维护和稳定。同时,很多时候,财政贴息还成为一项企业期望获得的待遇或者说政策福利,并且能够获得贴息福利的对象往往还相对固定,因此,财政贴息待遇稳定农资经销商队伍具有一定的意义;五是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农业生产成本偏高,归根结底农资价格偏高是一个主要原因。而农资价格走高,与生产、销售成本偏高不无关系。农资贴息,对于平抑农资价格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最终还是农民群众受益;六是有利于农资市场的宏观调控。政府通过农资经销的主管部门,向农资经销商下达农资冬储计划,实际上就是贴息计划,在来年的农资经销上,经销商必须按照政府的指导性价格,结合市场价格进行销售。通过政府贴息的农资价格,决不能高于同级市场价格。实质上政府是通过财政贴息,利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

农资财政贴息的问题

但是,农资的财政贴息政策,对于农资市场及社会层面,也还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助长了农资流通的垄断性。任何一种产品,都有对市场垄断的欲望和追求,为了实现这一愿望,可能产生一些垄断性措施或者竞争措施。财政对某一对象的贴息,必然增强了这一对象的竞争能力,造成竞争过程中的非均衡性,助长了农资流通的垄断性趋势;二是束缚了个别经销人员的营销思维,产生营销惰性。农资财政贴息,可能使个别营销人员的营销思维产生逆转,在农资营销的相对淡季,首先考虑的不是农资营销,而是考虑如何来获取贴息,关注的不是市场变化趋势,而是“市长”对于企业的支持力度。这样,对农资营销本身,就带来了束缚。在获得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对于农资营销,缺乏更加深刻和前瞻性的把握和思考,长此以往,对农资贴息产生依赖性,对农资的积极营销产生惰性;三是形成农资产品使用的依赖性。农资贴息,对于农资产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往往形成一定的贴息产品。加之贴息对象的相对固定性和经销商经销产品的固定性,使得某一区域农资市场农资产品也具有固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农户对农资的选择也相对固定,从而形成区域农资产品使用的依赖性;四是诱发行业管理的消极因素。由于财政贴息还不是普惠制,并不是所有的农资、农资经销商都享受到了贴息的优惠,财政贴息的“蛋糕”只有这么多,大家都来争,必然会诱发一些消极因素。特别是握有财政贴息资金分配权力资源的部门,无可避免地产生腐败风险。

打破传统农资财政贴息框架的难度

以上观点表明,农资财政贴息政策本身是积极的,但是,传统框架下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打破传统框架,构建新的机制。然而,打破传统农资贴息框架,具有几个方面的难度。一是对既得利益者的冲击。由于农资贴息从贴息对象、贴息渠道到贴息产品,都有一定的固定性,有的层面甚至多年享受贴息优惠,所以,形成了一定的既得利益群体,而且,这些群体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还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很强的关联性。要打破这种架构,必然会对这个利益结构带来冲击。然而,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打破这个架构存在一定难度,但这个问题却是最根本的问题;二是对区域农资市场和使用模式的冲击。农资贴息使得区域农资市场在产品分类、农资产品来源、农资消费结构以及农产品生产经营模式和体制,都具有一定的固定性。比如某一区域生产什么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又需要什么农资,这些农资是通过什么渠道组织的,是哪些经销商来经销的,这些经销商是否有贴息补助等等,这些都有相对的固定性。而一旦农资贴息传统架构的打破,无可避免地对此冲击;三是对农资营销模式及由此而建立起来的利益链条的冲击。农资营销,有很多诸如政策、产业、体制等非市场因素,而财政贴息,也是营销当中非市场因素的重要环节。这些非市场因素,营销当中的市场因素一起,共同维持区域农资营销的平衡,当然也包括营销环节各个层面的利益共同体之间的平衡,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当中的因素改变,这种平衡必然就被打破,这其中,肯定会有来自于利益链条环节的对立;四是对区域农资市场份额分配比率的冲击。正如上述的市场平衡,在农资市场份额上表现尤为突出,经销商与经销商之间,经销商与商之间,产品品牌分类上,甚至农资的客户资源上,都有约定俗成的范围和相对稳定的服务与之相对应。这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市场平衡。农资贴息的变化,对这种平衡也将带来冲击。

构建农资营销新架构

当然,农资财政贴息毕竟是一种行政干预市场的手段,它的作用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最终这种行政手段还是会被市场机制所取代,或者说被普惠制的政策或者行政行为所取代。而且,财政贴息这种行政的手段还具有相当强的人为因素,并不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所以,对此进行冷静思考,应该逐步减轻对此行政行为的依赖性。农资营销,无论其渠道如何变化,方式如何改革,在营销的理念上,应该回归完全意义上的市场,这是农资营销的必然趋势。因此,农资营销,应该着力构建新的架构。

构建农资营销新架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用开放的心态构建农资营销架构。开放,就是要打破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条条框框,让外来先进的理念、优质的产品、积极的营销模式进入区域市场,共同促进区域农资市场的公平竞争和理性发育;开放,还要有对外来营销资源的包容,要允许外来营销进入区域市场并给予同等待遇,不得搞营销歧视和地方垄断;财政贴息,即使是继续坚持,也应该改变贴息形式,不能只向特定的群体贴息,而应该将息贴在农资产品上。无论是谁来经营、来购买、来消费,都能够获得实惠;在此基础上,构建农资营销架构;二是创新和引入农资营销新模式。要使原有的框架被打破,引入新的模式是最根本的办法。如果不引入新的机制,旧的平衡将会继续存在。在农资营销上,产销对接,直销,赊销、测土配方,网购,联营等模式,都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适合市场发展的需求,有很多营销模式对于资金的占用具有一定的弹性,是完全可以引入的。特别是很多新的营销模式,在技术上、人员培训上、风险处置上还具有很多优势,对区域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更加应该引入。通过引入,让产业得到发展,农资消费者得到实惠,农资市场得到培育和提升;三是将财政贴息与农资补贴结合起来。近年来,国家惠农政策越来越多,惠农力度越来越大,很多都是通过农资渠道得以落实的。特别是国家很多惠农政策和补贴资金,都要求地方财政给予配套,所以,将财政的补贴与贴息结合起来,可以提高惠农力度和广度,增加惠农作用的发挥,符合政策要求。同时,将这些贴息资金与补贴资金结合,统一补贴渠道和形式,也便于监管,更好地掌握资金流向,更好地发挥补贴资金和贴息资金的作用,更好地对区域农资市场实现宏观调控,更好地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四是实现农资营销企业与农产品生产经营体制的高度融合。引导农资营销企业参与到农业生产当中来,实现农资营销企业与农业产业的高度融合,让企业真正为产业服务,并通过为产业服务而得到发展;要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专业户等生产主体,催生新的农资销售终端和农资使用大户(实际上就是生产大户),构建农资经销新的平台,使农资经销能够真正地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导向性标志。

(谭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