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高师音乐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高师音乐教育的社会适应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高师音乐教育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音乐教师,而中小学音乐教师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我们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的这种不适应性,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本文针对目前高师音乐教学现状、师范音乐教学及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 乐教育 高师 素质教育 社会适应性 改革

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应如何适应我国当今教育改革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音乐教育如何为中小学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

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作为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摇篮,我们高师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的这种不适应性,就会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针对目前高师音乐教学现状、音乐教育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有效控制整个音乐教育的恶性循环

师范学校是教育工作的“母机”,师范音乐教育是整个国民音乐教育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加强师范音乐教育,能有效减少或杜绝恶性循环现象的出现。

1.各级教育部门尤其师范学校的领导应提高对音乐教育的足够认识。诸如提供精良的教学设备,重视音乐教师的劳动,让他们牢固树立起专业思想,防止音乐教师的流失。

2.在把好招生质量关情况下,扩大招生名额,多培养能满足地区实际需要的实用性音乐教师人才,以改变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匮乏现象。

3.师范音乐教育要注重师德教育,既要对学生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又要培养他们尽快成为精通业务的音乐教师。其次,加强教学活动的研究,培养学生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和课外活动组织能力。

4.认真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工作,获得信息反馈,及时调整与改革不适应的音乐教学结构,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如一些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摸索和创新,逐渐改变了过去音乐课贪大求洋“经院式”的教学模式,而以一种集音乐教学、技能训练、表演服务于一体,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真正使高师音乐专业成为发展音乐教育的沃土。

二、重视音乐美育功能,陶冶学生高尚情操

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具有对自然、社会等一切形态的审美态度和对各种艺术的鉴赏能力。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主要目的,通过音乐美的熏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平衡与和谐,用美好的心灵去创造美好的社会。

“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雨果的这句名言道出了音乐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性。因而,教师应首先明白,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教学重点应放在素质培养上,让所有的教学对象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与审判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而使全民族的素质得到提高。在音乐教学中,还可与德育结合,自觉渗透,即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通过音乐美的形式,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从而激发他们的热情与奋进意识,产生深厚的爱国爱民之情。

三、拓宽音乐教学内容,强调民族音乐教育

一个民族的艺术是经历数千年发展而保留下来的,她直接代表着这个民族的文化,故艺术的民族性极强。学生如果从小缺少民族艺术的教育,他们成人后,就不可能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艺术及各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冲击。中国传统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必须强调民族音乐教育,使年轻人受到中华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的熏陶。通过欣赏、演唱、演奏民族乐器、民歌、戏曲以及当地的乡土音乐,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民族民间音乐,使他们热爱并弘扬中华文化艺术,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作为师范学校,就应该结合本地实际来培养人才,做到学有所用。要在声乐、视唱、欣赏、表演、演奏中增大民族音乐的份量,增加一些乡土教材,让学生系统地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史,懂得民族乐器的基本常识,掌握其性能和演奏技巧。如果掌握了这些知识,毕业后并充分运用到教学之中,尽管学校条件再差,文艺活动也能丰富起来。这样既能活跃生活,又可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其间的享受中汇入对祖国古老文明的自豪感。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师范特色

高师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就必须结合中小学教学实际与要求,变单一技能教育为全面素质培养,以突出师范性。

要改变单一技能教育为全面素质培养,笔者认为,应首先从教材的确定和教法的改革入手。教材的起点、广度、深度都应体现师范性、实践性。可适当调整一些课程的设置,如调整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在加强音乐专业基础课教学的同时,适当增设中小学所必需的选修课程。通过合并、新设、优化课程设置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这样便会拓宽学生的理论思维,开阔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使学生在音乐素质上得到全面发展。

一些常识课要开,要让学生了解各种西方民族乐器,了解其性能及基本使用方法和保管方法。键盘课应及早加入即兴伴奏。声乐课要采取班级与兴趣小组相结合的方法,共性的问题及一般歌唱常识放在全班解决,个性问题一对一地解决。在基础理论方面,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必须强调如何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去分析教材,解决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把知识向能力方面的转换、单一技能训练转向多种教学手段获得作为主要任务去重视,培养他们从事未来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五、重视音乐教育实习,推动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

高师音乐专业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教育实践活动在高师音乐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对学生加强职业教育训练、专业技能和实际能力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和学生接触并深入了解普通音乐教育现状,适应新课程教育理念,完善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然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时间较短,学生从了解情况到观摩教师上课再到自己登台讲课,刚刚进入教师角色,很多发现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实习就匆匆结束了。还有一些学校认识不足,整个教育实习仅靠几周的校内试讲来代替,使教育实习流于形式。这样的实习,根本没有接触到中小学实际,不了解中小学音乐新课标、课外活动及班主任工作情况,而且考察不出实习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音乐教育实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中小学音乐改革的现状,学习优秀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工作经验,培养他们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服务的感情,并锻炼和提高从事基础音乐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在教育实习中要多听、多看、多问、多讲,学生只有到中小学以“准教师”的身份亲身体验如何上课、如何组织活动,才能逐步进入教师角色。

六、重视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多能一专”的人才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活动,学生所学的音乐知识和技能需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予以表现。所以高师音乐教育应重视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课外音乐活动是音乐教学的延伸,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组织合唱队、乐队、舞蹈队、创作小组等,组织音乐文艺演出、歌咏比赛活动、音乐欣赏会、音乐知识讲座等等。由于它的丰富多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锻炼了个人能力,也满足了各自的需求,更体现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除了必须领导组织这些活动外,有时还要参加各种文艺演出,如演唱、演奏、伴奏、指挥等等。这就要求学生除了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演唱、演奏技巧外,还应该高度重视开阔知识面,尤其要广泛涉猎音乐相关艺术,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高师音乐教育的音乐教学活动和艺术实践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身潜能,从而逐步内化为自身素质,最终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多能一专”的合格人才。

总之,作为一名高师音乐教师,我们的视角应该始终放在师范性这个基点上,瞄准社会化需要这个总方向,立足中小学音乐教育实际,改革师范音乐教学。这样,我们的“师范母机”才会产生出“人才精品”,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音乐师资人才。